土,不一定就是貶義詞,相反有時候卻是高貴的“代名詞”,比如食物界。
在逛超市、在農貿市場上,經常都能看到各種帶著“土”、“古法”、“傳統”等字首產品,尤其是雞蛋。
不少人都認為土雞蛋要更加“美味”、"營養“以及更加“安全”。
但事實上,土雞蛋真的會有那麼營養嗎?
![](http://timg.juduo.cc/2020/12/1b87ab0630234a28842f5bab921fa90e.jpg)
土雞蛋好還是洋雞蛋好?
所謂的土雞蛋,就是土雞、柴雞、走地雞所產的雞蛋,這種雞不像籠養雞那樣集中飼養,有專門的飼料。而土雞是散養,基本上碰到啥就吃到啥。
也正因如此,洋雞下蛋要比土雞快得多,所以不少人認為土雞蛋要比洋雞蛋更加有營養。
但事實上,真的如此嗎?
1,營養上對比
營養學家研究發現,散養在外的土雞比養殖場餵養的飼料雞所生的雞蛋,兩者的營養物質鈣、鐵、蛋白質以及碳水化合物的佔比並無很大的差異。
相反,飼養雞所生的洋雞蛋的維生素含量還有所增加,因為其餵養的飼料是透過科學的營養配比,添加了足夠的維生素。
不過土雞所生的土雞蛋也有它的營養優勢,它的不飽和脂肪酸、脂肪和維生素E含量都高於洋雞蛋。
就兩者營養上的對比來說,土雞蛋和洋雞蛋誰更好,需因人而異,視不同情況而定。
2、口感上區別
長時間散養在外的土雞每日的吃食都是天然的食物,例如蟲子、青草、穀粒。其生的土雞蛋所含的物質更風味,更原生態,所以會有一些脂溶性的味道成分轉移到雞蛋中,促使雞蛋有不同的風味。
而飼養在養殖場的飼料雞每日所食的便是人工所製造的混合飼料,其生的洋雞蛋自然風味單一。
![](http://timg.juduo.cc/2020/12/e0d902b0c4f4488eb7b6e4248061e94f.jpg)
土雞蛋安全性不一定就更好!
要知道,本身雞蛋是一種跟容易感染細菌的食品,比如沙門氏菌和李斯特桿菌,這兩種菌前者會要命,後者對孕媽們具有加大的健康威脅。
而在現代化養殖場中,洋雞對飼養環境以及衛生都會有相應的要求,但到處亂跑覓食的土雞們感染可能性會更大。
![](http://timg.juduo.cc/2020/12/8cd406be27f64633ad370e25f4c04eb4.jpg)
無論土雞蛋,還是洋雞蛋,雞蛋營養還是這些:
1、提高記憶力
因為雞蛋中含有豐富的膽鹼,能夠有助於人體腦部神經細胞的發育,特別是可以幫助提高人的記憶力。
不管是在校學生還是中老年人,每天一個雞蛋,能夠有助於學習和記事。
2、保護視力
多吃雞蛋不僅僅只起到飽腹的作用,其雞蛋黃裡面所含抗氧化物質能保護我們的眼睛,減少大部分的紫外線對眼睛的損害。而雞蛋黃裡面的玉米黃素也能夠幫助緩解眼睛的疲勞。
特別是現代社會中,人們對於電子產品使用越來越頻繁,經常用眼過度,尤其是對孩子來說,多吃雞蛋是能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
3、促進骨骼強壯
雞蛋中富含大量的鈣物質,它們能夠幫助你促進體內鈣的吸收,讓身體骨骼變得更加牢固。
每天一個雞蛋相對來說是比較適宜的量,因為雞蛋中的某些營養成分是難以被身體消化的,過量的食用可能會導致體內膽固醇含量變高,容易使人變胖甚至是血脂的升高,反而對身體的健康不利。
4、延緩身體衰老
人體的日常運作需要消耗體內大量的細胞組織,進行新陳代謝,而細胞組織的更新則需要蛋白質的供給。
每天至少食用一個雞蛋,能夠很大程度的保證身體內蛋白質的補充,及時將體內壞死的細胞排出,以保證身體內各部分器官正常運作。
同樣都是雞生的蛋,其實土雞蛋和洋雞蛋並無很大的區別,兩者的營養價值並沒有很大的差異。
但如果追求口感和風味,自然也是無可厚非!
然而我們需要知道:這些影響口感和風味的物質,在不同烹飪的方式還是有不少人能未必吃出來。
比起口感,其實安全更為重要,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