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記得《知否》中有一句貫穿整劇的話:“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意思就是父母疼愛自己的孩子,則為她打算的十分長遠。無論放在封建王朝還是如今這個言論自由的年代,父母對孩子都是深深的一番愛。
可真正的愛,是愛屋及烏,不是隻疼愛自己的孩子,沒有血緣關係的就強人所難,終會擾亂原本的和平。
02珊珊在32歲那年嫁給了當地一戶人家的長子,丈夫下頭還有一個妹妹,在她還沒有進門的時候,小姑子就已經許了人家辦了酒席了,據說,還是她的母親,也就是自己的婆婆千挑萬選的,就是為了自己的孩子將來能過得好一點。
這一點,無論是誰,都能理解。孩子過得好,做父母的也就沒有牽掛了。
在珊珊生下女兒後,小姑子也跟著在她後頭生了一個女兒。被農村思想薰陶過的人都有這樣一種思想,頭一胎是女兒,就得拼個二胎,萬一是個兒子呢?
小姑子的婆婆是這樣想的。
於是在孩子滿了一週歲以後,便催著小姑子趕緊再生一個,可小姑子天生身子弱,加上年齡也30多了,不比20來歲的小姑娘,年齡越大恢復就越慢,一直不肯再要。
回去找自己的媽吐槽了一通,她的親媽,也就是珊珊的婆婆,也跟著應和,“不要再生了,年齡也不小了,回頭身體再受罪,你知道嗎,生一個孩子就遭一回罪,我當初生你和你哥落下的毛病,如今都沒養好。”
言外之意就是隻要不想生就不要生了,身體不好還遭罪。
珊珊頭胎是剖腹產,根據醫生的說法,三年內最好都別要孩子。可是婆婆看珊珊的年齡也不小了,就希望她這兩年能懷上,好圓了她的夢。
而珊珊的思想呢,別說現在,就是三年後,她都不想生了,第一胎的痛苦她不想再嚐了,何況已經有了一個孩子,全心全意撫養這個也沒錯。
於是和婆婆有了分歧。
婆婆開口說珊珊不為自己的丈夫著想,一個孩子怎麼夠。
珊珊也實在沒辦法了,直接懟了過去,“媽,你女兒怕傷害身體,難道我就是金剛不壞之身嗎?”
婆婆嘴巴里嘟嚷了幾句,走開了。
一邊是女兒,一邊是兒媳婦,女兒的身子自然要緊,但兒媳婦的身子就沒那麼重要了,不是自己親生的就不會那麼在意。可是她忘了,兒媳婦過得不好,對待兒子又會好到哪去。
要麼就別摻和,要麼就一視同仁。
03不少父母,在孩子成家後,都持有一種相似的態度。家中有女兒的,就希望女兒那邊的婆家能什麼都聽從女兒的意見,待女兒如自己人一樣。而家中有兒子的呢,則希望娶的兒媳婦能什麼都聽自己的,自己依舊可以決定兒子的大小事。
人,都是自私的,都想多為自己爭取一些利益和話語權。
可是在為自己爭取的同時,別一味的把自己的意見強加到別人身上,可以為別人考慮,但不要強迫別人。
依我看,子女在成家後,父母就該放手,不管是男方的還是女方的,讓子女自己去處理屋裡的大小事,需要幫襯什麼的搭把手就行,別樣樣牽著葫蘆,葫蘆還不樂意呢。
別人的事情管多了,終究會有料不乾淨的時候。
父母為子女謀劃是好事,但是不要傷害了不相干的人。孩子都長大為成年人,會為自己的所作作為負責的,想過什麼樣的生活,他們自有打算。
最後,自己的生活平靜才是好事的開始。
今日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