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今天,我們為您聊的是關於八路軍政治幹部的相關故事。

在《亮劍》中,著名的李家坡戰鬥前,發生了身為政委的趙剛曾當面提出如果李雲龍不聽勸告,將電告總部取消李雲龍指揮資格的故事。這其實並非危言聳聽,而是實打實存在的現象。早在1930年的紅軍時期,紅軍總部就對部隊政治委員的職權有明確規定,其中包括了“政治委員在與同一級軍事指揮員有爭持時,政治委員有停止軍事指揮員命令之權,但必須立刻將爭持的詳細情形報告上級機關。在未得上級指示以前,須依照政治委員的意見執行,同時軍事指揮員有向上級申訴之權”。

上述規定的意思是,如果團長和團政委爭執不下,那政委有權停止團長的命令權。在沒有上級命令下達前,要依照政委的命令執行。另外,同級的團長有向上級申訴的權力等。

這也就是說,戰鬥打響前,政委和團長出現爭執,可以以政委意見為算。所以不難理解,誰也不服的李雲龍在聽到趙剛的嚴詞警告後會突然服軟。這是因為他腦袋上有總部的“緊箍咒”。

這麼做,是充分發揚軍事民主的精神,也有利於保持同級軍官的步調一致。但是到了1942年5月份後,這種情況發生了改變。

王遠音烈士

1942年5月時,因為當時敵人出動重兵發動了五一大掃蕩,冀中八分割槽的司令員常德善和政委王遠音在作戰問題時產生了意見分歧,最後以王遠音的意見為算。結果八分割槽的主力在較短的時間內沒有突破敵人的保衛,常德善犧牲,王遠音傷重後舉槍自盡犧牲,這次戰鬥造成了冀中八分割槽的重大損失。

常德善是老紅軍幹部,王遠音是青年知識分子出身的政委,這兩人都是中華民族好兒女。但是因為指揮意見不統一,白白讓時間流走。這樣的經驗教訓是深刻的,這次慘烈的突圍戰發生後,讓毛澤東主席徹夜難眠。

在此基礎上,1942年9月時,中央軍委改變了原來的政委決定權制度,改為了“在戰爭中的軍事行動,統一由部隊軍事首長最後決定”。毫無疑問,這是適應新的鬥爭形勢下做出的政策調整。

《亮劍》中的李家坡戰鬥發生在1942年之前的時間段,如果遲至於1942年9月份之後,趙剛再說這話,估計就不好使了。

9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梅根意外出現在電視上,面部水腫嚴重很不自然,疑似“動了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