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前言

我們離開家鄉,出門遠遊,會不會有一種思念家鄉的感受?

這種感覺起初不是很強烈,因為離開時我們滿心歡喜,在外體驗著在家時從未體驗過的,外面的花花世界,誘惑著我們,感染著我們。

可是,時間長了,你偶然會感到落寞。在回家的旅程中,我們會有發自內心的雀躍。

但幸好我們都能回去,而在381年前,就有這麼一個人,他奔波了一生,流落海外,但還是念念不忘,一顆赤子之心,他是中國人,他就是田好謙。

風正村第九代傳人

1610年田好謙出生於廣平府,也就是現在的河北邯鄲。

身為風正村的第9代傳人,田好謙樣貌學識樣樣出眾,而且對於兵法也很是瞭解。

風正村在當時是以農業為主,田家人在此期間以是以海上運輸來擴充套件貿易,這一擴充套件,就擴充套件到了朝鮮。

意外事故,改寫命運

那日,在田好謙獨身前往朝鮮之時,他本是去商談與那邊的業務,可是剛下岸邊,便被朝鮮計程車兵們抓了起來。

罪名是想要混入其的細作,對此,田好謙沒有多餘辯解,而是默默地跟著被捉的俘虜身後。

可能是他的氣質或是態度,領頭的將軍注意到了這個年輕人,這時,田好謙說明了自己的身份以及來朝鮮的緣故。

將軍很是欣賞,想留田好謙為其所用,但卻被田拒絕。正在這時,朝鮮軍隊發生巨大變故,田好謙秉著中華傳統美德,用自己的所學所感成功為其化險為夷。

對此,他在朝鮮被得以重用還娶妻生子,好不快活。

可是也就是這時,他越發的感覺自己離家鄉越來越遠了。

思念家鄉‍

隨著時間越來越長,即使在朝鮮生活得再富貴,田好謙還是越來越思念家鄉,思念著生養他的那片土地。

為了不忘記、不忘本,他在朝鮮也依然秉著中國的習俗,中國的節日更是每日不差,以慰藉思鄉之苦。

可越是這樣,田好謙便越想家了。

廣平府田氏

思念是一種病,思鄉更是。

為了這種思鄉情感,在田好謙老年時期,他在朝鮮的後人們便根據田好謙的記憶在漢城的城郊建造了“風正村”。

如果田好謙想家了,他們便會把他帶到這,而每次來到這兒,田好謙都無比開心。

望著和家鄉相仿的廟,他扶手上前,這一切都是既陌生又熟悉。

就這樣,在他這種思鄉情切下,離開了人世。而他的後代們,因為田好謙的顯赫地位,被尊稱為“廣平府田氏”。

中朝田氏

1701年,帶著父親的囑託,田會一來到清朝。

雖然不是生長在這片土地上,但是他卻對這片土地有著異常的親切感,他叫這為根。

可遺憾的是他並沒有見到風正村的田氏,只好留下家父的書信回朝鮮。

而後慢慢長路下,亞洲在進行了2次大戰,中國人飽受著日本的侵略迫害,而在這時,風正村的田氏接到了遠在朝鮮的來信。

他們是來尋求幫助,可是現在本就自顧不暇,但本著族脈一根,田氏還是回了信,這就是族人,相互扶持,無論你在哪。

相見

田文作為朝鮮廣平府田氏,謹遵家訓,一直都在尋找著中國風正村田氏的下落。

終於在300多年後的今天,帶著家族的未了心願來到了這片土地,當他們看見中國族譜中那屬於自己的名字時,更是喜極而泣,感慨萬分,落葉終於歸根:我終於回來了。

那一刻,沒有歡呼、沒有雀躍,有的只是無言之喜。

總結

遊子的心裡期盼遨遊,但更期待歸家。

外面的世界多姿多彩,但久了就會更加念及家鄉的美景、媽媽的飯菜。

田好謙因為當時種種原因,沒有回到家鄉,這一別就是幾個世紀,原因不得而知,但是現在呢?

是否更應該珍惜在家鄉的日子,在父母親旁的日子呢?

社會節奏越來越快,你有停下腳步歸家嗎?

9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煮小米粥時,冷水下鍋是大錯!牢記2要點,米粥濃稠鮮香,米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