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我總希望給觀眾很美好的電影,中國的觀眾喜歡我的電影是因為他們能懂,我一直希望貢獻最美好的東西,因為中國人已經生活得太苦了,我一生的志業都希望經由我的電影、我的電影里美好的東西,給予他們一些希望"。

這個嗜拍電影如命的"狂人"正是謝晉,他是中國第三代導演的傑出代表人物之一,甚至樹立了一個特殊年代的電影標杆,深深地留在了人民心中,一代知識分子的精神永垂不朽

1923年冬月的一天,一個小嬰兒在紹興上虞縣一戶家底殷實的謝府呱呱墜地,取名謝晉。追溯謝氏根源,竟是隱居在會稽東山,打了有名的"淝水之戰"的東晉宰相謝安,侄子謝玄,而謝玄的孫子就是後來人熟知的山水詩的鼻祖謝靈運。

從東晉、南朝至今,這謝氏一直住在東山腳下,六百多年的歷史,一代代傳承下來的秉性靈氣,早已深入骨髓。誠然,作為謝氏的後代,謝晉的一生註定了不凡

吳儂暖語的江南孕育了戲曲,也滋養著一方人的精神,謝晉也不乏其中,他在家鄉度過童年上了一年小學,小小年紀就迷上了戲曲。

直到隨父母遷去上海生活,母親為了緩解兒子異鄉沒有朋友的苦悶,帶謝晉去看了人生中第一部電影《姊妹花》,謝晉彷彿打開了一扇充滿美妙的門,一下子把對戲曲的喜愛轉到了對電影的痴迷上,一發不可收拾。

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1939年謝晉回到上海讀初中高中,業餘時間就在華光戲劇專科學校、金星電影訓練班學習,在於伶等人的欣賞下,扮演多幕劇《岳雲》中的岳雲,為以後的拍電影之路埋下伏筆。

不得不說,謝晉是一個對自己夢想很執著,能堅持的人,1941年高中畢業,毅然決然報考戲劇學校,堅定電影夢。

1948年,謝晉從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導演系畢業,同年,加入大同電影企業公司擔任副導演。從此,一個熱血青年開啟他的導演之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從1950年擔任電影《啞妻》的副導演到4年後獨立執導淮劇短片《藍橋會》,他的技藝已經逐漸純熟。20世紀60年代,謝晉憑藉電影《紅色娘子軍》獲得第1屆大眾百花獎最佳導演獎,走上巔峰,這部電影也樹立起第一座浪漫主義豐碑。

他的電影在當時極受人民的喜愛,幾乎座無虛席。一個人的成功從來不是偶然的,而一個人在他的一生中必不會順順當當,每個人都在這個過程中經歷許多磨難,辛酸,最後磨成了一個完整的靈魂。謝晉也不可逃避。

一個錯亂的精神漩渦,能夠伸發出偉大的精神力量嗎?

餘秋雨在這篇專門為謝晉寫的悼文《門孔》中為何有這樣的發問?我們看看謝晉後來的境遇和一生中來自家庭的辛酸就知道了。是的,他在中國建立了一個獨立而龐大的藝術世界,但回到家,卻是一個常人無法想象的天地。

謝晉和妻子徐大雯相識於1942年的重慶,兩人的學校一牆之隔,也因戲劇生情愫,幾經波折於1946年在上海修成一段良緣,由他的老師洪深證婚。

此後,兩人有4個孩子,但無奈只有大兒子是正常的,兩個小兒子患有極嚴重的智力障礙,二女兒輕微的智障但索性是能自理的。一個天才的電影導演,竟然有三個"傻"孩子,命運竟是這樣的狗血!就是這樣的精神漩渦,謝晉硬是用盡一輩子的心血,把它築成了充滿人道主義的聖殿

他們夫妻倆是很愛孩子的,謝晉更是如此。古往今來,父愛永遠是一個偉大又深沉的詞彙,在謝晉的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照顧智障兒親力親為

兩個小兒子生活不能自理,只有五歲孩子的智商。穿衣服,繫鞋帶,刮鬍子這樣的小事謝晉也是親自操心,極有耐心

當他發現阿三阿四(謝晉對兩個小兒子的愛稱)能聽懂一些道理時,就果斷的教他們玩遊戲,讓他們自己來疊被子、擺碗筷,甚至親手製作玩偶供阿三阿四玩耍,來訓練兩個孩子的智力。每當兩個孩子笨拙的擦去他額頭的汗時,謝晉就感動的溼了眼眶。

每當家裡來了客人,不管是大導演,大明星,還是作家,謝晉都會首先介紹兩個小兒子給客人認識,也會讓阿三阿四分享自己的糖果給客人,絲毫不覺得難為情。

在客人面前,兩個智障兒最真實最無憂的每個動作,在謝晉看來都是最美好的造型,十分有光彩。大大方方,坦坦蕩蕩,這是他對孩子們的愛。甚至出席活動都會帶著阿四(阿三患有哮喘,不能出門)一起去。

未雨綢繆,謝晉不僅讓兩個孩子在工廠做點手工活,慢慢鍛鍊他們的獨立生活能力,更是在已經年歲漸老時給孩子置下房產,安排好孩子們的後路,就算以後他不在了,孩子也能衣食無憂。父愛永遠是這樣的周全

唯一健康的兒子

大兒子謝衍是唯一正常的孩子,大家以為父親把所有的愛都給了智障兒,其實不然,謝衍從父親一輩子摯愛的電影中得到了最昇華而偉大的愛:不折不撓的秉性。這是一種源自精神傳承的愛。

從小跟著父親進出片場,謝衍受父親拍電影的薰陶是極大的,愛好文藝和體育,這也讓他在心裡種下了做導演的種子。無疑,謝衍在電影的天賦繼承了父親。

在他年輕時,原本想去安徽的農村插隊落戶時,文藝天賦不經意間顯示在大眾視野,就被調去了縣文工團,後來順理成章去話劇團,進電影製片廠,再到1983年赴美國紐約大學電影系學習電影,和著名的李安導演同為校友。

默默做後盾,餵飽精神食糧

他一路跟隨父親的腳步,從未停止。學成歸來後,拍了周迅的熒幕初作《女兒紅》,名聲鵲起。他同父親一樣,電影之路並不是完全順利,一部《花橋榮記》拍攝雖然過程艱辛,但是沒有放棄結果大獲成功,這很大程度上源於繼承了父親堅韌樂觀的性格

1965年,謝晉《紅色娘子軍》《舞臺姐妹》正值巔峰時期,卻也迎來了特殊的十年,謝晉被迫住進"牛棚",生活一下子從天堂跌到谷底。一家人的日常開支更是拮据,妻子徐大霞不得不頂著眾人的眼光去菜場撿菜片,給孩子們補補營養。

縱使落魄成這樣,謝晉樂觀從容的天性從沒有絲毫改變。從牛棚出來後還孩子樣十分開心的給家人炫耀他創的新菜品:水煮爛菜片和血塊。生活上的重擔和精神的壓迫沒有打倒謝晉,但是父親的遭遇和堅韌樂觀卻深深影響著謝衍,陪他挺過艱難關頭

《花橋榮記》拍攝的時候,不幸遇到亞洲金融風暴,大兒子謝衍的投資中斷,一下子陷入絕境。

這時候的謝晉作為兒子堅實的後盾,不僅幫助他從香港回到上海電影製片廠重新剪輯,更把多年的夥伴指派給兒子,料理日常事務,尤其是擋債主上門。終於,作品成功誕生並獲大獎,謝晉對於大兒子的愛,是默默做後盾,是餵飽精神食糧

晚年痛失兩子

這個最讓人感到欣慰的大兒子,謝晉從未想到他竟然走在了自己前面。白髮人送黑髮人,在2008年8月23日,謝衍在上海逝世,肺癌晚期。

這是繼阿三死後短短几年又一個兒子過世,接連的打擊,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再也精神不起來了,和同樣喪子的葉明兩人一見面,抱頭痛哭,那天謝老的哭聲像虎嘯狼嚎,像龍吟獅吼,彷彿悲痛地失去了所有的力量。後來去紅星飯店住了8天,據說那是大兒子工作過的話劇團改造的。

大兒子走後兩月,謝老應邀去參加家鄉上虞校慶,在旅館睡著了再也沒有醒來,油盡燈枯,葉落歸根,回到了東山謝氏六百年的鉛華里,長眠。也許他睡去的時候還記得阿三在小小的門孔裡,巴巴地,虔誠地,歡喜地等待父親回家的一雙眼睛,眉毛被門磨得稀稀落落

阿四不知道弟弟沒了,不知道哥哥走了,更不知道親愛的父親去世了,他只知道,他們在遠方,總有一天會回來的。他還是習慣早晨起來把爸爸要出門的皮鞋擺放在門口,整整齊齊。

又盼著爸爸下班回來幫忙放包,掛衣服,換拖鞋……愛永遠是體現在被愛者身上的,阿四雖是智障兒,可他認得父親,記得幫父親擺鞋子。

中國電影史上,謝晉是永遠不能迴避的導演,謝老這一生用自己的愛,堅韌與樂觀築成了人道主義的聖殿。在電影界守住自己的良心和做人的底線,他是一位傑出的導演;在家庭中撐起一把保護與守望的大傘,他是一位偉大的父親

31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男孩吃了兩口蠶豆、搶救了兩個禮拜!這道最常見的菜有的人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