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李光耀最初知道李顯龍有從政的想法,是從一封信中得知的。

在給老師的解釋信中他寫到:"我必須回家,我不想當一名觀眾,我要回新加坡扮演我的角色。"

後來,馬力安把信中內容轉達給了李光耀。作為一國總理,知道兒子李顯龍有意願從政,李光耀其實十分欣慰。在李光耀看來,李顯龍完全有資格從政,甚至當總理。

他曾多次稱讚李顯龍的能力"我不是刻意誇讚他,但他會俄語、馬來語、華語和一些音符,如果不是因為我曾是總理,他可能更早成功。"

李光耀還曾堅定的說:"我從不懷疑他會成功,沒有人能比他好,論智商、從政經驗、語言能力,都無人能及。"

能得到李光耀如此高度肯定,可見李顯龍的實力確實非同一般。可能有人覺得他們之間有血緣關係,李光耀才會對李顯龍尤其偏愛。

實際上,抱有這種想法的人,是在懷疑李光耀身為一國總理的客觀性,而這種懷疑是帶有侮辱性質的。

新加坡國父,領袖能力出眾

李光耀是誰?他是新加坡的開拓者,是被尊稱為新加坡"國父"的政治風雲人物。

當年新加坡被驅逐出馬來西亞聯邦後,成為了一個漂泊的島國,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是李光耀一手建立了新加坡共和國,並將其發展壯大。

新加披從1965年建國,依靠李光耀強有力的經濟政策,和馬六甲海峽得天獨厚的優勢,到90年代,已經一躍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能把一個彈丸小國,建立成高度發達的國家,李光耀的"國父"尊稱絕對不是浪得虛名。如此出眾的政治領袖,怎會利用裙帶關係,將自己的兒子推上總理之位?"

從李顯龍的角度來說,他能當上總理的最大優勢,是他更靠近政治,並且能夠較早的接觸政治事件,除此之外,他依靠的更多是天賦和努力。

李光耀曾說:"我從不相信一個領袖可以指定繼承人,並確定他會成功。當指定繼承人的情況出現時,那個被選者絕對不是自然領袖。"

實際上,正如李光耀所說的一樣,他從來沒將李顯龍當成總理去培養。他對子女一直實行開放式教育,而李顯龍會走上從政這條路,也是按照他自己的意願去執行的。

如果非要說李顯龍的總理之位和李光耀有關係,大概是他們骨子裡都流淌著同樣的政治血液,這是命運賦予他們的責任,為政治而生的人,理所應當要站在最高位,這是宿命,也是無法違背的人生。

不僅如此,在計算機領域,李顯龍也是行家,李光耀老年學習用電腦寫回憶錄,電腦出問題都是李顯龍幫忙修理。他自編的計算機程式,也曾讓眾人驚歎。

如果李顯龍後來沒有從政,想必他在數學領域也會小有成就。不過,李顯龍顯然對政治更有抱負和興趣。

當年李顯龍還在讀小學時,他就曾陪著李光耀到選區訪問,爭取人民的支援。1964年種族暴亂髮生時,年僅12歲的李顯龍親歷了這場暴動。

後來,他學習馬來語,也是為了瞭解新加披和馬來西亞的關係。那時候李顯龍經常看《馬來前鋒報》,這份報紙總是毫無根據的指責李光耀,從這裡李顯龍才瞭解真正的"政治"。

李顯龍還在還在讀書時,李光耀沒有考慮"傳位"之事,他只是盡力培養子女,讓他們成為優秀的人,李顯龍喜歡數學,就由著他去學。

一直等到李顯龍從劍橋畢業,李光耀才知道他有從政的想法。為了往政治方向發展,李顯龍從劍橋畢業後,去了哈佛大學攻讀公共行政學,並取得了碩士學位。

李顯龍回國後,並沒有馬上入職行政部門,而是加入了軍部,期間擔任武裝參謀長一職。經過軍部的多年曆練後,他才轉到貿工部。

因為在軍中服役多年,在管理團隊和執行計劃方面,李顯龍都有著豐富的經驗,這為他參與行政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礎。

1990年,李光耀退出內閣,38歲的李顯龍任職貿工部部長,從此開始了他預備總理的政治生涯。

當時李光耀為了避免外界閒言閒語,將李顯龍安排在了二號人物的位置上,等到他的從政閱歷和政治名聲壯大後,再將其扶正。

讓李光耀沒想到的是,這一等就是13年。當時吳作棟作為新加披總理,不僅在政績上表現出色,其親民作風也受到了新加坡民眾的喜愛。

面對如此強有力的競爭者,李顯龍的處境非常艱難。不僅如此,李顯龍在1992年被發現患有淋巴癌,作為國家領導候選人,身體狀況出現問題,也會引發民眾對其從政能力的擔憂。

好在李顯龍在和醫生的配合下,成功戰勝了病魔。而經過這次病痛,讓李顯龍對生活、對事業,更多了一份平常心。

2004年,吳作棟辭去總理一職,同年李顯龍升任新加披總理。從如今的新加披髮展情況來看,李顯龍擔任總理之後,雖沒有太大的功績,但他維持了新加披高度發達的水平。

如果要將他和李光耀做對比,在政績上,李光耀更勝一籌。但在國家現代化治理問題上,李顯龍更具優勢,在社交媒體時代,他善於利用網路影響輿論環境,這有利於新加披國際地位的鞏固。

李光耀受時代環境影響,參加過政治鬥爭,也親歷過戰爭,政治耐力自然比較強。李顯龍沒有這樣的經歷,他的政治操控力會顯得薄弱一些。

很多人看到李顯龍不足的一面,就認為他能當總理是全憑李光耀的關係。實則不然,能當上新加坡總理的人,必定是熟悉瞭解新加坡發展歷程,並且熱愛這片入地的人,而李顯龍顯然最具資格。

對李顯龍來說,如今他要管理好新加坡最需要做的有兩件事,一是建設一個強大的公民社會,滿足新加坡人多元化個人需求,以更具親和力的形象贏得人民的理解。

二是根據國際局勢的變化,改變外交政策,由親美轉向親中,積極順應時代的發展

事實上,這兩件事目前李顯龍都在做,只不過需要時間才能看到現實成果。

從中國的角度來說,能看到李顯龍外交政策轉變明顯,尤其近幾年他頻繁倒向中國,這與李光耀時代奉行的政策有非常大的區別。

小國戰略,依附大國生存

1965年,李光耀成立新加坡共和國時,為了推動經濟,保證國家的長遠利益和發展,採取了親近日美的外交策略。

新加坡作為世界上華人比例最多的國家,此前在所有關乎中國的國際議題上,都是偏向美國一方。

而新加坡會採取這種策略,不是因為仇視中國,而是出於國家安全的需要。新加坡身處馬來西亞、印尼兩個穆斯林大國之間,加上生存資源極度依賴馬來西亞,國家穩定全仰仗美國的庇護。

作為一個小國,只有親美,才能讓其他國家不敢對其領土產生邪念,才能為經濟發展創造穩定的環境。2004年,李顯龍上臺後,延用了親美外交政策的同時,採取了"均勢主義"的外交戰略。

在許多國際議題上,新加坡保持中立外交時,往往會偏向強勢的一方,以實現國家利益最大化。

新加坡為什麼會在亞太和南海問題上屢屢搖擺?就是因為中美之間力量均衡,新加坡無論偏向哪一方,都得不到好結果。

近幾年,隨著中國經濟蓬勃發展,在國際上的地位日益重要,新加坡的外交態度也開始發展轉變。

尤其今年疫情過後,中國經濟的快速復甦,就連擱置已久的RECP經濟協議也成功簽署。而在RECP中,新加坡扮演了重要角色。

能夠參與到這項協議中,意味著新加坡在經濟上已經向中國靠攏。但在政治軍事上,新加坡仍然依賴美國,不過等到美國力量撤出亞太之時,這一局勢也將發生轉變。

李顯龍曾經說過,如果新加坡能夠依附中國,這自然是最好的選擇。新加坡與中國擁有共同的祖先,思想和文化也非常接近,兩國能夠合作而不是對立,是非常樂見其成的事。

從李顯龍的外交立場可以看出,他是一名具有政治智慧的領導人,儘管在很多國際議題上,他沒有空間果斷決策,但能夠穩定住局勢,等待好時機的到來,就是他目前能做的最大努力。

2021年,69歲的李顯龍將卸任總理一職位,雖然這並不意味著李家權勢的終結,但對李顯龍個人來說,他的政治生涯已經結束。

而那些質疑他領導能力的聲音,也會因此消散。他對新加坡的奉獻,也將永遠被新加坡人民銘記。

17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1925年—1993年由《聊齋志異》改編的電影及海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