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近日,印度方面突然十分大方的宣佈,要對RCEP協定的各談判國在關稅上做出讓步,其中80%的中中國產品都可以得到減免;而在10月12日,印度更是與中國達成一致,同意為貿易和投資相關問題建立新機制。

一貫對中國心存戒備的印度卻接連丟擲兩個對華貿易利好訊息,這讓遠在歐亞大陸另一邊的歐盟再也坐不住,在近日表態有意擴大與中國的經貿合作,希望儘快啟動與中國的自貿談判,一時之間,世界上又颳起了一陣對華經貿合作的風潮。

自由貿易協定是指兩國或多國間簽署的、通過相互取消絕大部分貨物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允許產品與服務在簽約國間自由流動、從而促進經濟一體化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契約。而RCEP協定就是一份亞太地區間的多國自貿協定,其全稱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在2012年由東盟發起,成員包括東盟10國、中國、日本、南韓、印度、澳洲和紐西蘭共16國。

由於該協議覆蓋的人口超過35億,16個簽約國的GDP佔據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一,可以說一旦簽署,RCEP協議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自貿協議,對各簽約國和整個世界都將產生深遠影響。

也正是因為如此,這份協定也成為世界上最難簽署的自貿協定之一,從2012年提議到2018年,各國間為此已經舉行了22輪談判,但依然無法達成一致,而其中牴觸心理最強的就是印度。

因為同為發展中國家,印度與中國無論是產業結構還是消費市場上都高度重疊,但中國在對外貿易上又佔據優勢地位,所以一旦同意取消關稅,國內消費市場被中國製造淹沒、國內同類型企業被擠到破產就是一個印度的大學大學生都能預見的未來。

印度國內經濟存在諸多問題

那為什麼這次印度人突然就想通了?

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印度經濟確實不行了。莫迪上臺後,2014至2018年間印度經濟平均增長率達7.7%,在2018年第二季度更是創造出8%的峰值,大幅度超越同時期的中國。但到今年第二季度,印度GDP增速就迅速跌至5%,為六年來新低,同時創下莫迪上臺以來最差經濟增速記錄,高盛等西方評測機構也因此悲觀宣佈將印度2020財年經濟增長預期由7%左右下調至6%。

造成這種窘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印度出口持續乏力,而如果能儘快簽訂RCEP——畢竟在自貿協議中關稅減免是相互的,能借此大舉進入發展最快的中國市場是印度幾乎所有企業主的夢想——這對印度的出口業將是一個重大利好訊息。

換句話說,現在的印度政府面對的是一個要不要拿國內市場換取對外出口增長的艱難選擇,我們不知道莫迪他們的決策過程,但就目前的結果來看,印度人顯然更願意選擇後者。

印度經濟增長離不開中國

印度人想通了,而歐洲人也坐不住了。

2018年,中國與歐盟進出口總額達到6822億美元,歐盟連續15年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而同樣在2018年,歐盟對華投資增長25.7%,在華新投資專案多達2425個。但有趣的是,如此龐大的經貿交流背後,中國與很多歐洲國家都建立了一對一的自貿協議,但唯獨沒有與歐盟建立自貿協議。

原因也完全在與歐盟自己——許多歐洲人不僅自視甚高,還對中國依然心存警惕。以其中對華貿易量最大的德國為例,在雙方貿易量屢創新高,德國甚至還是對華順差的前提下,德國人居然能在2018年通過法案限制中國對德國進行投資,而原因僅僅是德國人覺得自己的國家安全會被中國企業威脅。

德國人有被害妄想症那是他們自己的事,但反正德國的經濟已經為此付出了代價:就在今年上半年,中國對德國投資僅有區區5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137億美元相比是斷崖式的下跌;而與此同時,德國在2018年的GDP增速僅為1.5%,德國央行更是悲觀的將2019年的增速下調至0.5%。

此時印度突然對華做出重大讓步,一旦RCEP談判因此得到重大進展,在今年底或者明年初正式簽訂,如此龐大的自貿體系一旦建立,而歐盟卻被排除在外,德國乃至歐盟將要為此付出的代價,是任何一個歐洲政客都不敢承擔的,跟風自然就成為歐盟唯一的選擇。

歐洲的政客們也到了必須做出選擇的時刻

最新評論
  • 1 #

    這就是迴應美國的最好禮物

  • 2 #

    支援中印友好合作。

  • 3 #

    他們需要付出代價和更苛刻的條件才行!

  • 4 #

    中印兩國人民之萬幸!世界和平的堅實根基!

  • 5 #

    不管巴基斯坦了,不是什麼巴鐵嗎?

  • 6 #

    冰釋前嫌,大國胸懷。

  • 7 #

    中印合作友好是好事,支援!

  • 8 #

    請柬早已發出,盛宴馬上開始,來不來自便

  • 9 #

    真以為有人會買恆河水嗎!?不過是進步!畢竟勞動力的比價效應放在那裡!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伊防長下逐客令,4周內美軍須撤離伊拉克,否則保留動用武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