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今天要講的故事,有點長。

但如果你能耐心看完,

相信你的內心會相當震撼。

“摺疊人”李華

對於每個人來說,

「18歲」有著與眾不同的意義。

它象徵著自由與美好,

是充滿希望的人生節點。

可對於李華來說,

18歲那年,漫長的噩夢就已經開始了。

他患了一種「離奇」的病。

一開始,李華只是膝蓋疼。

村裡的醫生診斷為關節炎,

大家以為打個消炎針就沒事了,

結果針從來就沒斷過,

反而病情開始向上半身擴散。

27歲,李華的頸部開始摺疊。

就像被一種巨大的力量向下撕扯,

脖子彷彿被折斷一樣。

29歲,李華就再也抬不起頭了。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滋味?

我們可以試著保持低頭的狀態,

讓下巴抵住鎖骨處,並繼續彎折,

直到身體無法承受為止。

我堅持一兩分鐘就已經頭暈腦脹了,

可近20年來,

李華除了睡覺,

幾乎全天都保持著如此煎熬的狀態。

到了30歲,

李華的整個上半身開始逐漸彎曲。

33歲,身體彎曲到了90度。

35歲,面部被擠壓到了距離大腿不到2公分的距離。

我們根本無法想象:

一個人的臉幾乎完全貼在腿上是什麼感受。

他無法正常行走。

只能撐著棍子,一點點移動。

他無法正常飲食。

刷牙喝水要靠吸管,吃飯更為艱難。

通常是舀一勺飯,

艱難地往臉和大腿之間的縫隙送,

然後撅起嘴去“夠”飯。

平時洗臉也只能用毛巾擦一半,

因為再往裡塞,就塞不進了...

他要用力轉著脖子、眼睛斜視,

才能看到身邊的人和環境。

哪怕是這樣很辛苦很難受,

李華還是會堅持讀書寫字看新聞。

他不想和這個世界脫節,

幻想著自己有一天可以正常生活,

哪怕這是我們每個人輕而易舉就能得到的......

如今,

李華已經46歲了。

身體幾乎完全變彎,

他成了不折不扣的「摺疊人」。

患病28年,

李華和母親跑遍全國各地,

去過無數醫院,

可最終的結果往往並不盡人意。

李華的媽媽從四十多歲開始照顧兒子,

如今已經七十多了。

只不過,

母親唐董陳最擔心的是,

如果有一天自己走了,

誰又能一把屎一把尿地照顧他呢?

母子二人的日子實在太苦了,

他們沉默、堅韌,相互守望。

在充斥著黑暗的夾縫中,苦苦等待著一束光。

直到有一天,

這束光打到了李華「彎曲」的身體上,

他找到了讓自己「變直」的希望。

“最後的機會”

在病友的介紹下,

李華和母親前往深圳大學總醫院脊柱骨病科

見到了陶惠人主任。

他工作30多年,

是全國做脊柱矯正手術數量最多的醫生之一。

見到李華,

陶惠人十分震撼。

“我們做脊柱畸形矯正的醫生,

可能一輩子都很難碰到一個李華這樣的病例。”

李華患有重度畸形。

畸形程度世界罕見、國內首例。

醫學界稱之為「3-on」摺疊人。

第一個on,是下頜貼在胸上。

第二個on,是胸骨貼在恥骨上。

(恥骨位於小腹下部、大腿內側)

第三個on,是嘴巴貼著大腿。

醫生先帶李華做掃描。

連CT機的電壓強度要高出平常很多。

掃描結果令人震驚,

只見李華的整個尾骨已經變成【O】字形。

放射科主任吳光耀說——

這種彎曲程度,

“如果時間再長,也許就折了。”

是的,你沒有看錯。

我們以為身體是柔軟有韌性的。

可李華的每一處關節都十分僵硬,

甚至會像筷子一樣「嘎嘣」一下彎折斷裂。

在主治醫生陶惠人看來,

如果不手術,李華可能活不了多久了。

為什麼?

首先,吃飯艱難導致的飯量不足。

其次,長期摺疊導致腹部褥瘡,面板感染潰爛。

最可怕的是,

胸骨的壓迫讓李華的呼吸越來越艱難,

久而久之,肺部功能恐怕會全面崩潰。

李華,必須得救。

“原計劃”

為了救李華,

陶惠人制定了周密的計劃。

在他的方案裡,

李華需要做「4」次手術。

每一次都環環相扣,不容有絲毫差錯。

第一次手術,

要把髖關節截斷。

讓李華的臉和腿之間的角度稍稍開啟。

就像圓規的兩個腳那樣向外擴充套件。

這是四場手術的「大前提」。

因為這樣李華就可以趴在手術檯上,

方便做之後的手術。

第二次手術,

是要截斷胸腰椎。

讓李華可以直起身板,

解決吃飯和褥瘡等問題。

這在四場手術中,可以說是「難度最大」。

第三次手術,

是為李華換上人工髖關節。

這樣他就可以像正常人一樣行走,

不必終日坐在輪椅上。

在四場手術中,它「不容有失」。

因為一旦髖關節接不上,

李華就一輩子也站不起來了。

到了第四步,

手術的風險已經到達「高危極限」。

截斷第七頸椎,

讓李華可以抬起頭。

這是一個精細到毫釐的活,

稍有不慎就會導致李華癱瘓甚至死亡,功虧一簣。

四場手術,

是陶惠人和其團隊不捨晝夜、縝密計劃的結果。

雖然李華已經「彎」了28年,

但陶惠人要用一兩個月的時間,

將他從死神的手裡搶回來,並將李華變「直」。

一場現代醫學和極端病症的持久戰,

馬上就要開始了。

“麻醉之戰”

然而,誰也沒想到:

仗還沒打呢,醫生就被「卡」住了脖子。

麻醉科主任孫焱芫認為,

能不能安全麻醉,是個大問題。

由於李華的身體是彎折扭曲的。

再加上鼻尖緊貼大腿,

連能不能把管子插進去都不好說。

想給李華進行全身麻醉,

就要將麻醉的管子從鼻腔插入,

然後穿越多處變形的氣道,

(因為李華的身體是彎折的)

最終抵達肺部。

打個比方——

就像一個人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中行走,

你看不到前方任何障礙物,

稍有不慎碰壁,

就會前功盡棄,危害生命。

即便如此,

這裡的每個人都沒有放棄。

為了讓自己儘快適應手術,

李華在住院兩個月來,

每天都堅持鍛鍊自己的呼吸功能和肌體力量。

如果走進李華的病房,

你會看到一個完全摺疊的身體,

艱難做著伸展動作。

你會看到一個無法正面呼吸的人,

歪著脖子、側著臉,

努力吹氣球提升肺活量。

你也一定會被那堅定的眼神所感染,

這裡是李華的最後一次求生的機會,

他必須牢牢抓住!

而孫焱芫和她的團隊,

也帶著各種精密的儀器走進手術室。

她們將李華抬到手術檯上,

保持著側臥位。

這場“麻醉戰爭”,開始了。

為了看清楚李華的氣道,

孫焱芫率先使用了「偵察兵」。

只見一根像蛇一樣靈活的纖支鏡

從鼻孔深入氣道,最終在肺部平穩降落。

纖支鏡的前端一個攝影光源,

可以照亮氣道。

在它突破極限的探路下,

「運輸員」麻醉管,

才能一毫米一毫米地向下滑落。

如果你在手術室,

你會聽到兩種自相“矛盾”的聲音。

麻醉之初,

護士溫柔地對李華說,

“有點不舒服,忍一下。”

“你要疼就要說話。”

他們要盡力安撫李華的情緒,讓他別害怕。

等到了關鍵時刻,

為了不讓氣道的收縮影響插管,

孫焱芫向李華大聲說:

“你先讓我看,不要吞口水。”

“快點,含住(痰或口水)”

“不要說話!”

李華照做了。

他強忍著不適感,

和孫焱芫達成了相當的默契。

隨後,

孫焱芫開始耐心鼓勵他,

為上麻醉藥做最後的衝刺。

“先吸氣,深呼吸。”

“好!非常好!”

“李華,深呼吸!”

“快呼,等氧上來再給(麻醉)藥。”

李華完成了呼吸。

整個手術室陷入一片沉寂,

只有儀器發出滴滴的響聲。

孫焱芫長呼一口氣,如釋重負地笑了:

“他已經成功了。”

“睡著了睡著了!”

“哈哈哈哈。”

整個麻醉團隊鼓起了掌聲。

只見李華進入深度麻醉狀態。

嗯,相信他已經準備好了。

7釐米的“戰場”

為了打好頭陣,

陶惠人請來西京醫院的老同事吳堯平幫忙。

吳堯平看到李華直接說,

“這個手術相當相當不好做。”

陶惠人笑著迴應,

“要不怎麼能請你來?”

手術就在這活潑有序的氛圍中開始了。

吳堯平找準定位,

劃開了一道7釐米的切口。

不要小瞧這短短的7釐米,

它是吳堯平完成「截骨操作」唯一的視窗。

有時候眼睛看不到,就只能用手摸。

李華的髖關節彷彿生鏽一樣脆弱。

這場手術沒有一絲一毫的容錯率。

只要錯了,李華很可能一輩子都站不起來了。

面對這一切,

陶惠人和吳堯平的冷靜操刀,

他們將截骨操作發揮到了極限的精準。

透過僅有的條件,去創造奇蹟。

一個小時後,

我們聽見了最期待的那句話:

“好了,可以了。”

李華的第一場手術成功了。

可另一個不願接受的現實正在悄然降臨。

“意外”

按照原計劃,

第一次手術完成的目的,

是讓李華可以趴在手術檯上截掉胸腰椎。

可醫生髮現,

李華雖然面部和大腿的距離,

從原來的兩三釐米拓展到三十釐米。

但這樣的距離根本不足以趴到手術檯上。

陶惠人一籌莫展。

他做了一個十分艱難的決定。

將原本放在最後一步、風險最大的手術提前。

要知道,

在李華的第七頸椎做截骨手術,

就像在藏滿地雷的叢林裡行走。

醫生必須在毫釐之間操作精準,

如果傷及脊髓神經,

就可能導致高位截癱。

如果損傷了椎動脈血管,造成大出血,

那麼李華將會九死一生。

但陶惠人沒辦法,

這是扭轉李華命運的唯一希望。

由於李華只能坐著手術,

為了固定頭部位置,

醫生先給李華戴上一個頭環。

只見幾枚鋼釘打進李華的頭部,

它們深入皮下一公分,

看著都疼。

隨後,陶惠人用超聲骨刀,

在李華的頸椎劃了一道10釐米切口。

小心翼翼地進行截骨操作。

同時,其他醫生在另一邊保持待命。

當陶惠人截骨成功的瞬間,

他們會對李華的頭部進行矯正,

讓他可以平視前方,而非低頭看地。

本以為一切都在有條不紊進行中,

結果麻醉主任孫焱芫突然發出警告——

腦供血不足!

為了不讓腦供養指數繼續下降,

陶惠人只能加快速度。

只有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手術,

李華才不會因腦供血不足發生危險。

最終,李華的頸椎被打進22根釘子。

時隔20年,李華的脖子終於直起來了。

他終於可以抬頭了!!

醫生興奮地告訴李華的媽媽,

“看看你兒子抬起頭來了。”

那一刻,突然有些淚目,

真的太不容易了。

贏了!

第三次的胸腰椎手術,難度最大。

兩次手術後,

李華的身體是V字形的。

此時他的身體就像一座拱起的山。

首先,如何把李華放在手術檯上?

這是個大問題。

醫生護士們想到了一個很妙的辦法。

他們在橡膠手套裡灌滿水,

然後用襪子包好。

50個灌滿水的襪套形狀各異、粗細不同。

但它們有個共同的作用,

那就是會像柔軟綿密地沙子一樣,

無孔不入地支撐著李華身體的每一處關節。

一間手術室,十幾個醫護人員,

大家喊著口號,

有條不紊地把李華固定好。

有的人甚至一直跪在地上,

幫他調整著墊子的位置。

安放過程中,

一位護士還發現李華的腿部,

出現了一個大塊的新鮮血栓。

醫生立馬給他穿上彈力褲,

陶惠人也加快速度手術。

如果血栓遊走到肺部,很可能窒息喪命。

這場仗,打了整整7個小時。

李華順利完成胸腰椎手術。

他不再弓著背,

而是可以向正常人一樣平躺在床上。

這一刻,他等了二十四年。

一個月後,

李華完成了第四次手術——

髖關節置換。

這場持續兩個月的、

沒有硝煙的戰爭終於告一段落。

其中醫生和病人並肩作戰、互相信任,

打贏了這場仗。

重生

手術結束了,李華終於變直了。

他開始了自己的重生之路,

如今,李華每天堅持做著復健。

他可以利用健身器材,

做一些簡單的運動。

也會用彈力帶,鍛鍊腿部的力量。

漸漸地,

他可以利用助行器慢慢行走。

可以獨立洗漱、吃飯、上廁所。

偶爾吹吹口琴,去童年的老房子看看。

他的母親則陪伴在一旁,

看著兒子恢復良好的樣子,

她可以放心了。

再也沒有了自己老去後沒人照顧兒子的顧慮。

李華希望自己康復後,

第一件事就是打工賺錢。

把這些年看病欠親戚的債還了。

然後蓋個房子,照顧母親,娶妻生子。

像每一個平凡人那樣,心懷希望地生活。

寫在最後

此時此刻,心情很複雜。

這真的是一場漫長的戰鬥,其中的每個人都是英雄。

比如主刀醫生陶惠人和吳堯平、麻醉科主任孫焱芫、放射科主任吳光耀、護士長張慧傑,還有其他十幾位在手術室和病房之間忙個不停的醫護人員......

比如和病魔抗爭28年,依舊沒有認命的李華;以及照顧兒子28年,從中年走到老年的李華母親唐董陳......

總會有某種疾病,突破著人類的認知和承受極限。卻也總有醫生,用自己的專業水準和醫者仁心化解這一切,給患者帶來希望。

就像特魯多醫師的墓誌銘上,寫著「有時是治癒,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

願每個人都能在李華的經歷中,看到生命的可貴、醫學的偉大、人性的良善。

在這個世界上,其實有很多不幸的人。

他們雖然飽受痛苦,卻依舊要勇敢且堅韌地活著。

願你我也能在每一個平凡的日子裡,敬畏生命,知足常樂。

13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大秦賦:冬兒不是單相思,嬴政也愛她,她為救扶蘇而死,註定無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