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十一月初的美國總統大選已過去一個多月,這段時間由於特朗普一直拒絕承認敗選,導致原本嚴肅的總統權力移交程式演變成了一場鬧劇,讓各國看了笑話。
不過隨著12月14日的到來,美國各州的選舉人團將進行投票,正式從法律上確定勝選者,也就是說日後無論特朗普是否樂意,都無法再阻礙拜登入主白宮。然而就在這一關鍵時刻,特朗普卻與美國會因為一項涉及中國的法案,鬧得不可開交。
一般而言,這種事關軍費開支的法案,國會與白宮之間都有很高的默契,不會互相拆臺讓對方難堪。但因為今年這項法案涉及到中國的部分過多,使得雙方分歧嚴重,特朗普對此強烈反對,揚言不會簽署。
據介紹,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和中國相關的條款近40條,包括軍事,學術,經貿,技術等多個領域,從內容來看就是一項徹頭徹尾的遏制法案。比如法案強調將啟動一項新的“太平洋威懾計劃”,專門撥款22億美元,用於協助美國盟友針對中國,同時還老調重彈地對特定中企進行汙衊和抹黑,要求各國在建設5G網路時防範“風險”,將華為和中興排除在外。
無論從哪方面看,該法案都充斥著打壓的味道,可特朗普卻聲稱法案一旦生效,中國將成為最大贏家。俗話說,事出反常必有妖,特朗普這番令人訝異的言論很可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對特朗普有所瞭解的話,就會知道他是個大嘴巴,如果美國國會透過這麼重要的國防法案,並會讓中國受益的話,那麼他一定會毫不留情地指出來,並大肆抨擊。但很顯然這回特朗普並沒有解釋自己如此反感的原因,這隻能說明他可能是想透過打“反華牌”,來掩蓋自己的真實意圖。
路透社指出,特朗普威脅否決可能與法案中的社交媒體條款以及限制美總統從阿富汗、德國等地撤軍的內容相關。所以,特朗普是想在最後幾十天任期裡,儘可能地將自己的影響力和政策貫徹下去,為自己4年後重返政壇打好基礎,“中國問題”不過是掩人耳目的幌子。
只是想法很美好,現實卻很殘酷。在目前的投票中,參眾兩院贊成者均超過三分之二,即便特朗普真的強行否決,國會也可以讓其生效。因此專家表示,特朗普時代已落幕,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中涉及中美的部分最後如何實行,還是要看拜登的態度。
現階段,拜登團隊並沒有制定明確的對華戰略,因為他的當務之急還是處理疫情和經濟,不過美國即將大規模接種疫苗,拜登遲早會騰出手。值得一提的是,這份全面遏制法案能夠高票透過,意味著美國兩黨對華強硬態度趨於一致,沒有民主黨扯後腿,拜登或許會成為位元朗普更難對付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