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澳大利亞水產從業者做了諸多努力,但澳大利亞龍蝦的中國“准入證”至今都沒有著落,於是只能將重點放在鼓勵本國人民多吃自家產的龍蝦了。最近,澳大利亞國內的商超Woolworths就與全球最大的巖龍蝦出口企業吉龍騰漁民合作有限公司(Gerlaldton Fishermen’s Cooperative, GFC)簽訂了一份35噸的採購協議。現在,Woolworths超市熟凍龍蝦每隻僅售20澳幣。
澳幣跟人民幣的兌換差不多是1比5,也就是說,每隻龍蝦的價格為100塊人民幣。在中國沒有“封殺”澳洲龍蝦的時候,國內電商,小規格的澳洲龍蝦,1-2斤的,售價為300塊人民幣左右一斤,現在大家有興趣可以去搜一下,價格基本是翻倍了,一隻2斤重的澳洲鮮活龍蝦的售價為1000-1200元(200-240澳幣),妥妥是澳大利亞超市售價的十倍,不過,澳洲超市賣的龍蝦是熟凍的,國內的熟凍龍蝦比鮮活的大概便宜一半以上,那麼至少也有5倍的差距。
距離十月份爆出的澳洲龍蝦被堵海關事件,差不多過去了兩個月,期間,澳大利亞的龍蝦出口商被迫暫停了向中國出口活龍蝦。漁民只能選擇停止捕撈龍蝦,很多已經捕撈上岸的龍蝦也只能暫養在水池裡。這兩個月實在是太過漫長,眼看著中國市場重新開啟無望,大家就只能接受現實,降價供應國內市場。按照當地的企業的說法,雖然大家都不願意接受降價,但為了企業能夠生存下去,只能如此。
前文提及的吉龍騰漁民合作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澳大利亞巖龍蝦出口企業,控制著西澳巖龍蝦64%的出口額。吉龍騰公司成立於1950年,100%由當地的漁民持股和運營。吉龍騰的年龍蝦產能高達6500噸,與超市Woolworth簽訂的35噸採購協議只能算是零頭,但在如今這樣的形勢下,只能且賣且珍惜,而且公司將繼續與國內的經銷商合作,希望藉助價格上的優勢,來吸引澳大利亞國內的消費者來消化本國產的龍蝦。
對澳大利亞人來說,往年的龍蝦真不是一般人可以消費得起的。一隻2斤重的龍蝦,常規價格在130-140澳幣,之前的極限價格是打對摺,但現在20一隻的價格,已經不止五折了。澳大利亞海鮮是真不少,但龍蝦卻不是天天都能吃的。現在好了,託中國的福,可以大吃特吃龍蝦了,今年的聖誕節肯定會因為龍蝦而更添節日氣氛。
在澳大利亞南部的龍蝦產區,情況也差不多。Ferguson Australia Group (FAG)是南澳地區著名的水產企業,每年向中國出口350-450噸巖龍蝦。雖然因為業務多元,不像西澳的吉龍騰專注龍蝦業務,所以壓力不算太大,但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也只能跟當地的超市展開合作。前段時間,南澳超市的龍蝦價格在75-85澳幣,如今也跟著西澳一起選擇了繼續降價,龍蝦的價格跌到了30-50澳幣每公斤。
今年,因為中澳之間的矛盾,讓澳洲龍蝦成了繼鐵礦石之後,又一大網紅“IP”,讓原本很多跟澳洲龍蝦扯不上丁點關係的國人知道了這種高階的澳大利亞進口海產。跟鐵礦石是中國的軟肋相比,澳龍正好是澳大利亞的“軟肋”。
而對於澳龍來說,澳大利亞則完全受制於中國。把澳龍比作一款女包的話,以前是當作普通包賣到北美市場。後來澳大利亞人發現,他們的這款女包,在中國市場賊好賣,而且能夠賣出愛馬仕包的價格,這可把他們給高興壞了。雖然只有中國市場認可這款女包,但也夠澳大利亞人心潮澎湃了。於是,近十年,澳大利亞就基本專攻中國市場,近幾年,每年更是有超過90%以上的女包銷往中國。現在好了,中國暫時不收這款包了,澳大利亞的經銷商面對庫存的壓力,只能把包當作普通包在國內甩賣,而且在國內就算甩賣,也消化不了這麼多的庫存,這心情就可想而知了。
原本正好可以靠龍蝦來反制一下鐵礦石,但讓很多愛國人士失望的是,龍蝦的體量跟鐵礦石相比,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的,哪怕是加上煤炭、棉花、紅酒以後,還是不夠數,這多少讓人非常失望。看著澳大利亞的龍蝦滯銷,只能在國內甩賣,多少可以釋放一下愛國主義情感,但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畢竟不是澳龍的消費群體,哪怕以後澳龍解禁,靠不賣澳大利亞海鮮來表達愛國之情,也太過輕巧了些。
兩國外交和貿易的事兒,交給國家就好,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押注祖國的國運,努力把自己的日子過好,多掙點錢,讓自己過上快樂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事兒,龍蝦和鐵礦石最終會怎,真不是我們能改變和左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