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美英物流讓人畏懼,德澳市場帶你入局

恍然間,2020的跨境賽道已經進入了加速衝刺階段。我們被疫情的暗夜籠罩太久,似乎忘記了時間的流逝,然而世界並不清淨,表面和平之下是一股暗流湧動。

據海關統計,前三季度,“宅經濟”商品拉動出口增長1.1個百分點,合計出口8808億元,增長17.8%

疫情加速了跨境電商滲透率的上升,尤其是美國和英國經濟發達、人均消費能力強、對產品的需求高,是跨境企業爭相搶佔的市場。然而,大量的貨物湧出,增加了物流鏈條的壓力,漲價、爆倉、延誤等物流問題層出不窮。

雖然中間一度出現了緩和的跡象,但11月起,伴隨著歐美疫情二次大爆發,剛剛復甦的跨境物流再次面臨危機。受此影響,賣家們再次體會到了被斷貨支配的恐懼。

有賣家抱怨道:黑五網一賣了個寂寞!歐洲站美國站全部產品斷貨。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近期美國多個港口已近癱瘓,加之集裝箱緊缺,海運價格普遍暴漲200%—300%。美西航線之前運輸40英尺集裝箱的價格在1500美元左右,現在大概5000美元

美國在經歷11月兵荒馬亂的大選鬧劇後,疫情更加嚴峻,多州醫院超負荷運轉,美國首席傳染病專家安東尼·福奇博士預測,美國可能要再次全面封鎖。

其他地區,印度和拉美這兩個疫區“定時炸彈”,目前情況也不樂觀,看來只能等到疫苗全面普及。

在地球另外兩端,德國和澳洲雖有以上跡象,但處於平穩狀態。跨境賣家深諳多國多渠道備貨才是長久運營之道。因此,大量賣家轉戰德國、澳洲戰場,為匹配賣家需求,穀倉下半年新增德國倉和悉尼倉,做跨境賣家出海路上的助推器。

經濟有搞頭,賣家有盼頭

一、德國

德國是歐盟最大的經濟體,世界排名第4經濟大國,國民經濟高度發達,人民生活水平極高,是一個“shopping能力”極強的人口稠密大國。

網際網路普及率高,達到90%,網購人口比例88%,人均每年“剁手”消費726美元。對跨境賣家來說,是掘金的好地方。

物流產業極其發達。德國在戰略上位於歐洲中心,在國際貿易貨運中,有“過境國”的地理優勢,因此物流鏈管理在世界上非常成熟。

物流業是德國第三大支柱產業,在每個城市或經濟中心,基本都設有綜合物流園區,最亮眼的功能是“多式聯運”:在水運、鐵路、公路運輸交叉點位置,至少有兩種以上的運輸方式支援物流運轉。

背靠歐洲物流大國,對今年因為物流吃盡苦頭的賣家來說,想必是更優質的選擇。

2020年上半年穀倉根據戰略計劃,在德國建立了20000平方米的倉庫,位於德國北威州(Nordrhein-Westfalen),下半年為進一步滿足跨境賣家的需求,擴倉20000平方米,40000平方米的倉庫庫容,做賣家掘金德國的後盾。

一直以來,德語阻礙、退貨率高和VAT勸退不少賣家,但有門檻也意味著有競爭壁壘,入場的人越少,蛋糕份額越大。

歐洲跨境電商的蛋糕正在做大,如果苦於單一市場疫情、物流、備貨、政策的制約,或有計劃佈局新市場,避免單市場被團滅。

那麼,德國市場就可作為進軍歐洲的“跳板”。藉助穀倉在歐洲成熟的海外倉群和專線,在德國站穩腳跟後,再把生意做到歐洲其他國家。

二、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是一個極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南半球“首富”,全球第12大經濟體,人均GDP全球前10。

高度城市化使其一半人口集中在悉尼和墨爾本兩大城市(穀倉在悉尼、墨爾本均有倉庫),互聯普及率高達90%,智慧手機覆蓋率82%,位居世界第一,高於美國和西歐發達國家。

澳國民收入非常高,2018年人均財富超過美國,以41萬美元位居世界第二,極強的消費能力,是跨境賣家必經之地。

地廣人稀,商店分佈不均,收入可觀,為熱衷網購的居民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條件,為跨境賣家擴張“領地”又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穀倉在2018年就已在澳洲建立墨爾本倉,疫情的催化加速穀倉的戰略佈局計劃,今年10月完成了悉尼倉的擴倉計劃,總面積15000平方米,與AuPost、Fastway、TOLL多個尾程服務商達成合作,雙倉佈局將提供更優質的本土化服務。

2020年從疫情開始,也將從疫情結束。

動盪的一年,有人無力改變終被淘汰,有人抓住機遇逆勢而上。在動盪中仍保持著強勁的衝擊,非跨境電商行業莫屬。

可以預見的是,跨境電商物流的“春風”將繼續吹。但我們也需要抽絲剝繭地看清楚,哪些是霧霾,哪些是辰光。

穀倉也將帶著熱忱,堅持自身的戰略定位,持續完善全球物流網路。保持頭部物流服務商的服務體系與服務精神,引領者行業開拓更廣闊的天地。

也希望跨境賣家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賺錢之道。

14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裝臺》作者:順子原型叫生生,還在蹬三輪!去年碰到他,我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