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老物件感興趣的朋友經常會遇到這些詞兒,也經常有藏友問及這些問題,今天就來統一回答解釋一下。
首先,要把年代的稱呼劃分一下。
大家都背過朝代歌: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
一統秦兩漢,三分魏楚吳;
二晉前後沿,南北朝並立;
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
皇朝至此完
以這種格式斷句比較科學,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東周則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階段。
漢代分為西漢和東漢,東漢後期才是魏蜀吳三國鼎立,因此三國時期也屬於漢代(東漢)。
宋代分為北宋和南宋,期間與遼、金、西夏、大理、吐蕃等國並立,宋代也常與遼金同期稱呼。
高古:一般指戰漢,或者唐代以前。
中古:宋元時期,遼金時期。
明清:單指明朝和清朝時期的物件。
民國:1912年—1949年10月1日前。
其餘老物件的稱呼都冠以其時代名稱,例如:唐三彩、兩晉南北朝時期佛造像等。
老的:指建國之前,也就是1949年10月1日前,跨越了一個時代稱為老物件。
建國後的都稱為新,建國到現在,也有70年了。
期間傳世的東西也有一些年份,因此常稱為小年份。
期間,建國後—文革,稱之為出口創匯時期。
開門,意思是符合真品的特徵,不但但形容老化痕跡,也用於新物件。
比如,和田玉籽料的毛孔是開門的、和田玉籽料皮色是開門的,意思是符合和田玉籽料毛孔和皮色的鑑別特徵。
大開門,意思是極其符合鑑別特徵。
傻開門跟大開門的意思相近,卻更勝一籌,連傻子都能開出來,表示特徵十分明顯。
不開門,則是東西不符合鑑定標準,或者說是沒有見到符合鑑別標準的地方。
不開門,在一定語境中是一種非常委婉的表達方式,直接說別人的東西假,或是贗品,這話太硬太傷人,不夠婉轉,往往說:“您這東西,感覺不太開門兒。”
既保留了面子,又有一定的迴旋餘地。
到代,則是指非常符合歷史某個時期的特徵,可以透過類比準確的歸為某個時代的產物。
比如古珠裡的蝕花紅玉髓,國內或者國外有出土過同樣工藝和形狀的東西。
這種蝕花珠子,已經定論為漢代,國內出土的類似珠子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
碳十四檢測結果顯示為距今2400-2600年,也就是說同一墓葬出土的文物年代不會晚於公元前400年。
春秋時代,是中國歷史東周前半期歷史階段。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這段歷史時期,史稱“春秋時期”。
因此,符合這個時期特徵的其他蝕花紅玉髓則可以稱之為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