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引言

陸游的《卜算子·詠梅》是中學課本中的經典詩詞,潤之同志也對這首詞也是大加讚賞,並在此基礎上另做了一首,其中:“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一句,以百丈寒冰來烘托環境之惡劣。不過說實話,我國人其實很難想象這樣的惡劣環境,而對西伯利亞人來說這一切都只是尋常。

01

西伯利亞是個怎樣神奇的地方呢?1933年2月,奧伊米亞康重新整理了人類居住區最低溫度的記錄,達到零下67.7攝氏度,不過兩天後記錄再次重新整理,達到了零下69.8攝氏度,之後西伯利亞的極端氣溫再次重新整理記錄——零下70℃。那麼,在零下70度這種極寒天氣下,西伯利亞的人是咋生活的呢?對此當地人表示:上廁所才尷尬。

▲西伯利亞冬季風景

我們來看看整個西伯利亞究竟有多大:西以烏拉爾山脈為界,北臨北冰洋,南至蒙古、外興安嶺,總面積1322萬平方公里。在當地土著阿爾泰語中,西伯利亞意為“沉眠之地”。對於俄羅斯來說,整個西伯利亞平原是幾乎無限長的戰略縱深,所以當初美國劍指朝鮮時斯大林非常淡定,反倒是我國這邊急得跳腳。

▲西伯利亞人照片

當然,在和平年代裡,西伯利亞也是俄羅斯的一個巨大寶庫。南部平原是西伯利亞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區,而中部高原的礦產極其豐富,有巨大儲量的黃金、鑽石、錳、鉛、鋅等礦產,而西北部是綿延的針葉林和冰川雪山。去年統計西伯利亞人口是3829萬,大部分集中在南部,所以其內陸十分荒涼。

▲冰雪覆蓋下的西伯利亞景色

當地人習慣穿透氣性強的內衣,棉衣的下襬是儘量敞開的,可以散熱祛溼,每隔半小時就拍拍衣服的下襬就能抖掉冰晶。不過這種方式對於初來乍到的遊客而言不太合適,因為容易感冒。據當地導遊的介紹,耳罩、棉帽、棉口罩都是必備物品,幾乎每隔幾年就會出現一例外地遊客被凍掉耳朵、凍傷頭皮和嘴唇的例子。在路上,行人總是小心翼翼的,時不時還能聽到人尖叫大喊的聲音,別怕,這是有人滑倒了而已。

02

有些不喜歡生活在城市裡的土著,他們在野外馴服並飼養馴鹿和矮腳馬,而俄羅斯為了鼓勵這一行為還在雅庫茨克牧區設定了3000個“油罐屋”,並免費供應天然氣。你問為什麼政府會這麼大方?因為雅庫茲克超過九成的油田和天然氣都在這些土著的土地下,所以這點福利其實根本不夠。牧民們卻很少自己住油罐屋,而是出租給外來的遊客住,他們依然住在帳篷裡,在帳篷底部鋪上厚厚的針葉樹枝,而帳篷表面則因為長期煮食油煙而裹上了一層黑黑的油煙。據當地土著的說法,這種帳篷隔熱防水還不怕積雪,是有錢都買不到的。

▲雅庫茨克人照片

那麼對於這些牧民來說生活中最大的困難是什麼呢?牧民會告訴你最困難的是儲存草料,這地方草料儲存7個月是很難維持營養的。當然其實還有一項困難是解決生理問題,以前很多當地人家中是沒有廁所的而是建在室外,所以當地人上廁所時都會帶一根柺杖,因為可能上完廁所後腳已經凍僵起不來了。如果只是小解,對男性來說還好,對美女們來說可就是噩夢了,大家可以自行腦補,所以當地人都會盡量少喝水來減少上廁所的頻率。

冷到這個地步,滴水成冰已經成為了現實,甚至人們出門走一圈,回來時就會發現睫毛上都凍上了一層冰。而且在這個地方手機幾乎是擺設,極寒天氣下手機內電池中的電會很快耗光,或者直接就開不了機。

▲西伯利亞冬季風景

既然如此寒冷,當地人的飲食自然與其他地區有所不同。他們需要進食大量高熱量的食品來維持生命,而且當地根本不可能種植蔬菜,所以吃的都是各種肉類。另外因為溫度極低,細菌根本沒法生存,所以這裡的生肉吃了是不會有任何問題的。當地人常常吃生魚片、生馬肝等,當然還有常見的餃子和各種油炸麵食。油炸的烏拉爾大餃子是當地特色,在凍過後會縮小大半體積,所以吃一粒就能飽腹,是不是有壓縮餅乾的感覺呢?

結語

雖然當地生活別有一番風味,但是極端氣候終究還是在很多方面對人們造成了不利影響。比如當地人很少交流,可能是極端天氣讓人們失去了說話的慾望,當然也有當地人認為是越來越高的物價讓人們提不起交流的興趣。所以回過頭來看看我們的祖國,一年四季的交替是不是很美呢?

57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非洲礦工三次撿到巨型寶石,上交後估價1300萬,瞬間變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