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因為疫情原因,許多人沒了工作了。同時,中國在全球作為唯一一個疫情控制最好的一個國家,又吸引了不少人才來到中國。無論是海歸們還是外國友人們。這也造成了我國就業形勢更加嚴峻:人才不斷增加。
崗位受疫情影響在減少,許多人選擇了公考或者考編,也因此今年的公考是競爭最激烈的一年,因為考的人實在太多,而崗位的數量是有限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有很多人選擇了送外賣。這其中包含了7萬多的碩士畢業生。70000碩士送外賣,我們辜負了學歷,還是學歷辜負了我們?
70000碩士送外賣,我們的學歷,終究敗給了現實。碩士送外賣的主要原因有兩個:
首先在一二線城市,大學生太多,尤其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城市,更是不缺人才。博士碩士遍地都是,985211的大學生更像當初的農民工,即使是碩士也沒什麼競爭力,工作實在太難找。加之,有些大學專業設定與社會脫節,更是找不到對口的工作。
其次就是,送外賣的收入還不錯。在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城市,外賣騎手收入年薪可達十多萬。這聽起來還是非常客觀的,在連單間月租金達三四千的一線城市,生存是大於面子的。每一個行業都會辛苦,為什麼不去一個收入高的行業呢?
但碩士送外賣也給人帶來了很大的誤解,認為讀書無用,還是要送外賣,不如早點出社會賺錢養家 ,甚至推動了讀書無用在社會的地位。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即使是送外賣,碩士和一般學歷的思考方式以及記憶力也是很不一樣的。據知情人士透露,一部分計算機行業的碩士送了一段時間外賣後,就進入美團研究外賣配送流程的最佳化研究了。
可見,碩士送外賣,不單單是送外賣掙錢,也是在當成一個事業來做。他們除了在配送路線的記憶和規劃上比常人更會思考,反應更快,也站在了一個更高的角度去看待這件事情。
雖然不是每一個送外賣的碩士都會有好的結局,但是讀書真的對人非常有用。送外賣更多的是工作階段的一個過渡,對於剛畢業一時之間找不到如意工作的學生來說,送外賣可以解決基本生存問題,也可以鍛鍊一下自己,同時還能熟悉整個城市的規劃和佈局,體驗人情冷暖。從這個角度而言,送外賣其實還是一份不錯的工作。
隨著社會的發展,鐵飯碗早就不復存在了。在企業挑選求職者時,學歷的作用就像是一塊敲門磚,企業主要看的還是求職者的工作能力、學習能力和處事能力。而這些,是我們在二十多年的學習生活中不斷去鍛鍊的能力,讀書當然有用!
想起了一個只有大專學歷的高中同學,他硬是和
一批985211的學生去競爭一家銀行的崗位,當時銀行的HR說了只有本科生有面試資格,他也沒有放棄。最終以自己的眼力勁和出色的工作能力征服了HR,拿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offer。
因此,在我們以後教育下一代的時候,更多的是培養能力意識,而不是學歷意識。學歷的優勢並不意味著一輩子都有優勢!
讀書越多,對個人的發展越是有好處!讀書給我們帶來的是延遲滿足,而這種延遲滿足對一個人的一生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