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號今天聊馬雲,馬雲為什麼從小甜甜變成了牛夫人。
限於篇幅,有些問題沒說透,很多讀者問我,那就在這裡回覆下。
當年馬雲關於阿里要不要做遊戲,給過一個說法,他說阿里永遠不做遊戲,因為遊戲是不好的。
馬雲當年的說法,我認為就是在討好家長,他真實的決策應該是賽道選擇。
淘寶天貓都是電商平臺,支付寶天然是個金融平臺,從支付寶到花唄借唄是很容易的,但跨越到遊戲這種交流平臺,天然就很難。
他不是不想做遊戲,而是產品形態限制了選擇。
於是就出現了今天大號文中那一幕,幾年前他演講,非要說什麼和老父親之間有代溝。
我覺得不是,問題的根源是他被自己手下裹挾著去做小額放貸這件事。
因為產品關聯度很高,轉過去很容易,螞蟻就是從那一年開始,越來越大。
對於小額借貸這件事我的態度也很明確,我覺得這是一條很難的路。
歷史上,上一個大規模做這件事的人是王安石,青苗法,他想著春天把種子借給農民,秋天收利息。
很多人說這件事做不到的原因是古代沒有大資料,我覺得這種說法還不如馬老先生,就是馬雲嘴裡的爸爸。
馬老先生看的很透徹,這件事的難度在於人性。
《雍正王朝》看過吧,康熙為啥讓四阿哥去追繳國庫欠款?因為那時候就沒打算立他,把他當個棄子。
四阿哥為啥不拉著十三弟一起追繳欠款?因為不想害了十三弟,他把自己當孤臣了。
錢這東西,借出去容易,收回來難,你真收回來,還不得把所有人都得罪了?
四阿哥得罪的還只是大臣,你要是對著所有人放貸,對著所有人收欠款,那你得罪的是什麼?是天下。
這就是為什麼我覺得他做了產品級的正確決策,但是戰略級的錯誤決策。
他當年確實應該排除萬難全速進入遊戲賽道的。
其實遊戲行業的利潤一直很高,比借貸還要高,而且遊戲行業的風險可比借貸低多了。
作為一個大公司,賺錢並不是第一位的,你只要能保持自己的地位,錢是隨便你賺的。風控才是第一位的。
做遊戲,是一個叫好又叫座的事情,頂多有幾個家長有反對意見,那不足以如何如何。
可是做借貸,風險太大了,上上下下都會得罪光的。
所以凡是借錢給窮人的,大都是小公司,人家也沒想做大做久,就是撈一筆走人。
你一個大公司,把這當個正經營生,還企圖長長久久做大,確實讓人看著就頭皮發毛。
如果說上面我說的這一切還只是站在決策選擇的角度,那下面我說的這些,就真的是誅心之言了。
在我看來,窮人需要的,本就不是無抵押的小額貸款,而是教育和遊戲。
馬雲說的那些話,聽起來很激動人心,但仔細想想,非常荒誕無稽。
你說你要借錢給所有的窮人,他們拿了錢就會改變自己的命運,如何如何。
我問個問題,如果所有人都創業成功,所有人都改變命運,都去當老闆了,誰特麼當員工?
我相信,你放貸出去100個人,也許真的有一個人拿錢去學習,去經商,去如何如何,成功了。
但我更相信,這裡面99個人,拿了錢都去happy去了。
他們管不住自己的,他們要是能管住自己,就不會走到不得不無抵押借貸這一步了。
好,你現在借錢給他們,他們拿了錢,吃喝玩樂,過了倆月富人的日子,接下來呢?
借的錢不用還麼?
由簡入奢易,由奢入簡難。過了富人的日子 ,還咋過窮人的日子?你倒是說說看?
花慣了錢,負了一屁股債,他還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只怕他要去改變別人的命運了!
他已經見識過富人的生活了,他沒有辦法恢復平靜,他的內心充滿了戾氣。
看到了麼?你改變了1個人的命運,也改變了另外99個人的命運,甚至因為這99個人的戾氣,改變了999個人的命運。
功不抵過的。
那麼窮人需要什麼?
只需要兩件事,一個是教育,另一個是遊戲。
你不要認為教育的目的一定是把每個人都變成人才,這是不可能的。
孔子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成材率只有2.4%。
還是前面那個模型。
100個人裡面,會有1個學成了,這叫衣錦還鄉,而另外的99個,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你知道你不行。
一個人,20歲的時候發現自己窮,努力學習,經過了十年的努力,沒有學成,但是看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他心也灰了,人也老了,就安耽了,就不鬧騰了,就甘於平凡的工作與生活了。
真正有心鬧騰的都是年輕人,老了就沒事兒了,而學習的作用就是消耗他的青春歲月。
最不安分的歲月,拿去皓首窮經,透過對比,看到差距,反正咱也努力過了,給自己一個失敗的理由,這對社會是好事。
那有些人說,我不願意學習,我學不進去,這時候遊戲就起作用了。
一個好遊戲,什麼3A大作,也才幾百塊錢,玩個兩三年都不過時,總比你欠一屁股債強多了。
你就安安心心的玩遊戲,看爽文,一晃眼就人到中年了。還是那句話,人老了,就安耽了,就穩定了,就不鬧騰了,就老老實實去搬磚了。
你看到了,教育和遊戲才是真正穩定社會的大利器,而不是什麼借貸。
借貸借貸,你借出去的是錢麼?是慾望。
你把別人的慾望炒那麼高,預期滿足不了,你想幹嘛?
而教育和遊戲,是管理別人預期的,是降低別人慾望的,慾望低了預期下來了,就安分了。
這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