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家長無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全面發展,既有好成績,又有強健的體魄和健康的心理。“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解釋是“指一個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上的完好狀態”。一個人心理上的疾病會引發生理上的不適,這就是所謂的“心身疾病”。在人的心理因素的作用下,首先出現情緒反應,如焦慮、憤怒、悲傷等情緒反應,此時腎上腺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和抗利尿素的分泌增加,整個機體在心理因素的刺激下轉入應激狀態。如果情緒反應因某種原因而受到壓抑,或由於反應強度過大,或持續時間過長,自主神經功能就會發生改變,內臟器官也會發生相應的病變,從而使身體產生新的疾病。常見的兒童心身疾病有支氣管哮喘、消化性潰瘍、單純性肥胖等等。有好身體才能有好成績,所以心理健康要從小抓起。

2019年12月國家衛生健康委《關於印發健康中國行動——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動方案(2019—2022年)的通知》中提出目標,各級各類學校建立心理服務平臺或依託校醫等人員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服務,學前教育、特殊教育機構要配備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核心知識知曉率達到80%。今年9月國家衛生健康委釋出的《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中,將青少年列為重點關注人群,要求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評估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

心理健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從小重視。很多孩子到了中學甚至是大學階段才發現心理問題,但是追根溯源是十幾年的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很多家長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只關注成績、升學,卻忽視了孩子心理健康的建設。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個方面:智力正常、情緒健康、意志健全、行為協調、人間關係適應、反應適度、心理特點符合年齡。

心理健康的七條標準

1.智力正常:智力是人的觀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維力和實踐活動能力等的綜合。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心理條件。智力低下者在社會適應、學習、工作、生活中會遇到障礙,容易產生心理不平衡,而導致自卑和抑鬱的產生。

2.善於調控情緒:情緒在心理健康中起著重要作用。心理健康者能經常保持愉快、開朗、自信、滿足的心情,善於從生活中尋求樂趣,對生活充滿希望。更重要的是情緒穩定性好,具有調節控制自己的情緒以保持與周圍環境的動態平衡的能力。

3.具有較強的意志:意志特徵在人的個性中佔有重要地位,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健康的意志品質主要表現在較強的自覺性、果斷性、堅韌性、自制性。

4.人際關係和諧:個體的心理健康狀況主要是在與他人的交往中表現出來的。和諧的人際關係既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條件,也是獲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徑。

5.能動地適應和改造現實環境: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其心理行為能順應社會文化的進步趨勢,能動地適應和改造現實環境,具有積極的處世態度,與社會廣泛接觸,對社會現狀有較清晰正確的認識,以達到自我實現與對社會奉獻的協調統一。

6.人格完整與穩定:人格是個體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的總和。心理健康的最終目標是使人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和穩定性,從而培養健全的人格。

7.心理行為符合年齡特徵:人的心理行為表現應與生理發展階段相符。心理健康者應具有與同年齡多數人相符合的心理行為特徵。一個人的心理行為經常嚴重偏離自己的年齡特徵,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家長如何做才能促進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

1、與孩子共同學習,瞭解一些心理學知識

要儘早告訴孩子一些關於心理健康的知識,與孩子一起學習心理學知識,讓孩子學會關注自己和他人的情緒,學習排解和控制情緒的方法。這樣做其實也可以培養孩子的一些優秀品質,如關心他人,換位思考,提高孩子的情商。心理學家給情商的定義中包括自我意識、控制情緒、自我激勵、認知他人情緒和處理相互關係這五種特徵。健康的心理是孩子一生的財富和保障,與學習成績一樣重要。

2、關注孩子內心世界,做孩子的精神導師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衝突,內心很希望有人能指引他,就是所謂的“精神導師”。如同孩子生長髮育需要營養一樣,孩子心理發展也需要養分,但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卻忽略了這一點。例如有的父母只注重孩子學習成績,認為“一好遮百醜”;有的父母在家裡說話比較隨意,過多地釋放負能量,影響到孩子的情緒;有的家長愛攀比,把自己的意願強加於孩子身上,不考慮孩子的心理感受……家長的這些問題導致孩子對父母失去信任,對家長關上心門。所以,要培養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首先家長要提升自己各方面的修養和心理素質。

3、建立平等關係,讓孩子參與決策

一些孩子在家長的安排和設計中成長,很少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意願和做選擇,所以有的孩子到了考大學的時候也不知道自己應該選擇什麼專業。要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家長就要與孩子建立起平等的關係,不能一味地要求孩子“聽話”,早一些讓孩子參與自己未來的選擇。比如選擇興趣班的時候,要發現自己孩子的獨特性,要多跟孩子商量,尊重孩子的意見。孩子在平等的關係中長大,在無數次參與選擇的過程中,才會逐漸形成自己的思考和決策模式,才能成為一個有主見的孩子,今後能從容面對未來人生的各種決擇。但這種“平等”並不是什麼都聽孩子的,而是要建立一種討論的模式,經過充分溝通之後再做決定。

4、注重傾聽,暢通溝通渠道

有的家長其實並不瞭解孩子內心在想什麼,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原因就在於沒有形成暢通的溝通渠道。從孩子會表達時起就應該建立一種溝通的渠道,經常問問孩子的感受,問問孩子與同學的關係,靜下心來傾聽孩子內心的世界。這樣,孩子會漸漸養成主動跟家長交流的習慣。但家長要注意的是,孩子不想說的不要追問,要尊重孩子的隱私,也不要每件事都替孩子拿主義,不要過多地評判,主要以引導和討論為主。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便需要以傾聽為主,孩子可能需要的只是共鳴,也應該讓孩子知道很多問題是需要他自己未來去尋找和驗證答案的,家長不是每一件事都知道答案。在溝通的過程中,家長也可以把自己的感悟、思考講給孩子,共同討論,共同成長。這種親子溝通對孩子價值觀的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這才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5、走進大自然,助力心理健康

許多研究證實了與自然環境接觸對人體健康有益。與自然的接觸對兒童認知發展有益,同時還能激發創造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改善他們的情緒狀態,並使他們有能力應對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家庭旅遊不僅提供了孩子與大自然接觸的機會,還可以讓孩子感受到生活的豐富內涵,學會觀察和提高自理能力,所以要多創造機會出去旅遊。有的家長週末給孩子排滿了補習班,不如拿出半天或一天去戶外活動,這樣看似少學了一門課,但是孩子的心理壓力得到了釋放,會使未來一週的學習效率得到提高。

10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綠色產品設計的優秀案例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