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鬥順妻子是否知道所在居所離受害者家只有500米,對於公眾來說,難以定論。但她非常冷漠地回答:“不管她(受害者)住在哪裡,我都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更可怕的是,本月12日就將出獄的趙鬥順在請願書中寫下了這樣的要求:“一定要和受害者見面”。
“他喝了酒才變成那個樣子”
而對於趙鬥順的罪行,趙鬥順妻子不僅沒有選擇與其離婚,或者痛斥,還非常袒護他。
她在請願書中寫道:“做飯、洗衣服、打掃房間,所有事情都是我的丈夫在做,他(趙鬥順)做了20年”“(趙鬥順)從沒生過氣,周邊認識他的人都稱讚他是懂得禮儀的人”……
接著,她還表示:“我的丈夫除了喝酒(後)會偶爾脾氣暴躁和彷徨之外,平時和他相處時,我的內心和我們的家庭都是十分平和溫馨的。”
此外,據監獄警察透露,其妻子還經常對趙鬥順進行探望。
“我的丈夫很愛我,他是因為喝了酒才變成那個樣子(侵犯受害者)。”她說,“(我)不會有和他離婚的那一天。”
觀點
“妻子存在著和趙鬥順相似的人格缺陷”
“她(趙鬥順妻子)的性格也非常古怪,所以和鄰居們的關係並不好。”和趙鬥順妻子相熟的人曾這樣描述她:“見面也不會和別人打招呼,非常的敏感和神經質,之前還和鄰居們有過很多次的爭吵”。
“趙鬥順的妻子也存在著和趙鬥順相似的人格缺陷,兩個人都是非常自信,一點退縮都沒有。”韓國行動心理研究家林文秀說,“他們把所有問題都歸咎於喝酒。這與有問題的母親說‘我的孩子是善良的孩子,是因為遇見了不好的朋友後(才)做錯事’的話很相似。”
心理學家認為,趙鬥順和妻子十分相似,都有性格缺陷,因此兩人也相互吸引。妻子的存在,對趙鬥順來說相當複雜。調查過程中,趙鬥順對妻子的愛非常頻繁地表露了出來,而妻子在看到趙鬥順“無恥”的犯罪後,仍舊一直袒護他,以正常的情況來看,即使是家人,也很難表現出如此高的依賴性,甚至不排除其妻子是患有斯德哥爾摩綜合徵的另一個受害者。
“她可能仍然認為丈夫是受害者”
也有心理專家給出更危險的結論。
心理諮詢師楊靖曾表示,趙鬥順妻子的表現堪稱對受害者毫無同情心,反而對丈夫有十足的支援,如此慘案下能做到這樣,不是愛就能解釋一切的。
與一般罪犯家屬的沉默和不斷道歉相反,對於丈夫的殘暴行徑,這位妻子並沒有過多譴責,在她的理解裡,似乎罪魁禍首是酒精。也就是說,她還試圖在為丈夫尋找“合理的理由”。此外,她在請願書裡也表示“這不是趙鬥順的錯”。儘管有人認為她患有斯德哥爾摩綜合徵,但斯德哥爾摩綜合徵要滿足幾個條件,其中被害人受過加害人的傷害,並得不到救助,導致被害人對加害人產生依賴心理。而從目前公開的內容來看,趙鬥順妻子顯然沒有滿足這一點。
另外,據媒體稱,趙鬥順妻子在這12年間,一直保持著與受害人家庭很近的距離,跟隨他們搬家。這是一個重要的資訊,非常能反映其心態:當人們傷害到別人而且產生愧疚時,最想做的事情是逃得遠遠的,假裝一切沒發生過。“素媛”案是一件特別殘忍、特別嚴重的案件。按道理說,如果罪犯和妻子對受害人心懷愧疚,肯定會離他們遠遠的。
“既然她認為丈夫沒錯,錯的只是酒精,那麼,她很可能會認為,是受害人不放過罪犯,才會讓罪犯要受牢獄之苦。我大膽地猜測,他們夫婦前面有過在她眼裡很平和幸福的生活,她很享受和丈夫的家庭生活,當案件發生時,她無法接受這種生活被打破,在她的角度看,老公是酒精的受害者,而她是這個案件的受害者……她是心懷怨恨的。”他說。(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人民日報海外版 海客新聞 瀟湘晨報 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