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一週熱點:養老新聞

簡訊:

1、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改委等六部門近日印發《關於推動物業服務企業發展居家社群養老服務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充分發揮物業服務企業常駐社群、貼近居民、響應快速等優勢,推動和支援物業服務企業積極探索“物業服務+養老服務”模式,切實增加居家社群養老服務有效供給,更好滿足廣大老年人日益多樣化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需。

2、隨著我國老齡人口數量快速增長,不少老年人因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手機,在購物、出行、就醫、消費等日常生活中遇到不便,“數字鴻溝”問題日益凸顯。

內容:

六部門:推動物業發展社群養老,打造“網際網路+養老”模式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改委等六部門近日印發《關於推動物業服務企業發展居家社群養老服務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充分發揮物業服務企業常駐社群、貼近居民、響應快速等優勢,推動和支援物業服務企業積極探索“物業服務+養老服務”模式,切實增加居家社群養老服務有效供給,更好滿足廣大老年人日益多樣化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需。

居家社群養老“雙服務”應予支援

近日,住建部、發改委等六部門釋出《關於推動物業服務企業發展居家社群養老服務的意見》提出,要補齊居家社群養老服務設施短板,推行“物業服務+養老服務”居家社群養老模式,豐富居家社群養老服務內容,完善監督管理和激勵扶持措施。

住建部:推動物企探索居家社群養老服務,鼓勵資金投資

12月3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六部門釋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於推動物業服務企業發展居家社群養老服務的意見》,充分發揮物業服務企業常駐社群、貼近居民、響應快速等優勢,推動和支援物業服務企業積極探索“物業服務+養老服務”模式,切實增加居家社群養老服務有效供給,著力破解高齡、空巢、獨居、失能老年人生活照料和長期照護難題。

物業養老迎來發展新風口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六部門釋出《關於推動物業服務企業發展居家社群養老服務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要補齊居家社群養老服務設施短板,推行“物業服務+養老服務”居家社群養老模式,豐富居家社群養老服務內容,推進智慧居家社群養老服務,完善監督管理和激勵扶持措施。

“時間銀行”開啟互助養老新模式

重慶市大渡口區建勝鎮建新社群創新解決養老“最後一公里”問題,設立“時間銀行”。“時間銀行”借鑑商業銀行的儲蓄模式和管理方式,鼓勵低齡老人和其他志願者為社群高齡老人提供志願服務,服務時長可以儲存。未來需要別人向自己提供服務時,再用這些儲存的時間進行兌換。

22部委合力解決老年人不會用智慧機問題:拒收現金將嚴懲

隨著我國老齡人口數量快速增長,不少老年人因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手機,在購物、出行、就醫、消費等日常生活中遇到不便,“數字鴻溝”問題日益凸顯。

一週養老政策

廣東省民政廳關於釋出居家及養老機構消毒防疫職業技能培訓課程標準的通知

各地級以上市民政局:

(2019-2021年)的通知》(粵府辦〔2019〕14號)和《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於印發〈廣東省職業技能培訓課程標準開發技術規程(試行)〉的通知》(粵人社規〔2020〕3號)精神和要求,居家及養老機構消毒防疫職業技能培訓課程標準(詳見附件1)已經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備案(詳見附件2、3),現予釋出。

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規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制度的通知

川府發〔2020〕18號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的決策部署,為實現全國統籌夯實基礎,根據《國務院關於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的通知》(國發〔2018〕18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規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制度的通知》(人社部發〔2019〕112號)等要求,結合我省實際,現就規範我省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以下簡稱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制度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北京市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實施方案》的通知

京政發〔2020〕23號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印發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17〕49號)精神,根據《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資委稅務總局證監會關於全面推開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工作的通知》(財資〔2019〕49號)有關要求,現就做好本市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工作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週養老型別

養老驛站開業,居家養老再加砝碼

近日,經過政府及多方聯合,作為舊宮鎮首個具備老年飯桌的養老驛站——美然社群養老服務驛站(以下簡稱“養老驛站”)正式投入使用,社群及周邊老人在家門口便可享受到專屬的身邊服務,居家養老砝碼再次“加碼”。

京津冀協同養老,燕郊明年為京籍老人再添四千床位

上海:養老服務“時間銀行”,幫他人也是幫自己

2019年,上海市民政局在虹口、長寧兩區啟動養老服務“時間銀行”專案試點工作,鼓勵個人為老年人提供非專業性的養老服務。今年,上海市民政局在總結試點經驗基礎上,擴大了專案試點範圍,覆蓋徐匯、長寧、普陀、虹口、楊浦五區各街鎮。

山西:晉中市2家城鎮社群養老幸福工程專案已完工

為進一步補齊我市城鎮社群養老服務設施短板,今年以來,市政府將打造2家城鎮社群養老幸福工程專案作為民生實事之一,著力破解居家和社群養老服務難題。截至目前,這2家城鎮社群養老幸福工程專案即太谷區西苑社群養老幸福工程專案和榆次區晉星社群養老幸福工程專案均已完工。其中,太谷區西苑社群養老幸福工程專案已於6月中旬開始正式運營,榆次區晉星社群養老幸福工程專案正進行試運營準備工作。

京冀協同養老再擴容,燕達養護中心三期將添4000餘張床位

今天,位於河北燕郊的燕達金色年華健康養護中心舉辦十週年慶典。據悉,燕達養護中心三期專案將於明年開工建設,將能提供4000餘張養老床位。

養老照料中心傾情照護,讓癱瘓老人重獲行走能力

飲食講究、娛樂多樣、醫療方便,還有志願服務……西城區廣內善果養老照料中心(以下簡稱“養老照料中心”),不僅精心照護入住老人,讓癱瘓老人重新站起來,還承擔著轄區內170多名老人的巡視探訪工作,獲得老人和家屬的肯定與認可。

北京:異地養老試點明年將再增設4000餘張床位

作為首批三家京津冀養老工作協同發展試點單位之一,位於河北燕郊的燕達養護中心三期專案將於明年開工建設,將為北京老人提供4000餘張養老床位選擇。機構負責人李海燕介紹,2016年初《京津冀養老工作協同發展合作協議》簽署,該機構成為首批京津冀養老工作協同發展試點單位,截至目前,已有4000餘位老人入住,其中超過98%以上都是北京籍的老人,平均年齡83.7歲。

人民日報海外版:線上+線下,讓老年人“吃得好”

活化的老屋變成幸福居家養老中心

據悉,金溪縣活化後的古屋變成居家養老中心,不光解決了部分老年人子女的後顧之憂,還解決了他們無人陪伴、生活空虛等問題,在全社會進一步弘揚了孝老敬老愛老養老文明新風。

現在金溪縣的居家養老已遍地開花,陸坊鄉的大儒家廟、石門鄉武廣周氏宗祠等透過活化的古建築都在一個個實現華麗的轉身,變成一個個溫暖幸福的居家養老中心。

廣東:汕頭8家醫療機構試點醫養結合,推動各項老齡重點工作落地實施

當前,我市60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口已達88.14萬人,佔全市人口的15.36%,老年人口數和佔比均達到歷史新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老齡事業發展,多次研究部署我市醫養結合工作。目前,我市已初步建立了“黨委統一領導、政府依法行政、部門密切配合、群團組織積極參與、上下左右協同聯動”的老齡工作機制,推動各項老齡重點工作的落地實施。

養老“試住”有溫度

最近,一則新聞讓養老“試住”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何為養老“試住”?細讀新聞,原來,這是我市民政部門推行的特困供養老人免費“試住”活動。這種養老服務模式的探索創新,不僅開創了全省先河,更彰顯了我們城市的溫度。

北京:密雲區建立“鄰里互助點”養老模式破解農村居家養老難題——奔忙在山村裡的“藍馬甲”

位於燕山山地與華北平原交接地的北京市密雲區,山區佔全區總面積的4/5,面臨著農村“空心化”嚴重、養老服務機構難以全面覆蓋等難題,尤其是農村獨居老人、與重殘子女共同居住的老人,更是面臨著特殊的困難。今年,該區探索建立的“鄰里互助點”養老服務模式,正在尋求著上述問題的解決方案,有望打通農村居家養老服務的“最後一公里”。

重慶: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這是黨的文獻首次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將對我國“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乃至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程序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有效應對我國人口老齡化,事關國家發展全域性,事關億萬百姓福祉。

山東:人民政府印發《關於進一步最佳化老年人優待政策的通知》

山東:濰坊青州市幸福養老夢想照進現實

12月10日訊濰坊青州市大力發展養老服務業,不斷提升養老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水平,織密養老服務兜底保障網,實現居家、社群、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正加速形成。

山東:重磅!60歲以上老年人明年起,免費!

山西:回望"十三五"錦繡太原,幸福養老夢想照進現實

截至目前,太原市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75.86萬人,佔全市戶籍總人口的19.2%。80週歲以上高齡老人約11.6萬人,約佔老年人口的16%;失能、半失能老人約11.2萬人,約佔老年人口的13.8%。5年來,太原市建起了215個社群養老服務中心,195個社群日間照料中心,56個社群老年餐桌,266個社群為老服務網點,3萬餘人享受到了政府購買的居家養老服務。

安徽:合肥市廬陽區,多元養老服務體系擦亮“幸福養老”底色

為滿足轄區老年人多層次、多元化的養老服務需求,“十三五”以來,廬陽區深入推進社群居家養老服務,探索醫養結合、智慧養老模式,擴大優質養老資源覆蓋面。截至目前,該區已建成標準化社群養老服務站點55個,覆蓋率達100%;建成54個社群助餐設施(10個社群食堂、44個社群助餐服務點)以及5個示範性老年人託養中心、3個老年人助浴示範點;完成對200戶特殊老年人家庭的適老化、智慧化改造。

安徽:創新“養老服務”助力“幸福養老”

據悉,該服務中心裡設有助餐中心、培訓中心、電子閱覽室、書畫區,可為轄區老年人提供日託短託、配餐送餐、休閒娛樂等服務。此外,該服務中心還透過雨山區智慧養老服務雲平臺,採用政府監管+居家、社群養老服務+健康監控等各類公共服務資源相結合等方式,為老人提供緊急救助、生活幫助、精神關愛、健康管理評估、文體娛樂等多樣化、多層次的智慧養老服務。

安徽:肥東縣創新智慧養老平臺試點建設

今年,肥東縣民政局在全市乃至全省率先推出試點智慧化養老平臺建設,以“五高”標準創新“網際網路+智慧養老”試點。目前,試點相容智慧指揮系統執行良好,受助居民達67575人次。

江蘇:邳州織就牢固保障網,讓幸福養老夢想照進現實

邳州作為人口大縣,老齡人口數量達到31.5萬人。近年來,邳州積極探索創新多元養老服務方式,持續實施“幸福夕陽”工程,編織了一個以居家為基礎、社群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融合的養老保障網,讓幸福養老夢想照進現實。

江西:居家、社群養老……南昌多元化養老托起幸福“夕陽紅”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面對日益突出的老齡化問題,近年來,南昌市各縣區不斷拓展養老的內涵,積極探索建設多元化、立體化的服務網路,試水更符合老年人期待的養老方案,不論是不離巢的居家養老,還是不斷完善的嵌入式社群養老,或是專業化的機構養老,都力求滿足老年人的個性化需求。

江蘇:南京人未來養老“一臉同行”是標配,“時間銀行”積福報

南京市對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用餐按年齡段實行差額補助,“設定人臉識別系統,一方面是方便老年人用餐,以免他們忘記帶助餐卡還要回家去取;另一方面就是避免助餐卡被他人使用,薅了政策優惠的羊毛。”南京市玄武區新街口街道悅心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店長楊新宇說。

廣東:召開全省居家社群和農村養老服務推進會

12月8日至9日,全省居家社群和農村養老服務推進會在雲浮召開,同期套開省養老服務部門間聯席會議第二次會議。會議總結“十三五”全省養老服務工作,謀劃推動“十四五”全省居家社群和農村養老服務發展,力爭到2025年,廣東基本建成居家社群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廣東:構建精細化平臺,破題“養老憂慮”

當前,省、市、區三級政府部門加快推動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設,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滿足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養老需求,是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務之一。在此前已展開的探索上,南海將加快推進社群養老工作再創新,加強養老服務行業人才培養、養老服務設施配套,更進一步提升養老平臺精細化與養老服務能力。

10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對感情很果斷的天蠍座,深情與理性並存,能坦然面對感情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