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中在微博看到了一條几天前的訊息,令我心酸不已。
“每天腿疼得受不了,我都是跪在地上幹活。”48歲的郭全良是河南人,2018年3月份,兒子郭小鵬不幸患上了嚴重的白血病。
為了救兒子父親郭全良在工地幹活拼命幹活,每天干活長達16個小時。“我不拼命,孩子就沒有命”,為了支撐下去,郭全良每天腿疼得跪在地上幹活。在3年的抗擊病魔的時間裡,郭小鵬經過了20多次化療,3次感染,中間被下了三次病危通知書。
2019年2月份,郭小鵬在化療期間發生肺部感染感染,白細胞特別低,面部顏色黑紫,高燒41攝氏度不退,昏迷30多小時才醒過來。化療給孩子帶來的副作用不僅是嘔吐、脫髮,更嚴重的是郭小鵬經常意識不清楚、失憶,好幾次都從床上掉下來,自己又爬起來撞得了牆上,頭上都是腫胞。
而郭曉鵬的家人都為了救他可以說拼盡全力,哥哥為他輟學打工,爸爸為他跪地幹活,姐姐為了救他被姐夫趕出家門,離了婚。
白血病,這個病就像一座大山一樣,重重壓在郭全良一家的身上,更不知道還有沒有重見光明之日。
根據白血病的分化程度、自然病程的長短可分為急、慢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細胞分化停滯在早期階段,以原始及早幼細胞為主,疾病發展迅速,病程數月。慢性白血病細胞分化較好,以幼稚或成熟細胞為主,發展緩慢,病程數年。臨床上常將白血病分為淋巴細胞白血病、髓細胞白血病、混合細胞白血病等。
白血病只有骨髓移植一條路嗎?近年來,我國白血病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儘管化療新藥不斷問世,但臨床治癒率仍不盡如人意。因此,找到合適的供體,進行骨髓移植是白血病患者達到臨床治癒的法寶。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如果直系親屬沒有合適的配型,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合適配型的成功率是非常低的。再加上骨髓移植的花費高昂,鮮少有家庭能夠承擔的了這筆費用。
那麼,骨髓移植這條路走不通,白血病患者只能坐以待斃嗎?
白血病是一大類疾病的統稱,其中又分為多個亞型,有一些亞型的白血病型別可以透過化療或其它方案就能達到臨床治癒。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低危患者可透過聯合化療達到臨床治癒,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可透過靶向藥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得到較好的臨床效果。如果危險程度比較高,患者又比較年輕,通常考慮骨髓移植。
中藥也是治療白血病中重要的一步,上個月出診時,一個來自吉林的直腸癌患者說,患者家屬聽說他們當地一個白血病小孩在我這治療後,身體恢復健康,甚至現在還生了孩子,聽到這個訊息,患者家屬慕名而來,感慨“終於找到辦法了”。
因此,並不是所有患者都需要走骨髓移植這條路,就算只能走骨髓移植這條路,我們也可以透過中藥治療,增加治療效果,減輕副作用,提高免疫力,改善生活質量,最大程度延長患者的生命週期。
另外,孕婦在懷孕期間要注意所處的環境,避免接觸有害物質,避免接觸電離輻射。裝修時儘量選擇環保材料,裝修完空置半年以上再入住,入住前勤開窗通風。避免誤食含有黃麴黴素的發黴食物、含有鉛的用傳統鉛罐製作的爆米花等,應當讓孩子儘量避免食用這些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