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到了平價上網時代,目前面臨的最大懸念就是降本還能保持這樣的速度嗎?
降本一靠光電轉化效率的提升,二靠各種材料的成本下降。目前看,都到了一個瓶頸,這也是大尺寸矽片為何成為熱點的原因。
光伏未來的尺寸與技術線路,企業估值
以下是雪球使用者銀戟溫候的幾個判斷:
1、矽片尺寸未來不太可能統一,也不可能一直變大。因為光伏一旦進入平價上網,應用場景必然多元化,地面電站不是唯一需方,未來光伏會嵌入我們生活的各個場景,因此元件端的技術含量將增高,元件未來很可能佔據整個產業鏈的主導地位。不管210還是182,166,都會找到適合自己的市場,這幾個也不會是終極尺寸。
2、現在電池技術依然沒有突破,異質結目前在資本炒作下很火熱,但是依然面臨幾個大規模應用難題:稀有金屬銦地球含量太少,如果找不到替代物,比鋰電池的鈷還稀缺;白銀用量太大;裝置成本至少需要2-3年才能降到現在perc的投資水平,目前量產效率提升與prec相比不高,所以我還是認同隆基管理層的判斷,至少2-3年內,perc還是主流技術,還有升級潛力。等到HIT技術成熟,perc成本也歸零了。
3、光伏行業產業鏈前端競爭進入穩定期,矽料多強並存,矽片兩家寡頭,後端電池與元件將進入整合,特別是元件,未來企業競爭力看元件。
再來看企業估值,一直光伏估值不高,因為這個行業技術迭代快速,前浪很容易被後浪拍死,政策影響極大,看看531就知道了,但是進入到現在,平價上網,技術迭代驅緩,政策穩定(國網領導的更換更是個強力訊號)。在企業外部環境穩定的情況下,存活下來的幾大巨頭之間的競爭也會更理性,這都有助於估值提升。
相信市場競爭本身的“自淨能力”
有關大尺寸統一問題,《中國能源報》指出,矽片作為行業的基礎性產品,其尺寸大小關係到眾多輔料輔材、電池元件甚至下游電站的適配問題,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2020年兩大陣營尺寸之爭背後,兩個焦點問題也逐漸浮現——“大尺寸”與“統一化”。
其實,早在國內光伏製造業起步之初,我們就曾遭遇過“尺寸困惑”。彼時,“大尺寸”一度遭到部分企業的牴觸。有牴觸情緒的公司理由也很簡單:光伏行業的真正進步應該體現在轉化效率的提升上,依靠擴大尺寸提升發電能力無異於“墊著內增高鞋墊和其他人比身高”。但“牴觸”並未持續很久,多數企業便開始轉變思維,其間最根本的原因便是市場的認可,“大尺寸”給客戶創造了價值。
打破了“尺寸”的約束,製造企業就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間。如今,隨著工藝和技術的進步,想要把矽片“做大”在生產和製造水平上並非難事。五花八門的矽片尺寸也著實帶來了新的困惑。
尺寸不統一到底會帶來哪些問題?正如《聯合倡議》所言:會造成光伏產業鏈包括矽片、電池到元件以及玻璃等輔材的製造成本上升,並對客戶的產品選擇,光伏系統的安裝,上下游協同等造成較大困擾。顯然,統一尺寸將推動整個行業建立基於統一標準的供應鏈體系,實現裝備製造體系和客戶應用體系的標準化,推動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
然而,行業內生產企業眾多,尺寸到底該如何統一?又該在何時統一?現階段,合理、合適又合算的尺寸該是多少呢?
我們要相信市場競爭本身的“自淨能力”。《聯合倡議》誠然無可厚非,但成熟的市場有能力挑選出切合實際的、可靠的方案策略。歸根結底,尺寸的統一問題,最終還是要交給市場來選擇。市場認可的尺寸,無需過多倡議,終會成為更多生產企業的自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