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1895年,“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這個詞正式見諸於報端。在當時,“西學”不僅指科學技術,還包括一些法律制度方面的內容。但也都是西方工業革命後的產物,產生於被科學技術變革過的新時代。中國在任何時候都沒接受過中古或者上古的“西學”。

在今天的語境下,“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被視為封建餘孽抵制現代化變革的託詞。然而回顧歷史我們會發現,持這種觀點的並非只有中國人。日本人曾經提出“和魂洋才”的口號,與此大同小異。當科學技術傳播到亞非拉後發國家時,當地人全部提出類似的口號,科學技術只能當成統治工具。

甚至在現代科技的源頭也是如此,它被當成傳播基督教的工具。現代科學的思想源頭西方哲學,被視為“神學的婢女”。利馬竇和湯若望這些人來到中國,目的是以傳播科學的方式來傳教。只是狡猾的東方人學習了科學,抵制了宗教。

在這種大環境下培養出來的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也自覺地把自己擺在工具位置上。信仰、價值觀和生活方式這些重大人生問題屬於“文科生”的領域,科技專才只負責具體實施。

然而,歷史上也曾經有人認為,科學體用兼備,道器合一。科學就是信仰和價值觀,是新的、未來的、更健康的和生活方式。只不過這些人和他們的觀點影響有限,我得先把他們從史海里面鉤出來,才能為更多的人所見。

第一個人叫弗朗西斯-培根,被尊稱為“實驗科學的創始人”。後人認為,他最大的貢獻就是將實驗法進行提煉和總結。然而培根的志向遠非這麼簡單,他有一本未完成的書,在去世後得以出版。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最大的理想是建立一個科學社會。

培根

這本書叫《新大西島》,使用當時流行的“偽旅行小說”模式。主人公在大海上遇險,漂流到太平洋中的“新大西島”上。這裡也是白人統治,也信基督教,有教士,有國王。乍看上去和他的老家英國沒什麼兩樣。

寫偽旅行小說,主要是寫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國,“新大西島”當然也沒這麼簡單。主人公住下來才發現,當地真正的統治機構叫做“所羅門宮”,由一群科學家組成。當然,培根在世時還沒有“科學家”這個詞。但是按照他的描述,所羅門宮在山腹裡修建了龐大的實驗室,進行各種發明創造,提升國力,造福民眾。他們還秘密潛入世界各國,學習當地先進技術。

可惜,作者剛擺出一個宏大的故事框架就去世了,沒能展開描寫“所羅門宮”如何用先進技術支撐起一個新國家。但是,培根借一名所羅門宮會員的話,提到更早時代托馬斯-莫爾寫的《烏托邦》。這名會員說,他們看過那本書,認為都是胡說八道。更好的社會建立在先進技術的基礎上,而不是莫爾幻想的那些制度變革。

這是全書的點睛之筆,在培根心目中,新技術才是新社會的根本。

第二個人叫孔德,19世紀初的法國人,現在被尊為“社會學創始人”。但這也不是他的最終理想,只是今天這個只重視“器”和“用”的科學框架裡,無法容納他的“道”和“體”。

孔德

孔德認為,人類社會從宗教階段開始,途徑哲學階段,最後進入科學實證階段。這是從思想文化角度劃分的發展階段,反映到權力結構上,就是從神權時代,進入王權時代,最後進入專家時代。那時候也還沒有“專家治國論”這個詞,但是孔德描述的“科學實證時代”,實際上包含著這層意思。

孔德小時候經歷過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動亂,他不想空等“科學實證階段”到來,試圖發起一個叫做“人道教”的運動。這種新宗教沒有神,只紀念歷史上的偉大發明。教堂設在各社群,傳播科學知識,提升民智。孔德到死都沒有給“人道教”化到緣,不過在後來,南美有人建立起人道教教堂。他的實證主義還曾經在19世紀末,被墨西哥一群政治家視為治國綱領。後來,成為專家治國論的一個思想來源。

第三個人叫索羅金,生長在沙俄時代,後僑居美國,建立起哈佛大學社會學系。他認為,人類文明只有兩大類。一類是科學文明,以實證和理性為出發點。一類是其他所有文明,建立在想象和虛構的基礎上。當今時代,正是後者逐漸向前者演化的時代,未來的人類將普遍接受實證和理性的生活方式。

索羅金

斯金納

這當然要引起西方文化界的集體批判,甚至出現過很多諷刺行為科學的電影。然而大資料時代到來後,人類正在走向斯金納筆下的社會,只是沒人再想起這位幾十年前的預言家。

第五個人叫阿爾溫-托夫勒,享譽世界的未來學家。在《第三次浪潮》中,他以技術水平為標誌,把原始社會之後的人類社會劃分為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兩個階段,並且認為人類正朝資訊社會轉變。當今美國的各種亂象,從黨派鬥爭到邪教流行,都是第二社會向第三社會過渡所引發的。

阿爾溫-托夫勒

托夫勒畢業於五十年代,曾經在工廠做過幾年工。《第三次浪潮》出版於1980年,那些工業區正在淪為“鐵鏽帶”。他從最基層觀察到美國社會的轉型,並在書中指出,如果你覺得工業社會有很多問題,就要努力把它推進到資訊社會,而不是倒退到小農社會。

托夫勒去世於2016年,生前沒來得及看到,第二次浪潮的遺民在美國選出了他們的政治代表,全力阻止美國社會進入下一個階段。它可以叫做科學時代,或者資訊時代。本質上大同小異。

這幾位前輩理論各異,概念有別,但他們的核心觀點前赴後繼,都認為科學技術不光能造出更多的鋼鐵和糧食,而且能造出一代新人和一個新社會。這才是科學事業最終的目標。

沒多少人關注這個理想,人們只是在瘋狂追逐科學技術創造的物質力量,而不是它的精神追求。人類從身體上進入現代文明後,頭腦還留在過去。面對種種變化,人們彷徨迷茫,不知所措。未來在他們眼裡變得可怕,而不是更有吸引力。

於是,從上世紀中葉開始,先在封建基礎雄厚的中東地區,後在其他發展中國家,最後輪到美國,一個個國家的人民開始向後轉,試圖在陳舊的精神家園裡找到安慰。但這是徒勞的,舊文明如果還有生命力,當初怎麼能被一掃而光?

上面提到的每位前輩都已辭世,只有思想和遺志留存人間。世界站在又一個十字路口,當今之際,科學不僅要給世人以物質財富,更要送給他們精神食糧。那就是科學的信仰、價值觀和生活方式。

那麼,它們又是什麼呢?

請看下一章:“實事求是”是科學精神的基礎

作者簡介:

5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去月球挖土有多難?從50年前的蘇聯月球取樣活動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