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信
父母都是農民,為了供我上學且給我創造相對舒適的生活環境,在我小學畢業後,父母就在城裡租了一個門面(小賣鋪)。父母每天的生活很辛苦,早上,不到七點,就要開門營業,晚上不過十二點,肯定不會收攤。
為了不讓父母失望,我也是很努力地學習,並如願考取了大學。
大學畢業後,我透過校園招聘,前往經濟較發達城市上班,雖然每個月收入還算可觀,但是,日常開銷也比較多(一個人租了一間不到十平米的房子,缺陷是,家裡不能做飯)。
每天買飯吃的生活有點膩歪,所以,最終在網上找了一個‘合租客’,沒想到新的煩惱又來了:鄰居頻繁在夜裡製造噪音,讓我很不舒服。
曾不止一次敲響對方臥室門,給予對方委婉提醒,一開始,對方會客氣地說‘對不起’,卻上演著屢教不改。被提醒次數多了,對方不再買帳,並直言不諱地說:若有能耐,趕緊搬家。
就想問:現在的人為什麼會這麼不自覺呢?難道說‘同在一個屋簷下’的生活不應該形成相互遷就的格局嗎?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提及的詞:規矩、法律。其實,就是為了維護、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即便如此,依然還是會有人去破壞規矩、觸犯法律,就因為總有一些人忒麼不自覺。
然,有些事情,可以透過法律手段去調和,而有些事情,只涉及道德層面的譴責。對於後者,當遇到不自覺且臉皮厚的人時,可能,真的就是走為上策。
所以,我們必須接受這樣一些事實:我們會結交一些不靠譜的朋友,會認識一些不靠譜的鄰居,甚至會面對一些不靠譜的同事。這時候,無非兩條路可供自己選擇:1)適者生存,或面子上過得去;2)逃之夭夭,或嘗試遠離。
對於鄰居每天晚上所製造的噪音,對方可能會有另外的解釋:1)解放天性;2)本能反應。
可能你目前處於單身狀態,所以,對於鄰居製造的噪音會覺得有些刺耳,也有些折磨。所以,最實惠的做法,正如鄰居所言:趕緊搬家。
當然,你還需要面臨新的合租物件,到時候,以單身者優先。
我相信,很多人在工作之初,都會有幾年的租房經歷,期間,會有一些心酸、無奈,但是,等到追憶往事時,只會留下很多美好記憶,對於那些不開心的事情,都會從記憶中抹去。
生活依然在繼續,希望你能透過現有的條件,儘量讓自己快樂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