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有些困惑:孩子的情緒波動正常嗎?
聽了朋友的話,我馬上想到自家正在讀初二的女兒,進初中以來她倒是沒有因為考試哭過,對待成績向來也很淡定,好亦不喜,壞亦不憂。這與她的佛系性格有關,也與我們家庭氛圍向來寬鬆民主,學習上沒有給她太大壓力有關。
其實,初中階段的孩子情緒還不夠穩定,這是由生理結構決定的。
從大腦構造看,邊緣系統是最原始的情緒控制系統,情緒狀態由邊緣系統控制。孩子只有長到16歲以後,情緒由大腦額葉控制,有更多的理智和認知,透過改變自己的想法來改變情緒。也就是說,16歲以後孩子的情緒才會慢慢穩定下來
孩子情緒不穩定是初中這個年齡段的特點。家長要帶有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情緒波動,家長要做孩子情緒的穩定劑,千萬不要因為孩子的情緒波動產生焦慮或不安。
提示1:情緒有生理學基礎,我們不要逆天改命,要接受孩子。從心理學角度,人有四種氣質型別:一是小燕子型,特別外向,情緒特別外露,自己沒辦法控制,比如有的孩子課堂上特別活躍,上課時喜歡插嘴,與老師互動;二是王熙鳳型,情緒外向,相對穩定;三是郭靖型,穩定、安靜、溫和;四是林黛玉型,抑鬱、敏感。
四種類型的孩子,情緒表達是不一樣的。家長要認清孩子的氣質型別,要尊重孩子的情緒規律,有的是外向型,有的是內向型,氣質型別不一樣,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比。
比如,我有時跟女兒開玩笑,你看你班上的某某同學,課堂舉手回答問題多積極,下課經常到老師辦公室請教題目,你也可以像他一樣大膽些,跟老師走近些嘛!
女兒一副不屑的表情,他是他,我是我,我們的性格不一樣。他太活躍了,同學們背地裡叫他“話癆”。
提示2:與孩子談話溝通時,一定要在壓力窗之內。不同的孩子儘管個性不同,大腦發育不同,但所有人都有壓力窗的狀態。與孩子談話溝通時,一定要在壓力窗之內,這樣的談話才有效果。如果在壓力窗之外,孩子有可能變得非常激動,他會表現出戰鬥或者逃跑的情緒。
比如,當媽媽發現孩子沒完成作業,躺在床上玩手機時,火氣立馬上來了。會朝孩子大聲說:作業都不做,又躺在這裡玩手機!
孩子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看著你。
媽媽的火氣更大了,然後發現孩子雙手攥得很緊,接著兩個人吵起來了。
如果這時候都冷靜下來,讓孩子回到壓力窗之內,談話才有意義。父母往往有一個特點,就是不太願意服輸。尤其是與孩子對抗時,會說,我是你媽,我還管不了你啦?......
當你巴拉巴拉說一大通時,孩子也直冒火,兩人的情緒都處於壓力窗之外,變成戰鬥模式。或者孩子採取逃跑模式,把門一關,不跟你繼續說下去。
高激動區要避免,低激動區也要避免。低激動區就是孩子沒有力氣跟大人對抗。
學校心理師講過這樣一個案例。
有個學生在最後一堂考試舞弊,被老師抓到了。老師將學生帶到辦公室談話,一談就是兩個小時,但沒有什麼效果。孩子的狀態好像一副“靈魂出竅”的樣子。
心理師建議立即中止談話,讓孩子喝水、吃飯、休息一下,有事明天再說。老師不理解,說要趁熱打鐵教育他。而孩子又累又餓,此時進入低激動區,已經處於麻木和凍結狀態,沒有力氣對抗了。
第二天,等學生回過神來,生理機能恢復後,他主動去找老師認錯,這時候談話教育才有效果。
教育有沒有效果,取決於雙方的狀態。親子溝通有沒有效果,也取決於父母和孩子的狀態。只要有一方處於高激動區,談話就沒有效果。跟孩子談話,要讓兩人儘量放鬆下來,沒有必要正襟危坐。站著談不如坐著談,坐著談不如躺著談。
我們可以這樣試著與孩子交流:
孩子在學校犯了錯或受了挫,回到家,媽媽開啟聊天式的談話。
媽媽:你今天在學校幹了啥?我聽到一個事,但我不確定,你能跟我說說嗎......
孩子很警惕:媽,你想幹什麼?
媽媽:沒事呢,我就想跟你聊聊。
過了一會,孩子說:我也知道自己做錯了,我也好後悔的。
這時候,媽媽才跟女兒深入交談。
提示3:情緒不是一個人的,不要把焦慮傳遞給孩子。情緒不是一個人的,而是家庭或系統的。比如:“牛欄效應”“踢貓效應”。所以,家長不能比孩子更焦慮。夫妻吵架也會影響到孩子。
焦慮在情緒系統中是容易感染的,容易漫散的。
大人工作中遇到困擾和焦慮,或者夫妻吵架,要跟孩子澄清:這事跟你沒有關係。焦慮是是工作上的,或者是夫妻關係的,跟孩子沒有關係。孩子是最忠誠於父母的,父母身上的任何焦慮,都會在孩子那裡表現出來。
有個孩子不願意讀書。心理師瞭解其家庭情況得知,爸爸猝死,媽媽很傷心,陷入悲傷之中不能自拔,在家休假。於是孩子就出現了不願讀書的情況。從心理學角度,孩子這樣做,是替他爸爸在安慰媽媽。他擔下了母親的悲傷情緒,在家照顧母親,因為,母親在家是很不能令人放心的。孩子這樣做,這是潛意識下的行為。
弄清楚了孩子不願意上學的真正原因,母親對孩子說,媽媽能照顧好自己,不用擔心我。於是,孩子終於安心地返校上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