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的文風最突出的特點就是簡短精煉。他一貫主張“文章要短而精”,反對開長會、講長話,提倡開短會、說短話、辦實事。他的文章言簡意賅,短小精煉,沒有長篇大論。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收錄的文稿,平均每篇2300字左右,其中1000字以下的文稿有68篇,佔總數的一半以上。短文同樣可以發揮大作用,他所創立的鄧小平理論,提出的改革開放思想,闡述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觀點等,都體現在他的這些文稿之中。
鄧小平說:“毛主席不開長會,文章短而精,講話也很精煉。周總理四屆人大的報告,毛主席指定我負責起草,要求不得超過五千字,我完成了任務。五千字,不是也很管用嗎?”正是在這篇歷來最短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周恩來總理提出了四個現代化的歷史性任務。鄧小平還說:“開會要開小會,開短會,不開無準備的會。會上講短話,話不離題。議這個問題,你就對這個問題發表意見,贊成或反對,講理由,扼要一點;沒有話就把嘴巴一閉。不開空話連篇的會,不發離題萬里的議論。”
質樸平實鄧小平的文章講話樸實無華,平易近人,深入淺出,通俗易懂。他不刻意講究文采,不去引經據典,不講空洞的大道理,說的都是千千萬萬普通老百姓聽得懂的真話、實話、大白話,卻顯示出直入人心,撬動歷史的力量。鄧小平的文章大多不是寫出來的,而是講出來的。《鄧小平文選》三卷收錄的文章中,講話、談話的內容佔到總數的80%左右,尤其第三卷主要以談話為主。可以說,鄧小平是述而不作,他以言達義,言之成文。
文風體現個性。鄧小平樸實的文風是與他樸實的性格完全一致的。他很少引用別人的東西,也不喜歡引用書本上的說法,談的話都源於實際而又深思熟慮後的感想。
文風承載思想。鄧小平認為馬克思主義是很樸實的東西,很樸實的道理,並經常運用在生活當中,為我們留下了許多人民群眾喜聞樂見、耳熟能詳的名言。“不管黑貓白貓,捉住老鼠就是好貓。”“摸著石頭過河”“兩手抓,兩手都要硬。”“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等,這些通俗易懂的話語,隱含著深刻的道理,打開了人們思想的廣闊空間。
深刻透徹鄧小平雖然很少有長篇大論,但鄧小平的講話、文章長於說理,善於分析。鄧小平說:“無論是開會發言,寫文章,都要進行充分的說理和實事求是的科學分析。”正是透過說理和分析,增強了其思想和觀點的說服力和影響力。
鄧小平的講話談話,往往是開門見山,一針見血,善於在紛繁複雜的事物中一語破的。他提出,“發展才是硬道理”,“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穩定壓倒一切”,“中國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等。這些提法和觀點,在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發揮了精神原子彈的強大威力。
偉大的理論在於它的深刻洞察力,它能夠高屋建瓴,看到事物的極致,達到真理的境界。鄧小平的思想觀點之所以能夠成為鄧小平理論,也在於此。如鄧小平對於社會主義的思考,他明確指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階段的最根本任務就是發展生產力,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歸根到底要體現在它的生產力比資本主義發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並且在發展生產力的基礎上不斷改善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一個公有制佔主體,一個共同富裕,這是我們所必須堅持的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社會主義的本質,就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從我國發展全域性和戰略的高度,系統地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這一根本性問題。
鮮明創新鄧小平的文風,最根本的還在於創新。他的每一篇講話文章都有新意,他立場堅定,觀點鮮明,從不願意說別人說過的話,說的都是自己的新話。“中國不改革開放,只能是死路一條。”“改革開放政策不變,幾十年不變,一直要講到底。”“要橫下心來搞建設,一切圍繞著這件事,不受任何干擾。”“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這些新話都充分體現他的個性,振聾發聵。
1992年初,鄧小平視察南方談話,提出了許多鼓舞人心的全新見解,表現出堅毅果斷的大無畏精神和非凡的膽略氣魄。他指出:“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於試驗,不能像小腳女人一樣。看準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深圳的重要經驗就是敢闖。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幹不出新的事業。”“要抓住機會,現在就是好機會。我就擔心喪失機會,不抓呀,看到的機會就丟掉了,時間一晃就過去了。我國的經濟發展,總要力爭隔幾年上一個臺階。”這些話聽起來,讓人精神振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