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中盛家的女兒,除了如蘭,個個高嫁。都說嫁人別嫁鳳凰男,文炎敬雖然上進,但一個窮苦人家的舉子,相對五品京官的盛家,已經屬於鳳凰男了。好在文炎敬是個有良心的,並沒有辜負如蘭的一片真心,可文炎敬真的如如蘭說得那麼單純簡單嗎?顯然不是。
無論劇中還是原著中,如蘭跟明蘭說得都是,文炎敬剛開始並不知道如蘭是盛家的女兒,還以為是丫鬟呢,只是覺得這個姑娘敞亮,單純。別說總把嫡女掛在嘴邊的如蘭,就是庶女,身邊也是有丫鬟的,丫鬟和小姐無論是穿衣打扮,本來就不一樣,更別說說話的口氣了。顯然事實不是如蘭說得那樣。當然了,她和文炎敬的相遇的確是偶遇,文炎敬並沒有處心積慮的要認識盛家的小姐,好攀上一門好親。
可旁觀者清當局者迷,作為旁觀者,我們還是能清楚的看出,他們的相遇是偶遇,可後面文炎敬對如蘭所說的話,就不是那麼單純了。雖然也有幾分真心,但這幾分真心是建立在他知道如蘭是盛府的小姐,至於嫡出還是庶女,反正都是他高攀,沒所謂。作為一個窮苦人家的讀書人,能攀上庶女就足夠他以後的人生少奮鬥很多年。
如果文炎敬真的如如蘭說得“敬哥哥可是個君子,實打實的好人”,會跟一個未出閣的小姐自由戀愛嗎?他作為一個讀書人,肯定知道名聲對於女人的重要性,清楚一旦東窗事發,女方家長不同意,女的會面對怎樣的境地。當然,作為一個人品還算沒問題的讀書人,他也並沒有像梁涵那樣,明目張膽的毀了女子的名聲。無論電視劇中和墨蘭的私情,還是原著中當眾抱起墨蘭,都說明了梁涵的人品有問題。不得不說,面對沒什麼心眼的如蘭,文炎敬選擇了一種最可靠,也讓他的人品過關的路子:攻心為上。
要說文炎敬有多喜歡如蘭,那絕對沒有,尤其如蘭嚮明蘭說得那些就足見,文炎敬知道盛家將墨蘭許給了他,特意寫信給如蘭說以後不能來往了,盛家對他有恩,他不能辜負了盛家。在如蘭看來,文炎敬的這一行為是知恩圖報,放著她這個嫡女不要,只為了報恩,寧願娶個庶女。可在我們外人看來,他就是誰都可以,娶庶女成功的機會畢竟大於嫡女。如蘭願意,盛家絕不會允許一個嫡女嫁給一個毫無根基的舉人。與其挑明,竹籃打水一場空,到時候嫡庶女都娶不到,不如聽從安排,至少還是攀上了盛家。後來墨蘭不同意,他又開心的寫信給她,說不喜歡墨蘭那樣的,可又不好反駁了老師的心意,現在終於不用娶自己不喜歡的,可以跟她在一起了。難道他就沒覺得,一個庶女都不願意嫁的人,有什麼資格娶一個嫡女?可戀愛中的女人智商為負數的,她只相信她愛聽的那些話,至於讓他娶誰,他都願意的可怕事實,她願意按著他說的,是無可奈何而已。不得不讓人擔心。
如蘭相對墨蘭的野心,明蘭的隨遇而安,其實也是有想法的姑娘,她有看到姐姐嫁入豪門的不容易,有看到因為舅舅的軟弱,舅媽被姨媽欺負的忍氣吞聲,有看到母親低嫁,就算爹爹不喜,也不敢任意欺負的好處,所以她從來沒有想過嫁入豪門,也對死去表哥這門親事,沒有任何的失落。她想嫁的人家就是比自己家低一節,好在自己受欺負了的時候,孃家人能夠去為自己做主。依靠著爹爹和哥哥,又不敢過分欺負自己。如蘭的目標很明確,剛好文炎敬也符合,只是她沒有想過找文家這麼低的門戶,畢竟身為嫡女,所匹配的婚姻也是已經有一定的基礎的。就像一開始訂的王家表哥,雖然表哥不怎麼成事,但外公的門生和舅舅這些年經營的關係,隨便給表哥安排的差事都夠文炎敬奮鬥一生了。要知道,文炎敬一開始是要說給墨蘭的,可見古代嫡庶有別,婚姻的匹配是註定了,就連盛老太太給明蘭相中的賀家,也只是不愁吃喝的小康之家,並沒有太過顯赫的地位。
華蘭說過,她覺得如蘭就是因為被康姨媽搶了舅表哥的這門親,才破罐子破摔選擇了文家。無論劇中還是原著,從如蘭最後妥協了顧廷燁,我們知道,其實華蘭說得是對的,如蘭作為嫡女,因為從小的經歷讓她明白低嫁的好處,所以一直想著低嫁,可並不代表如果能夠得以高嫁,她會不願意,她可是一心想壓墨蘭一頭的。她不願意齊小公爺嗎?願意,可人家不願意啊。她不願意梁家嗎?沒有特意的表現出,只是因為她明白吳夫人看不上她。綜合看來如蘭選擇文炎敬除了有點感情基礎外,更多的是暫時沒了其他選擇而已。
如蘭總想著跟自家娘一樣低嫁,好依靠孃家,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孃家也不能一直管女兒家的事,就算長柏再能敲打妹夫,難道他還能去管人家內宅的事嗎?相比盛老太太的嫡女修養,知道跟庶子之間沒有血緣關係,選擇眼不見為淨,不跟情商低的王大娘子計較。文炎敬的娘可是親孃,還是鄉下來的,並不懂得好的岳家對兒子前程的重要性,只知道利用孝道耍婆婆的威風,並且還是偏心小兒子的。顯然如蘭和孃親的處境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
雖然如蘭在孃親身上學會了依靠孃家的勢力,在林氏身上學會了裝嬌弱,可她不是華蘭,有高智商,高忍耐力,知道做人媳婦就得忍。如蘭覺得自己已經是低嫁了,還要受氣,斷斷是做不到的。更何況剛成婚的幾年,文炎敬官場還處於低處,需要依靠盛家,可男人又有幾個長情的呢,盛紘不就是現成的例子。但凡遇到一個林氏一樣的人,如蘭的日子都會比王氏艱難很多,她沒有王氏的豁達,就是鬥不過小三,王氏也不是太愛丈夫,不會傷心。她也沒有和她站在一起的婆婆,文老太太可無時無刻不想著給兒子納妾。她更沒有盛老太太和盛紘這樣明理的夫家,文家清貧之家,無時無刻不算計著她的嫁妝。如蘭並不是太有心計和成算的人,她未來的日子可以想象,危機無處不在。
都說婚姻最好門當戶對,並不是非指物質方面的,看過太多鳳凰男的電視劇,最終結束婚姻的原因是因為物質嗎?不是,而是鳳凰男一家可笑的掠奪,什麼都沒付出,娶了個什麼都有的,就把女方的一切當成兒子的。更可怕的還要女的按著男的這邊人的所有意思生活,讓男的養一大家子。真的是我窮我有理,嫁到我家算你倒黴的“崇高境界”物質貧窮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的無下限。
高嫁低嫁,請找個明理的人家,如果找不到,就找個門當戶對的,至少思想統一,別為了那麼一點點愛戀,賭上一生,十有八九都是輸。金錢上可以扶貧,思想上,他幾十年的根深蒂固,你要用多長時間去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