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9月13日,在臺北中山路某巷子內,發生了一起持刀兇殺案。死者是吳家元。他身中十九刀,行兇者是與他合作開賭局的李裁法。
吳家元和李裁法都曾是國民黨軍統特務,且有恩怨歷史,因此兇案原因眾說紛紜。
李裁法犯案後,臺灣當局並沒有立即緝拿歸案。在香港當局逮捕李裁法印度回臺灣之後,臺灣判處其死刑,後又改為終身監禁,並於1979年提前釋放。種種跡象表明,臺灣當局似乎對李裁法有網開一面的嫌疑,也一度印證了一項民間傳聞,就是吳家元案是臺灣情報部門在李裁法窮途末路之時,借他之手除去吳家元,以斬斷國民黨大佬于右任投奔大陸的聯絡。
于右任,公認的辛亥革命元老,歷任國民政府黨政軍要職,擔任監察院長三十多年。上世紀六十年代,于右任年老思歸。在其八十歲壽辰上感慨道:“今年是我老伴八十歲壽辰,可惜我不在大陸。今年她的生日一定會很冷落,不會有人理睬她的。想到這裡,我十分傷心!”
說者也許無意,聽者卻有其心。得到訊息的吳家元把這些情況轉述給了香港的章士釗。章士釗是于右任和吳家元的老朋友,當時又身負統戰使命。他立刻把于右任的牽掛報告給了周總理。
當時,兩岸關係處在一個特殊的敏感時期,統戰與反統戰之間絞作一團。若能稍微改變一下臺灣國民黨元老的看法,對統戰工作是有一定的好處。周恩來立刻指示于右任的女婿屈武,以個人身份在當地最好的人民大廈內辦了三桌酒席,邀請了于右任在陝西的親朋故舊出席。中共人士自然也不能缺席,陝西省副省長孫蔚如、工商聯主席韓望塵、全國政協委員茹欲立等二十多人也來到了宴會。
會後,根據周總理的指示,屈武寫了書信,詳述了壽宴情景並附上照片。此書信仍是透過吳家元呈交於右任。收到書信的于右任熱淚盈眶,連連稱謝。
吳家元的鴻雁傳書自然引起了臺灣情報部門的注意。他們擔心大陸統戰工作拉攏于右任,使之“晚節不保”。於望德就曾說:“吳家元透過香港與中共方面通氣,尤其周恩來一直想做于右任的工作,吳家元的關係顯得非常重要。此時,這種與匪暗通款曲,在臺灣當局看來是極不為國法所容,何況吳家元來來往往只做于右任一人的工作。”
于右任他們自然是得罪不起,但是對付吳家元,他們卻無所顧忌。沒了吳家元,于右任同大陸的聯絡隨即斷絕,當然就無法被“統戰”過去了。
吳家元被害後,于右任親赴極樂殯儀館弔唁,並要求立即將兇手繩之以法。不久,因傷心過度,于右任一病不起,於1964年11月10日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