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不僅是一個人的符號,更是一個人形象、品味的重要標誌。每個人都有一個名稱,就是人的姓名。一個人的名字伴隨人的一生,好的名字不僅會在給人的第一印象中加分,而且經得起推敲,耐人尋味。
名字,是人相隨一生的伴侶。因此父母給孩子取名時,總是格外鄭重:近乎莊嚴的、尷尬的重名、不雅的諧音,容易誤讀的生僻字……想要避免這些,不如直接向古人取取經:《文論語》,《武周易》。好看,好聽,還有好說法,或許還可以給自己起一箇中意的筆名呢。
一、《論語》中一表人物的小男孩名字1. 展彬
出自《論語•雍也》:「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展彬就是有遠大志向且文德兼備,指人不凡,是大智之人。
2. 義之
出自《論語·述而篇》: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解釋:吃粗糧喝水,把手臂當作做枕頭,樂意也在其中了,用不道義的手段弄來的富貴,對於我就像浮雲一樣。
3. 為知
出自《論語·堯曰篇》: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解釋:不懂天命,不可以成為君子;不懂禮義,不能立足於社會;不懂得分辯言語是非,不能瞭解別人。
4. 文餘
出自《論語·學而篇》: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解釋:弟子們在父母跟前,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要順從師長,言行要謹慎,要誠實可信,寡言少語,要廣泛的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文獻知識。
5. 成諫
出自《論語》:「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釋義:做了的事不便再解釋了,完成的事不便再挽救了,過去的事不便再追究了。
6. 志軍
出自《論語·子罕》: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解釋:軍隊的主帥可以改變,普通人的志氣卻不可改變。
7. 致明
致:致,送詣也。——《說文》
明:照臨四方曰明。——《左傳》
寓意寶寶在日後的發展中,能夠赤誠相待,做一個有聰明睿智優良品質的人。
8. 先紀
先:先,前進也。——《說文》
紀:紀,別絲也。——《說文》
寓意孩子在以後人生旅途中能具有出類拔萃的優良品質,真正做一個風華正茂的人。
9. 宇泰
宇: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三蒼》
泰:泰,大也。——《易·泰卦》
意味著寶貝在人生道路上能樹立意氣風發的良好品格,做一個好運相隨的人。
10. 有勇
有:大有眾也。——《易·雜卦》
勇:勇,文之帥也。——《國語》
意味著寶貝在人生道路上能樹立彬彬有禮的良好品格,做一個智勇雙全的人。
《論語》的思想主要有三個既各自獨立又緊密相依的範疇:倫理道德範疇——仁,社會政治範疇——禮,認識方法論範疇——中庸。
二、《論語》經典智慧,提高你的情商和智商!還可以作為取名參考1. 寢不屍,居不客
睡覺時不要象死屍那樣直挺挺地躺著;平日在家也不要象做客或招待客人那樣。
2. 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出自《論語·述而》。【講解】仁,距離我遠嗎?只要我想要做到仁,仁就隨著心念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