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很有趣的問題。
當年白素貞修行了1700年,就為了下山報恩,她和小青在西湖邊施法術下了一場雨,製造了一次邂逅,與恩公修得同船渡。
在船上,白素貞掐指一算,算出恩公果然是對面這個俊俏的郎君,難以按捺心中之喜,小女子無以為報,只有以身相許.....
許仙與白娘子,乃至後世西湖邊雷峰塔的傳說,都打這兒來。
那我們想一想,假如許仙不是一個俏郎君,而是長得像郭德綱一樣,你猜猜看白素貞會怎樣做?
答案很簡單,我相信白素貞會說,小女子無以為報,願下輩子做牛做馬回報恩公,然後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求道之心,回到峨眉山繼續修煉去了。
即便郭德綱再想借傘給這位美麗的小姐姐,恐怕也沒法得償所願,這叫什麼?
這就叫人生。
大號之前聊丁真,告訴你的就是這點事兒。
丁真長得天真無邪,深受女生的喜愛,這是命。
丁真碰巧走紅,為廣大女性所知,這是運。
合起來,叫做命運。
我兩年多前聊過一命二運三風水四陰德五讀書。
沒命沒運,那你就去讀書唄,否則你還想啥?想天上掉下個白妹妹找你報恩麼?
什麼叫命?你1700年前救了一條小白蛇,人家還偏就修煉成仙了,這就叫命。
什麼叫運?偏巧你這輩子生得俊俏,讓報恩的白素貞看得眼熱心跳,上趕著入洞房,這就叫命運湊一塊了。
如果你生的和郭德綱一樣,那叫有命無運,雖然1700年前救過人家,人家也不會以身相許。
就像《紅樓夢》裡癩頭和尚說香菱,有命無運。
香菱生在富貴人家,這叫命,享不了富貴,這叫沒運。
說明古人很現實,很理智,七分天註定,三分靠打拼,盡人事,聽天命,能做到的,不妨去努力;同一個量級裡,夠不著,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我們去博那一線的希望;差著很多量級,完全不靠譜,那就算了,說明目標定錯了。
這是一種非常清晰的生活態度。
秦孝公並沒有企圖吞併六國,因為那屬於差著很多量級,完全不靠譜的想法。
但是秦孝公有聘請商鞅,一起努力嘗試改變秦國被魏國欺負的局面,這件事對他來說看似夠不著,但好像有一線希望。
他說let me try,他承擔了風險,付出了努力,最後出現了奇蹟,贏得了同一個量級裡的小機率事件。
至於秦始皇吞併六國,那是必然事件,只要他努力,就能做到。
之前大號聊“怎麼才能透過減負的方式贏得舉重冠軍?”
有幾個讀者問,只有舉重冠軍才能贏的社會,難道不是病態的麼?
只有讓每一個人參賽的人,都贏,才是好社會。
我問他,都贏不是關鍵,關鍵在於贏的標準是什麼?
都贏是指泡麵軍大衣躺椅WIFI自由,還是指財務自由?
如果是前者,經過40年的努力,已經實現了,現在只要你真的身無分文,收容站是提供泡麵軍大衣的。
這人跟我說,一個好的社會,應該保證每個人在北上深,能夠有100平以上的住宅,能夠上重點學校,能夠娶中等相貌以上的妻子,能夠老了之後過體面的生活以及終身看病自由。
我認為他說的對。這其實就是人類社會努力的目標,只是我比較現實,我不認為五十年內能實現。
因為現狀有繞不過去的坎兒。
如果每人都發一套北上深100平的房子,那北上深以外的地區,誰去住呢?
如果人人都娶美嬌娘,那長得不漂亮的姑娘咋辦呢?
如果每個人的孩子都上重點學校,那非重點的學校怎麼開下去?
這些都是當下的問題,至少目前沒有答案,即便未來能夠解決。
當下我認為能夠提供的,是心態自由。
你有兩個選擇:
第一個選擇是承擔辛勞,承受風險。
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這意思是告訴你,萬分之9999,都實現不了。
但實現不了,你也有心理準備,反正你早就想清楚了,有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就算沒有見過彩虹,至少見過風雨。
第二個選擇是學會以幽默的態度,面對普普通通的日子。
現在的影視劇為了故意挑起觀眾情緒,都好走兩級。
要麼拍王與王妃,公子與白富美,要麼就是普通人的壓抑。
普通人的生活裡肯定有慾望得不到滿足的一面,但是也有很多充滿市井幽默快樂的一面。
你去看看90年代的情景喜劇《我愛我家》。
老傅家確實也會羨慕老胡家吃大蝦,自己家饅頭稀飯,但這裡面不僅是嫉妒,更多的是一種市井式的幽默。
這種系列的情景喜劇,在那個年代拍攝了很多,有東北一家人,有西安虎家.....
雖然劇本寫的不如我愛我家,但你總能夠從中看到很多市井煙火的幽默感。
東北一家人拍的是個廠子的家屬院,那家人也沒誰是有出息的,也活的渾渾噩噩;西安虎家拍的是城牆根下老虎一家,也沒誰有個奔頭,就是混日子。
但混日子混的很有幽默感。
這個世界不可能也永遠變不成非黑即白。不存在歪嘴邪神龍王傳說那種表達方式,要麼就是憤恨與壓抑,要麼就是放縱與極致。
那是存在的,但那是兩個極端。就像戲劇裡為了展現藝術的張力,要麼就是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要麼就是化蝶,跳崖,抱柱而死。
但這兩個極端之間,是大量的灰色地帶。
就像上面這三本情景喜劇,三家人,家裡都有個沒出息的兒子,都是二混子。
但二混子有時候也會想著發個財,弄不成,又被大家笑一番,沉靜一段時間,又做個嘗試,又弄不成。幾起幾落,一輩子就這麼過去了,但裡面並不乏快樂的片段。
這就是生活。
我們昨天聊起我愛我家裡葛優演的計春生,計春生要比今天某些人快樂得多。
計春生其實知道自己就是個遊手好閒的村漢,他其實也就想騙頓餃子,最好能來個冷盤,再捎帶兩瓶啤酒,就齊活了。
當他吃飽喝足的時候,他就是快樂的,起碼那一瞬間快樂了。
那個時代沒有網路,他沒有可能接觸到大量的,自己其實根本無法辨別,也無法處理的資訊。
可是今天的“計春生”們不一樣了,網際網路的確是一個資訊共享的平臺,但也是一個沒有設定門檻的平臺。
有的人,他的那個大腦其實就是1+1算不清的狀態,你一會兒給他看看泛函分析,一會兒給他聽我是風兒你是傻。
他就被網際網路給搞瘋了。
因為這些資訊不見得適合他,何況裡面真真假假。即便真的,也要分階段,也要有步驟,這麼一股腦的灌下去,本來人就傻,這下搞得,......,腦子秀逗了。
並不是所有人能夠把自己的腦子理清楚,然後走入良性迴圈,一步一步往前走。
就像哪怕有那個命,遇到了白素貞,也可能因為長成個郭德綱,就沒法發生後面的愛情故事。
這就是為什麼我說心態平和才是解決矛盾的良藥,而非異想天開。
心態平和的人,發現自己的腦子理不清楚了,那就算了,我追求當下的快樂,樂呵一天是一天,日子嘛,本來就是這樣過的。
那秦始皇他不也得死麼?人死了都是一堆,唯一的區別就是你曾經的過程快樂不快樂。
心態平和的人,娶不到白素貞也會開開心心的,自嘲兩句得了。人這輩子得不到的東西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