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原作名: The Specter of the Absurd: Sources and Criticisms of Modern Nihilism

ISBN: 9787520152235

內容簡介:

本書的核心觀點是:虛無主義代表著那些支撐現代哲學、政治和科學思想的基本前提的陰暗面。作者希望透過這本書遏制無限相對主義和懷疑主義對當代社會的有害影響。書中作者關注支援虛無主義的一系列論證,確定虛無主義的主要論題,列舉這些論題在當下依然具有相關性的依據;接著,作者全面評論了那些根深蒂固的文化價值,尤其是宗教和哲學方面的價值,而虛無主義的一些主要論題,消極地反映著這些價值在現代西方的流行。

作者簡介:

唐納德·A.克羅斯比(DonaldA. Crosby),1932年生。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哲學教授。研究方向為形而上學、美國實用主義、自然哲學、存在主義和宗教哲學等。著有Horace Bushnell's Theory of Language (1975), The Specter of the Absurd(1988), A Religion of Nature(2002), Novelty(2005), Faith and Reason(2011), The Philosophy of William James (2013), More than Discourse (2014), Consciousness and Freedom (2017), 等等。

【譯者簡介】

張紅軍,1971年生。哲學博士,洛陽師範學院文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西方現代哲學、美學。曾在《哲學研究》《現代哲學》《山東社會科學》等雜誌上發表論文20多篇。譯著有《虛無主義的平庸化——20世紀對無意義感的迴應》(2016)、《現代主義與虛無主義》(2017)、《狄奧提瑪的孩子們——從萊布尼茨到萊辛的德國審美理性主義》(2019)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資助一般專案“審美虛無主義研究”。

精彩書評:

壹:短評

# 這本書的容量真是遠遠超出了我的預想,450頁的正文內容看起來不是特別多,但是翻開書的一瞬間,我就有點心虛了,寬大的頁面上全都鋪滿了小字!!!更何況還是一本哲學題材的書,對於我這種非專業人士,啃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書中介紹了許多的歐洲哲學家的思想,沒有一定的基礎確實會讀起來感到很晦澀難懂。不過,值得慶幸的是,我與作者的觀點比較相近,經常有不謀而合的地方,所以堅持著讀了下來。PS:幸好沒中途棄書,我一度都認為自己也被虛無主義心緒侵襲了哈哈哈哈。

# 張的翻譯認真。體系清晰深刻。

# 一場對談引起的被問倒的問題,在結構非常清晰的450頁裡找到了答案。譯者高贊。

貳:

(前排提醒:建立在本書內容基礎上的有感而發,文中的許多論點是以書中內容為支點的,所以有時看起來會有些突兀,煩請見諒。)

或許你也會與我一般,在某個輾轉反側的雨夜,自然地陷入到難以抑制的哲學思辨當中:

客觀主義還是主觀主義?還原論還是二元論?個人主義還是集體主義?理性還是意志?

我們似乎總想從一堆林林總總的哲學標籤中找出最適合自己的那一枚,以此來堅定自己的人生是一道有價值的軌跡,而非如同醉漢一般的無意義搖晃。可是我們沒有意識到的是,在我們自由地做出選擇之時,虛無主義心緒已悄然纏繞上了我們的思想,世界變成了非黑即白的二極體。

無法超越的上帝視野

當法國大革命將思想啟蒙的成果散播向全世界的時候,我們自然而然地認為:上帝已經遠去,人性地光輝從此照耀著我們的生活;失去了宗教和封建思想的束縛,我們也終於能夠去尋找那本屬於自己的自由。但顯而易見的是,許多人還未做好解放自己的準備,面對突如而來的刺目亮光,他們下意識地開始躲避著,並再次祈求上帝的幫助,同時深刻地體會了——神說,要有光,於是便有了光——上帝的全知全能,慈悲的上帝並沒有責怪祂的孩子們,於是便降下了意志的鐵幕。

對“自由”的極度渴求,讓薩特、康德、叔本華和尼采等人共同撐起了這一龐大的意志鐵幕,他們強調“個人意志”或者是“自由”的重要性,並逐步演化為將人類與自然徹底分割的二元論,否定能夠從過往的經驗和自然中尋找一種普遍的、明確的真理,同時創造了一種抽象化的“本初意志”,它將超越於所有實在之上,賦予我們的生命以存在的意義。在這一鐵幕籠罩之下,我們又再一次陷入了“一無所知”的窘境,這些形形色色的名詞,其本質上與上帝的含義並無二致,都是真理的集合體,祂們擁有對於真理的最終解釋權,可以隨時隨地地重塑我們,而我們所謂的自由是在一種極其受限的前提下才擁有的,這甚至不能算作是自由,因為它是一種沒有選擇的選擇。我們所能認識的只不過是祂們所表現出來的外在特徵,至於祂們最為核心的實在本質,則是我們永遠所無法觸碰和認識的,因為我們註定只能以極其狹隘的視角去觀察這個世界,不可能擁有如同上帝一般的全知全能的視野,遑論我們從這個小小的視角望出去,看到的往往只是那碩大的上帝之眼中倒映出來的世界。我們只能獨自在這漆黑之中摸索著虛無的自由,這似乎更像是上帝對渺小人類的嘲笑。

這一次,我們甚至失去了觀察世界的能力,直到自然科學的出現。

無法避免的虛無瘟疫

意志鐵幕被自然科學擊碎,這次我們沐浴在理性之光下,再次著眼觀察世界時,我們驚奇地發現,自己似乎變得“無所不知”了?但是再仔細感受“新世界”帶給我們的感覺,似乎與之前並不相同,對於這種區別,我們再次自然而然地將原因歸納到了進步的身上,從黑暗進入到光明,自然是不同的。被意志鐵幕折磨已久的我們是願意接受理性之光的,即使它可能代表著科學還原論和科學主義。

笛卡爾將物理科學融入哲學之中,後來的許多哲學家也繼承了他的思想,科學的霸權逐步被建立起來,上帝再次蠢蠢欲動,只是這一次它更加的隱蔽,祂潛伏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渴望著恢復自己的全能全知,從前的敵人就在我們頭頂,而如今卻要與自己為敵。關於科學霸權這個話題,或許很多人並不認同:以前受到宗教思想禁錮是因為資訊的不開放,可是到了近現代這早已不是問題,雖然仍舊有著某些大家都懂的限制,但是至少我們能夠更加容易地接觸到現實,難不成還會被洗腦?這就是科學與宗教的最大不同之處,宗教嘗試讓我們用它們所塑造出來的上帝來認識這個世界,而科學則是直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改造著我們正在認識的世界,讓我們自己去塑造上帝。這次我們的視角中不再是上帝眼中倒映的世界,變成了一面反射著自己的一面鏡子。

科學在打破鐵幕的同時,同時帶來了一座虛假的小世界。隨著科學的迅速進步,我們周圍所接觸的事物都被替換成了科學的造物,如果說在黑暗時代我們尚且能透過觸控來感受那未知的世界,那麼如今的時代,連這種權利也已經被剝奪了。所謂的“世界”範疇正在逐漸縮小,而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我們想要跳出科學的範疇去尋找其它的視角似乎也有不小的難度,但最關鍵的一點在於,我們與他人的關係的變化。從前的我們,被上帝關在同一個小黑屋裡,看到的雖然是同一個世界,但至少可以互相交流這上帝之眼中倒映的世界的不同之處。但是如今找到“自由”的我們,進入了獨居的生活,在明亮的小屋裡繼續觀察著這個世界,只是不再與他人進行交流。在這一個個的封閉的世界裡, 思想的瘟疫正在有條不紊的逐步侵蝕每一個人。

這一次二極體切換到了白色的那一極,只不過強烈的光線似乎也讓我們有些頭暈目眩,一時之間只能停留在原地打轉,無所不知的我們似乎與一無所知的我們並無不同之處,依舊深陷虛無主義的泥潭。

無法企及的自由彼岸

隨著殖民時代的開啟,科學的大炮轟開了大清的國門,西方文化與思想開始瘋狂湧入,而那一股“哲學黑死病”也隨之而來。 這種自由主義社會對於長期受到綱常倫理束縛的國人來說,可以說是極其新鮮的事物,每個人都想積極地證明自己已經成功解放自己,是一個更文明的現代人,突破束縛,放任自由(慾望)可以說是極其愉悅地一件事,可是文明地發展本來就是剋制慾望地濫用,人們似乎正在用一種邪惡的自由讓自己退化,打破了文明的枷鎖。

而另一個方面,在儒家思想下形成的緊密的家族模式,原本有著強化人與人之間的聯絡的作用,提供了一種固有的價值和人生意義,可以說,一個人自從出生開始,就有了生命的價值,越是大家族成員,這種羈絆也就越強烈,從而陷入虛無主義的可能性也就越小。反觀當代,家族凋零,甚至連“家庭”這個人與人最牢固的基本單位也快要名存實亡了,我曾經討論過“家風”的喪失對如今兒童問題的影響,如今看來,在虛無主義方面也有著一定的作用,人與人聯絡的減少,人情世故的淡漠,自然會讓人慢慢從利他主義滑向利己主義,當然,這種利己主義不一定就是要危害社會與他人,但是它會讓你產生一種孑然一身的孤獨感,尤其是現在很多人還是獨生子女,他們早已習慣了獨自生活(排除溺愛),拒絕結婚與選擇丁克的人數也在慢慢增多。精緻的利己主義或許就是當代自由的另一個代名詞。

自由隨著黑白交替在二極體中來回折騰,而如果我們把這個二極體攤平,或許會驚奇地發現,自由流轉所留下來的軌跡與陰陽魚驚人的相似。

叄:

首先總的來說,這部書是一部瞭解虛無主義、或者抵抗虛無主義非常值得一讀的好書。作者的框架非常的明確,從開始一位學生展現的虛無主義思緒,到最後作者的(儘可能的)迴應。我們知道他對於這樣一個“迷人”幽靈多麼的保持警惕,他透過徹底的展示虛無主義並且進一步從神學根源、哲學轉向以及現代科學哲學等方面考察其根源。

不得不說,筆者以目前的心力讀這部書不得不投入非常多的力氣。有兩個原因,一方面,本書儘管作者用詞清晰直白、譯者在翻譯中也保留了這一優點,但是本書在幾個重要章節不可避免的涉及(中世紀)神學、笛卡爾的哲學轉向、尼采叔本華以及之後的科學哲學的內容,不得不說是需要讀者至少具備閱讀過西方哲學史的經驗,才能保證對於作者的論述有一個較好的理解。除了“純正口味”的哲學之外,我們當然也發現自由主義(伯林)、契約論等政治哲學也在整個虛無主義的發展中有所關聯。需要各位書友的知識背景和耐心。另一方面,在閱讀虛無主義的五大類別的時候,我發現作者對於其核心做了非常清晰地介紹,與此同時,這些介紹彷彿瞬間沾染著虛無主義對於現代性的魔力,不停地吸引著筆者。這件事並不費解,暫且不談這些哲學理念本身具有的合理性和魅力,虛無主義早就已經和現代性難捨難分了(在作者看來這十分的危險)。有許多的觀念當然被許多人認可,只是大家沒有意識到這與虛無主義一源。下舉兩例:

“一個人要想過一種有意義的生活,它必須能夠在自己的生活裡導演和接受一種特殊的模式,並且被這種模式所引導,……都必須依賴時間性的誤解。”(p81 與現實存在相關的理由)

這裡描述的是人面對當下無法寄託、未來沒有可靠、過去沒有持續的意義這一種虛無主義思考時,不得不做出的反思。然而產生的結果性思考卻不是現代話語陌生的東西。比如“劇本”、“人設”等等熱詞的核心與上述的狀態密切相關。

人們熟悉的還有很多,比如在介紹宇宙論虛無主義的時候,有無數明星都曾在各個採訪場合感慨過的一句話,與宇宙論虛無主義簡直如出一轍!“和宇宙相比,我們就是一顆塵埃……”虛無主義一旦接過話柄,則會陷入一方面不可知的恐懼,或者每個人都是“無助的原子“這樣的論斷。這不是說有許多的明星都陷入了虛無主義,而是虛無主義在現代已經瀰漫在各個思想的角落。

說完了對書整體的認識和一些感受,筆者想要再以評價做結。首先,本書是一本結構清晰、介紹完整的良書,想要了解虛無主義,一定可以透過這部書的學習。另外,本書的閱讀門檻(我是指較不費力的讀完)較高,需要西哲的基礎。但是這同時牽扯出一個新的問題,本書圍繞整個西方哲學史的脈絡,解釋了虛無主義發展及其根源。這一點並不是筆者要高舉“全球視野”的大旗,而是思考虛無主義的全球蔓延是資本全球化的邏輯嗎?在我國的發展依循的肯定不是神學埋葬的伏筆以及神學消失的空白這一條線索。如果還有序章,國內也可以有接力的研究。

18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4大網紅帶貨主播為何頻頻翻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