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芬蘭,你腦海裡可能會一下子蹦出對它的很多印象。
比如在聯合國每年的《世界幸福報告》中,芬蘭總是名列前茅,近幾年甚至“壟斷”第一的位置,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
比如芬蘭人人均社恐,平時等車排個隊也要隔開老遠,生怕別人跟自己搭上話。
公共場所甚至還有這種椅子設計,錯開朝向,防止陌生人們視線互相接觸。
比如它是“千湖之國”,有75%的森林覆蓋,有最純粹的自然精緻、美到讓人心馳神往的極光...
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在這個最幸福的國度裡,有著一群怎麼都“幸福不起來”的人。
對那些正艱難與自己的抑鬱症鬥爭的人來說,生在芬蘭,卻意外地要承受著額外的痛苦...
“一切都很好,但是…”在芬蘭經歷過抑鬱症的人,普遍都會有這種想法。
在旁人看來,似乎生在這個國度,你沒有太多可抱怨的東西。
強大的福利體系、較低的不平等率...得益於良好的環境,芬蘭人通常能過上比較順利的生活。
而從患抑鬱症的人的視角來看,這種對“幸福國度”的刻板印象,卻成為了他們不得不擺脫的枷鎖。
“就好像,活在生活水平如此之高的芬蘭等國家時,你幾乎會覺得,自己無權感到沮喪。”
“整個社會都會讓你覺得:你好好享受自己的生活就行,你要大膽去享受年輕時擁有的一切可能性。”
34歲的Kirsi-Marja Moberg
已經與抑鬱症鬥爭了十幾年
在這裡,“幸福”成為了本能,不滿、抱怨等負面情緒,很難得到沉浸在幸福感之中的他人的認可。
畢竟,“擁有這麼多東西,你還有什麼不幸福的理由呢?”
不僅如此,“人均社恐”的舒適感,也反過來成為了壓垮抑鬱症患者的稻草之一。
在芬蘭重視隱私的文化環境中,公開表達情感的行為很少見,甚至連閒聊也基本都維持在最低限度。
總的看下來,“幸福順利”的主觀感受,加上淺顯稀少的交流現狀,極大降低了芬蘭人對心理問題的警惕。
歐盟統計局關於自殺率的統計上也能看出端倪:
雖然芬蘭的自殺率已經降到了90年代的一半(2018年7月統計:每10萬人中有13人自殺)但是作為“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芬蘭的自殺率竟然超出了歐洲整體的平均值(每10萬人中11人)。
這也意味著,儘管統計上來看,芬蘭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但往往,這並不能說明全部情況。畢竟抑鬱症是一種疾病,並不總是與環境有關。
芬蘭幸福國家的形象,反而掩蓋了在心理健康方面,尤其是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年輕人們所要面臨的問題。甚至可能使芬蘭人更加難以認識到抑鬱症狀,並尋求及時治療。
畢竟,在“世人皆幸福”的環境中,長期的不快樂和抑鬱通常是很難得到共鳴的。對“幸福”的慣性,卻最終造成了對“不幸”的不解。
不過好在,現在芬蘭人民已經開始對心理健康問題重視起來。針對人口稀少地區、難以尋求心理治療的人群的線上心理中心已經投入運營。
芬蘭心理健康局的國家危機熱線,也隨時為有需要的人提供相關的服務。
就在前兩個月,一項針對心理疾病人群的公民請願書剛剛獲得了5萬人的簽名支援,並將逐漸推行。在這份倡議下,心理健康出現問題的人將在一個月之內得到有效的干預和治療。
對抑鬱和焦慮的不理解開始漸漸消除,全國範圍內的反自殺運動等也提高了人們的意識,促使更多的人主動尋求治療。
但是,許多經歷過抑鬱症的年輕芬蘭人依然會覺得,在一個幸福的國度中感到“不快樂”,這一點依然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
少有的穩定和幸福生活,卻反過來成為壓垮抑鬱症患者的稻草。這樣的情況,怕是很多人都意想不到。
而唯一能定論的是,不管身處何種環境下,抑鬱等心理健康問題,都需要引起更多的重視。僅憑“幸福感”和“愛”,是永遠無法擊退疾病的。
-
1 #
-
2 #
來中國,街道小巷,市井小民,美食如林,到處都是人間煙火氣,保證抑鬱症會好
-
3 #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太安逸沒危機沒追求了,就會抑鬱
-
4 #
安逸的生活使快樂的閾值增加到無法企及的高度 人就抑鬱了~
-
5 #
我們為了生存,沒空抑鬱
-
6 #
跟生活在寒冷氣候地方也有關係
-
7 #
重點!//@小人物嘉措: 我們為了生存,沒空抑鬱
-
8 #
日照不足和太悠閒的緣故
-
9 #
引進些中國大媽。。跳點廣場舞。嗑瓜子聊聊天。。那就治癒了
-
10 #
氣候環境決定的,靠近北極圈,北歐的幾個國家都是這種情況,所以說治療抑鬱症的藥物丹麥的最好
-
11 #
太幸福也是一種病?
-
12 #
樓下大媽的廣場舞音樂又響起來了
-
13 #
抑鬱症是一種病,需要專業的治療,不管你貧窮還是富有,年齡大還是小,都
-
14 #
這也證明了不是窮人照樣會得抑鬱症
-
15 #
感覺北歐人都被“幸福”這個套子套住了,據說他們因為沒有停車位大冬天騎單車,也覺得這都是正常的,沒啥可不幸福的
-
16 #
天堂不知道是什麼樣的
-
17 #
生於憂患才能死得安逸,反之,生得安逸,只能死得憂鬱了。
-
18 #
中國恐怕更多,無非錢少不去治療罷了。
太陽晒得太少了,你看非洲人雖然窮可日照時間長啊,整天樂呵的跳舞唱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