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幹寶本朝發生過一件事情。當時,燕昭王的古墓旁邊有一隻狐狸成了精,它變成少年書生的模樣,想去拜訪張華。這麼大的事情一定要找人商量一下才好,於是它去問古墓前邊的華表說:“憑我的才華和儀表,應該夠資格去拜見張大人吧?”

資訊量有一點大,需要稍稍介紹一下。

先說燕昭王,他是戰國年間的人,就是他高築黃金臺,禮聘天下賢人,後來重用外國名將樂(yuè)毅,打敗宿敵齊國,完成了燕國的偉大復興。

所以燕昭王在中國傳統上成為一個經典的文化符號,當文人們感到懷才不遇的時候,就會寫詩緬懷他。《搜神記》裡的這隻狐狸既然是燕昭王墓前的狐狸,這個背景是一個很好的加分項。如果是吳王夫差墓前的狐狸,或者商紂王墓前的狐狸,形象肯定會是負面的。

再說華表,傳說上古聖王廣開言路,設定過一種“誹謗之木”,這大約是個一人來高的木棍上插著一塊木牌子,是個原始的意見本,讓大家提意見用。“誹謗”的本義就是“提意見”,並沒有負面意思。

後來,也許是統治者越來越重視大家的意見,把誹謗之木越做越大、越做越高,最後就做成了一根兩三丈高的石頭柱子,上邊橫著一個雲朵一樣的精美石雕,這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華表,現在的天安門前就有。隨著華表變成了儀式性的道具,不中聽的“意見”也就變成了惡意的“誹謗”。器物的功能變遷和名詞的涵義變遷,背後往往是有深意的。

燕昭王墓前的這個華表,原本應該是燕昭王徵求群眾意見的裝置,所以是貨真價實的實木製品。木頭年頭長了也會成精,所以這個華表才能給狐狸精提供建議。

再說狐狸精想要拜訪的這位張華,他是晉朝頂尖的學者型官僚,簡單來講,你可以把他想象成諸葛亮和鄭玄的合體。所以這個故事的設定是:鬼怪界的一隻極品狐狸本著惺惺相惜之心,想去結交人類當中的頂尖人物。這種心情很可以理解,絕對沒有任何惡意。

但華表很不樂觀,勸狐狸最好別去,免得自取其辱。

狐狸不聽勸,拿著名片求見張華去了。

張華接見了這位“少年書生”,只見他非但一表人才,舉止優雅,而且才華和學識都高得不像話。書生講起話來,從天到地,從古到今,各種精妙的見解讓張華聽得目瞪口呆。最後張華長嘆一聲:“天下怎麼可能有如此了不起的少年!如果不是鬼魅,一定就是狐狸!”

狐狸不幹了,責怪張華說:“這是赤裸裸的汙衊!您這樣的人物,應該有海納百川的胸懷,怎麼可以嫉賢妒能,汙衊別人是狐狸呢!我要告辭了。”

但張華已經派武士守住大門,狐狸出不去了。

此情此景之下,狐狸倒沒有半點慌張,只是義正言辭地責怪張華說:“您這樣做的話,我擔心天下人都不再敢發表議論,才智之士也不再敢投奔您的麾下了。我很為您惋惜。”

張華一言不發,只是派人加強防範,狐狸就這樣被軟禁起來了。

這個時候,豐城縣令雷煥前來拜訪。雷煥也是一位見多識廣的人,張華把情況跟他一講,他馬上就有主意:“狐狸都怕狗,咱們把獵犬帶到他身邊試探一下。”

獵犬帶來了,但狐狸書生神色如常,又把張華好一頓奚落。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也許是的,所以張華很憤怒地說:“你一定是真妖怪!”

反正張華就是很有自信,一定要驗證自己的判斷。他和雷煥商量:“這應該是級別很高的妖怪,因為我聽說過,狗只能識別出幾百年資歷的小妖怪,如果妖怪有了上千年的修為,狗也識別不出。但辦法還是有的,用千年枯木的火光來照它,它就能現出原形。”

雷煥說:“可我們上哪兒去找千年枯木呢?”

張華說:“我知道。燕昭王古墓前的華表,已經上千年了。”

其實從燕昭王到張華,時間大約只過了六百年。也許張華從哪裡知道那個華表原先就是用四百年以上樹齡的古樹做成的。反正無論如何,他知道這個隱秘的知識,派人去砍華表帶回來燒。

派去的這個人快走到古墓的時候,忽然有一個身穿青衣的小孩子從天而降,問他來做什麼。這人就如實回答了。小孩子哭起來,責怪狐狸牽累了自己,然後就消失不見了。

砍斷華表的時候,木頭裡邊流出血來。等把華表木帶回來,點燃去照,狐狸精終於現出了原形。張華說:“這兩個東西要不是撞到我手裡,再有一千年都捉不到。”然後就把狐狸精扔到大鍋裡煮死了。故事就這樣結束了。

這個故事好像不是寫給人類看的,而是寫給鬼靈精怪們,提醒它們人類有聰明,多可怕。狐狸沒做錯任何事,只是仰慕張華的才學,想去結交,也想炫一炫自己的才學,至於華表,在原地動都沒動過,還很認真地勸阻過狐狸,死得實在最冤。而張華,這個讓晉朝人引以為傲的名人,為什麼在故事裡表現得既蠻橫又兇殘呢,而在蠻橫和兇殘的時候,還偏偏那麼正義凜然,彷彿高踞在道德制高點上。

這裡面反映出來的,就是《搜神記》的另一個基調: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歷史由西晉轉入東晉,正是所謂“五胡亂華”的時候,各個少數民族政權不斷在中原故土和漢人廝殺,把中原漢人驅趕到長江以南,史稱“衣冠南渡”。那是民族矛盾極其尖銳的時候,由此而來的心態異常是會很自然地反應在文字作品裡的。當你理解了這個道理,就很容易理解《搜神記》裡許多看似不可理喻的情節安排。

《莊子》的萬物演化論說有一種極小的生物叫作“幾”(jī),到了水裡就會變成繼草,在潮溼的土壤裡就會長成青苔,若是生在高地上,就會長成車前草。車前草在糞土裡會變成烏足草,烏足草的根會變成蠍子,葉子則變成蝴蝶……羊奚和久不生筍的竹子結合會生出青寧,青寧生程,程生馬,馬生人,人又變回到幾。萬物都是從幾演化出來的,最後也都會回到幾的狀態。

21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史上最富有的十大黑幫:“黑寡婦”入圍,一人資產遠超世界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