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哆啦A夢》以下為朗讀小姐姐全文音訊作者 | Lea Winerman翻譯| 張柳依改寫| 伊俐審校 | 酷炫腦主創 & 小注朗讀 | 胡恩美工 | 雪今金編輯 | 湘蓉志願服務行為可以有利他主義成分,這反映了人類對他人福祉的關注,但也可以有利己主義成分,因為志願者可以從中得到利益。12.5是國際志願者日,自新冠爆發以來,抗疫過程艱苦而漫長,不到一年的時間彷彿像一世紀那樣難熬。在這樣極端的情況下,我們共同見證了這世間各種溫情的瞬間:有誤入武漢滯留在醫院做志願者的大連小夥,抗疫期間還在堅持送外賣的騎手小哥,以及所有自願留在醫院堅守崗位的護士和醫生們。許許多多的人,即使犧牲個人利益,也要去做有利他人有利社會的付出,這是為什麼呢?今天我們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談談是什麼成就了人們的志願行為。近些年來,志願行為成了心理學家正在研究的課題之一。心理學家們對慈善組織長期留住志願者們的方式十分感興趣。許多人都很喜歡自己的職業生活,但也有一些人覺得自己還能夠為這個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例如北美三大旅遊網站之一,旅遊城公司的副總裁丹·託普瑞克就認為自己還可以為全球性的人類幸福感改善作出貢獻。不過,託普瑞克並沒有直接辭去他的工作,而是決定使用公司的名義和資源。他和幾個同事說服了他們的老闆推出了一個名為“善行之旅”的新專案來促進志願行為。人們可以在假期裡參與“公益旅行”的專案,把旅行的時間花在清理國家公園、建造房屋等活動上。這類假期正變得越來越受歡迎。非營利性服務度假組織,環球意識(Globe Aware)稱,自2000年以來,他們的註冊量增加了33%。另一個組織,地球觀察研究所(Earthwatch)的註冊量也在過去幾年中增長了40%。

電影《黑水》託普瑞克和他的同事們在工作日外花費了大量時間促進“善行之旅”專案。為此,他建立了一個提供各種非營利性度假組織資訊的網站,並資助了旅遊城公司的員工和客戶參與公益旅行。該專案於9月份正式啟動。託普瑞克說:“我們讓很多員工參與了它的執行階段,也不介意在該專案上投入額外的時間。”這種行為很是令人欽佩,但從心理學家的角度來看,它也是令人費解的。無論是託普瑞克和他的同事們在工作上花費額外的時間,還是那些放棄休假時間去做志願服務的客戶,志願服務的人都在做那些沒有明顯的個人利益,而且可能涉及高成本的事情。根據研究志願服務的明尼蘇達大學心理學家馬克·斯奈德的說法,在美國,近三分之一的成年人經常做志願者。在送禮的季節和新年裡,人們也會更關注志願服務工作。斯奈德說:“當我最初開始思考這個問題時,我能更容易地想到人們不做志願者的原因。因為做志願者很費時,壓力很大,需要捨棄工作、家庭或休閒的時間。那麼是什麼促使這麼多人奉獻他們的時間和精力的呢?”

電影《房間》多重動機斯奈德和他的同事們花了20多年的時間試圖回答這個問題,研究了從事各種社群工作、不同年齡段的志願者,經過多年的研究,他們確定了志願服務的五個主要動機:價值觀。志願服務能夠滿足個人價值觀或人道主義考慮。對有些人來說,志願的動機也有宗教成分。社群因素。志願幫助一個特定的社群,例如所居住的社群或族裔群體,能夠增強個人歸屬感。增強自尊。志願服務能夠提升自我感知或逃避其他壓力。理解。志願服務能夠幫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其他人、其他文化或地域。個人發展。志願服務能夠挑戰自己,認識、結交新朋友,或促進事業的發展。斯奈德認為,不同型別的志願者的動機略有不同。例如,年輕的志願者更可能出於職業相關的原因參與志願活動,而年長的志願者則更可能是有著良好公民的意識驅動著他們為社群做出貢獻。儘管如此,不同的志願服務型別在很多方面都有驚人的相似性。最近,研究人員開始研究非營利性組織能夠留住志願者的因素。例如,在1998年發表在《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誌》(第74卷,第6頁,第1516-1530頁)的一項研究中,心理學家E.吉爾·克萊爾博士和斯奈德調查了61家醫院志願者的服務動機,以及他們的志願經歷。他們發現,那些認為志願服務的經歷最符合他們動機的人對該志願服務更滿意,並且更有可能繼續志願服務。克萊爾說:“人們在做志願者時是有一個目的的。因此,組織能否留住志願者的結果取決於他們能否滿足志願者的目的。”

電影《隱形人》有趣的是,研究人員還發現,那些看起來更“自私”的動機(如自尊增強、個人發展和理解)的人比有其他動機(如價值觀)的人更有可能留在組織中堅持更長的志願服務時間,可能因為志願服務更能滿足這些動機,如果你的價值觀認為你應該幫助別人,那麼無論你留在哪個組織都可以幫助別人,這其實增加了組織內成員的流動性。奧莫託和斯奈德認為,他們的研究可以幫助到那些對志願者有高需求量的組織。例如,如果組織能夠找出志願者進行服務的主要動機,他們就可以定製有針對性的廣告和招聘策略來滿足這些動機,並嘗試引導志願者參加最有可能滿足他們動機的活動。理論基礎在其他研究人員探討利他主義理論時,一些心理學家研究現實生活中志願者的真實動機。這些研究人員主要關注利他主義這一概念是否真的存在。人們做志願服務等利他的事情,是因為他們擁有真正的利他主義和無私品質,還是因為自己可以從每一個利他行為中得到某種好處?堪薩斯大學心理學家丹·巴特森博士認為,真正的利他主義是作為一種激勵性狀態存在的,目的是增加另一個人的福祉。他的理論認為,這種無私是基於人們對他人的共情。他曾經做過一項研究,請演員扮演一個因為記憶任務失敗而受到“電擊”的人,並讓被試觀看演員被“電擊”的過程。在整個實驗過程中,被試可以隨時離開。巴特森讓被試想象受到電擊的人感受到的痛苦,對演員感到同情的被試不僅沒有離開實驗,還表示願意替他承受幾次電擊。巴特森說:“作為人類,我們有能力發展出一種把別人的福祉作為最終目標的動機。”

電影《鋼琴家》但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羅伯特·恰爾迪尼博士不同意這一觀點。他認為,雖然同理心確實會促進更多的幫助行為,但這樣做並不是因為純粹的利他主義,而是因為感受到別人的痛苦會使我們感到悲傷,為他人提供幫助能夠緩解我們的悲傷。另一種可能性是,當我們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時,會讓我們感到自己和另一個人之間有一些共同點,因此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恰爾迪尼的研究將被試分為兩組,分別給被試進行假腦電圖檢查。他告訴其中一組被試,某個人和他們的腦電波相似,這會讓被試感覺到自己與這個人有相似之處;對另一組被試,則不提供這個資訊。然後,他要求所有被試共情這個人。結果表明,相比於第二組被試,第一組被試更有可能幫助這個人。這一研究證實了他的觀點。恰爾迪尼說:“我們認為,從別人的視角看問題,確實可以增加幫助行為。但我們不會把它看成一種純粹的利他主義,而與利己主義有關。在這種利己主義中,個體自己得到了更多的好處。當然,在動物王國中,利己主義似乎是明顯利他主義的驅動因素。大多數研究志願服務的心理學家認為,雖然這種理論論點很重要,但可能對人們為什麼做志願者這一實際問題沒有太大影響。斯奈德說:“助人行為在理論上有利己與利他的區別,但在現實世界中,利己與利他是緊密聯絡的。志願服務行為可以有利他主義成分,這反映了人類對他人福祉的關注,但也可以有利己主義成分,因為志願者可以從中得到利益。重要的是,兩者要互相促進才是最好的。”

23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追求好結尾,卻做了錯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