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C平臺的使用者畫像,已經是平臺的日常了。那麼,快消品廠家的數字化是否需要使用者畫像呢?
當然需要!只有使用者畫像,才能更精準。
比如,一個新品投放市場,過去深度分銷採取的是全面鋪貨。但是,現在產品升級,新品鋪貨需要精準。如果某高階新品投放市場,就需要找到精準鋪貨終端,那麼,就需要對終端進行使用者畫像。
假設高階新品鋪貨的使用者要符合三條標準:1、終端有新品推薦能力;2、終端有高階使用者群;3、終端在該品類有優勢。那麼,就可以根據上述標準給終端畫像,篩選出符合上述條件的終端進行認知教育(如體驗),然後鋪貨。因為畫像精準,鋪貨後銷售情況不錯,就可以展開更全面的鋪貨。
無論是廠家還是代理商、新零售,只要在線,只要數字化,就一定要有使用者畫像。
現在的新零售場景,即使是線下,也可以實現使用者畫像。比如,使用者在賣場逛,走到一處,專場螢幕就會根據使用者畫像推薦合適的商品。再比如,連鎖店只要識別使用者進店(比如人臉識別),就可以根據使用者畫像,主動導購,比過去的被動導購更精準。
即使是傳統銷售,也有簡易的使用者畫像,比如7-11便利店的收銀鍵盤,就是按照性別、年齡進行統計的。只不過,這種畫像只能是集體畫像,比如性別佔比、年齡佔比,不是精準的單個使用者畫像。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