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的一隻漫無目的爬行的螞蟻,我們可以跟著它的行動軌跡最終找到它們的巢穴在哪,那這隻螞蟻就來自這座蟻巢。
海面上搏擊巨浪的信天翁,我們可以捕捉後給它佩戴上衛星定位器看它到底在哪落腳出發,那這隻信天翁就來自那一塊繁殖地。
漂泊信天翁
甚至太空中的各種小行星,我們可以觀測它們的執行軌跡計算出它們的運轉時間,我們不知道小行星源自哪裡,但我們可以掌握它們的規律。
但是,就是有這麼一種魚,我們捕捉它,烹製它,甚至成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美味,成就了無數的招牌菜館,支撐了數方的經濟,我們對它的味道瞭如指掌,我們也知道在何時可以捕撈到它們,什麼餌料可以釣到它們,唯一沒有人在意過的是,它們到底來自哪裡,只知道在海里,甚至有科學家花費20年時間研究它們,只為研究它們的性別——雄性和雌性怎麼區分,這種神奇的魚到底是何方神聖呢?讓我們來聊聊直到瀕危都沒搞清楚來自哪裡的魚——鰻魚。
是不是當揭曉這種神秘的魚時候,有點意外,甚至很多朋友手中的鰻魚乾剛放進嘴裡,或者午飯剛乾了一頓鰻魚飯,人類食用鰻魚的歷史要追溯到史前時期,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2010資料報告顯示,全球每年鰻魚消耗量約13萬噸,中國國內鰻魚消費也日漸劇增,年消費量達2萬噸。如今中國已是全球最大鰻魚產銷國,2016年我國鰻魚養殖產量增長至24.48萬噸,2019年我國加工出口的鰻魚就達到了4萬噸。
世界鰻魚市場可謂是非常的巨大,但是,時至今日依然沒有人搞清楚一條鰻魚的真正來歷,甚至從來沒有人見過野生鰻魚的求偶交配,更別說產卵孵化了,甚至就為了搞清楚鰻魚的生殖器官,也是有特別多的科學家研究。
最出名的一位致力於研究鰻魚生殖器官的是大名鼎鼎的弗洛伊德,沒錯就是那個心理學大牛,1876年3月,年輕的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來到的裡雅斯特,開始了一項遠沒有其日後研究成果深奧的科研工作——尋找鰻魚的生殖系統。當時各路大神儘管進行了大量的、深入的研究,但還是不知道鰻魚是如何生殖的,鰻魚的生殖器官依然撲朔迷離。
弗洛伊德開始研究的第二個月就解剖了400多個鰻魚標本,要知道鰻魚不僅黏糊糊、臭烘烘,而且這種顯而易見的研究卻始終找不到雄性鰻魚的精巢,直到後來弗洛伊德都對這段研究生涯諱莫如深,甚至關於鰻魚的論文也從他的出版物中刪除了,弗洛伊德的朋友歐內斯特·瓊斯認為,找不到鰻魚的性器官所帶來了沮喪可能引發了弗洛伊德的性焦慮,而性焦慮後來成了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論的核心。
弗洛伊德
後來終於有科學家站出來研究鰻魚來自哪裡了。1922年,約翰內斯施密特為了解開鰻魚發源地的秘密展開了長達20年的研究,他利用在大西洋捕撈船的作業區域和捕獲的鰻魚大小,用統計學的方法預測鰻魚的發源地,經歷了無比巨大的工作量後,這位“毅力帝”終於得出結論,最小的鰻魚均在在馬尾藻海捕獲,也就是說鰻魚的交配產卵孵化都在馬尾藻海,這一理論一直影響到現在,科學家們只能相信這個耗費20年的研究成果。
不過奇怪的是,時至今日也沒有人在馬尾藻海捕撈過成年鰻魚,甚至馬尾藻海的食肉魚類的胃中也只有鰻魚幼魚。
鰻魚的出生地充滿神秘,你以為鰻魚僅此而已嗎?事實上鰻魚的一生可以用神秘來形容。
幼年期的鰻魚在深海孵化,那時的鰻魚幼魚體長6釐米左右,體重僅0.1克,它的頭狹小,身體高、薄且透明,就像片葉子一般,所以稱為“柳葉鰻”,它的體液幾乎和海水一樣,所以可以很省力地隨著洋流跨越6500公里長距離的漂送到達近海。
柳葉鰻
“柳葉鰻”在抵達岸邊前一個月才開始變態發育為身體細長透明的流線型,此時的鰻魚又稱為“玻璃鰻”。鰻魚苗不能用人工繁殖來培育,所以在每年12月-1月間漁民們會忙著在河口附近的海岸,用手叉網來捕撈正要溯河的“玻璃鰻”來賣給養殖戶。
玻璃鰻
鰻魚在淡水環境中繼續發育成完全體“黃鰻”,魚腹部呈現黃色。這一階段是鰻魚最長的階段,為重回海里做準備,如果不能洄游到海里,鰻魚將一直保持“黃鰻”階段,瑞典1859年一條被丟入井裡的鰻魚,它保持了黃鰻形態“苟”到了2014年才死去。
那隻堅持到最後也沒見到海的鰻魚
當鰻魚確認洄游條件滿足、營養物質積累充足後,它們便將自己的消化系統退化,再也不用進食,同時眼睛擴張,魚鰭加寬,變成和帶魚類似的深海魚,顏色也變成深海魚類的標配體色銀色,以適應洄游至深海產卵。這時鰻魚才算是完全變化完畢,此時的鰻魚被稱為“銀鰻”。
鰻魚直到成長到“銀鰻”階段才開始有性別區分, 鰻魚的性別是環境決定的,族群數量少時,雌魚的比例會增加,族群數量多則減少,整體比例有利於族群的增加。然後鰻魚再次消失在了深海,數月之後密密麻麻的“柳葉鰻”又開始了它們奇特而神秘的成長之路。
毫無爭議,銀鰻在交配完成後便走完了它們傳奇的一生,2012年一個歐洲團隊給鰻魚裝上了定位器來研究黃鰻洄游路線,結果707條鰻魚的訊號最終全部消失在了海平面以下3千米以下,並沒有人能推測出到底多少鰻魚能到達繁殖地,但是毫不誇張地說這次旅行是接近十死無生的死亡之旅。
鰻魚的艱難旅途,一直都有人類的雪上加霜,從只捕捉黃鰻到捕捉玻璃鰻來人工飼養,沒有人清楚如今柳葉鰻到玻璃鰻的這一成長過程中遭遇了什麼,但是人們捕捉的玻璃鰻數量正在斷崖式的下跌,2019年日本鰻魚捕獲量只有21噸,比前幾年斷崖式下跌90%以上。而在最近,日本鰻的鰻苗遭遇極度嚴重的魚荒,日本國內外的捕獲量只有去年同期的約1%,相當於基本沒撈到什麼東西。
鰻魚有趨光性,日本漁民在打撈鰻魚幼魚
鰻魚在全世界有18種,目前原本數量最多的日本鰻也成為了瀕危物種,未來還能不能吃上便宜且美味的鰻魚,還要看養殖技術的突破,中國鰻魚養殖(以歐洲鰻和日本鰻為主)總產量居世界第一,約佔世界總產量的70%,未來還得靠中國來突破這一瓶頸了。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