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13000年前,地球上生活著許多巨型動物,其中包括猛獁象、巨型樹懶,劍齒貓和三角蜥蜴等。之後地球上突然經歷了一場鉅變,研究人員認為超過35種大塊頭動物就在那個時候突然滅絕了。究竟是什麼導致了地球上的這場大滅絕呢?動物之間雖然會發生相互殘殺,也不至於齊刷刷幾十種動物都消失不見。
13000年前所處的時期,現在科學家稱之為“第四紀冰期”,這一時期的跨度從二三百萬千到一兩萬年前。冰期顧名思義,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地球環境大幅度降溫變冷。
這些巨型動物在13000年前滅絕,難道是因為寒冷而凍死的嗎?那麼地球變冷又是如何造成的呢?這一直是科學家一直在探究的問題。
新仙女木撞擊假說自2007年首次提出以來就頗受爭議,該學說(也稱克洛維彗星假說)認為,大約12800年前,一顆直徑超過4公里的小行星或者彗星發生解體後,巨大的碎片撞擊了北美、南美、歐洲和西亞。多個爆炸和撞擊產生了新仙女木邊界層,並且沉積了鉑濃度峰值、 高溫球粒、熔融玻璃和奈米金剛石, 在覆蓋地球表面約5000萬平方公里的50多個位置形成了等時基準。
一些科學家認為,這一事件引發了大規模的生物質燃燒,發生了大規模野火,野火產生了足夠的煙氣導致Sunny被遮擋,因此對冬季造成了短暫衝擊,新仙女木期的突然氣候變化,導致了晚更新世多種巨型動物的滅絕。同期的克洛維斯早期人類也受到了嚴重影響,進而導致了克洛維斯文化的終結。
這種氣候變化使地球處於類似於冰河時期的條件,持續了大約1400年,但是之前科學家們卻不知道確切的原因是什麼導致了這場災難。
現在南卡羅來納大學的考古學家克里斯托弗·摩爾和16位同事,進一步證明了外來星體墜毀地球,導致許多巨型動物滅絕和早期人類種群數量下降。該研究已經在本月的《科學報告》雜誌上發表。
科學家們在沉積物核心中發現了鉑金峰值作為證據。鉑存在於小行星,彗星和隕石中,鉑峰值是一種與小行星或彗星等宇宙物體有關的元素。研究人員在南卡羅來納州埃爾金的白塘收集的沉積岩心中發現了它們。另外在北美、歐洲、西亞以及最近在智利和南非,同樣也發現了類似鉑金峰值。因此研究人員傾向於這是一個全球事件。
研究人員甚至發現了一個撞擊點作為證據,他們在格陵蘭島的一個隕石坑裡,發現了鉑和銥的沉積物。之前在與恐龍滅絕有關的撞擊坑中也發現了銥。但是這個隕石坑需要先確定準確的年代。此外來自南美和其他地區的資料表明,該事件實際上可能已經對整個地球造成了多重影響和空中爆炸。
傳統觀點認為,冰川冰壩的失敗導致大量淡水流入北大西洋,影響了海洋環流,進而導致地球陷入寒冷氣候。新仙女木假說簡單地宣稱,宇宙的撞擊是融水脈衝進入海洋的觸發因素。
研究人員補充說,他們推測這次撞擊導致了物種滅絕,但這並不是唯一的原因。幾乎可以肯定,人類的過度捕獵也有一定影響,而氣候變化則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