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人類又洗脫一項“罪名”,他們沒有把猛獁象吃“滅絕”,一項令人意外的新研究表明,一顆將近13000年前襲擊地球的大型小行星,是“殺害”猛獁象的罪魁禍首。猛獁象滅絕的原因跟恐龍一樣。
這項新研究發表在《科學報告》雜誌上,科學家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地層中,觀察到大量的銥和鉑,他們認為這是12800年前由小行星撞擊造成的。南卡羅來納大學考古學家克里斯托弗·摩爾(Christopher Moore)在一份宣告中說:“我們將繼續尋找證據並擴大地理範圍。” “在過去的幾年中,已經發表了許多論文,其他挖掘地點的資料也差不多,這些資料幾乎普遍支援這樣一種觀念,即存在外星撞擊或彗星空爆導致了新仙女木期(Younger Dryas)。”
新仙女木期(Younger Dryas),是一個特殊的地質時期,指距今12800年至11500年的一段短暫冰河期,持續了1300多年。在此之前,地球一直比較溫暖,不知什麼原因,突然發生了新仙女木事件而導致全球氣溫驟降,很多動植物因此滅絕。
研究人員認為,新仙女木期可能導致超過35種不同型別的大型哺乳動物滅絕,其中包括巨型樹懶、劍齒貓、猛獁象等等。北美洲的克洛維斯(Clovis)文化等早期人類也有可能受到該事件的不利影響。
除了北美髮現的證據,科學家在格陵蘭島找到了一個巨大的深坑,寬達30多千米,裡面的銥和鉑含量很高,這是小行星中常見的兩種元素。
科學家表示,很可能在12800年前,有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了格陵蘭,導致整個北半球突然陷入了短暫的冰河期。關於這個推論的辯論已經進行了很長時間了,雖然大部分人認可了這個說法,但科學中的這些事情有時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獲得廣泛的認可。比如關於恐龍滅絕的爭論,當時有人提出小行星撞擊的影響殺死了它們,這個結論過了很久才被廣泛接受。
支援整個推論的隕石坑,是在2015年7月首次發現的,但直到2018年11月才確認其隕石坑身份。根據NASA的說法,這個巨大的坑洞是“地球上25個最大的撞擊坑之一”,據說當時撞擊產生的威力足夠“震撼了北半球”。
如果這項新研究得到肯定,那麼也就是說,距離上一次大型小行星撞擊地球,才過去12800年,根據概率學的說法,地球再次被撞擊的概率將會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