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曾經有一個人問比爾蓋茨,路上看見100美元,你撿不撿?

蓋茨說在他彎腰撿錢所消耗的時間裡,自己完全可以去掙更多的錢。

如果我們算筆賬,就能理解這並不是一個玩笑。

對於這些富豪來講,最主要的收入不是工資,而是他的股權。比如2018年,馬雲手上的阿里股份價值397億美元,比2017多114億美元,這樣摺合到一個小時,大約有880萬人民幣,每分鐘可以賺14萬元。

當然換做普通人,沒有幾個有這種覺悟,在今年的雙11,上億中國人在電商的遊戲規則裡專心地完成任務,想“花點時間賺點錢”。

但到頭來獲得的也許不是打折的商品(因為可能你並不能買到哈哈哈),收穫的只是佔便宜路上的愉悅感。

最具“套路”的單身節

今年的雙11,這說白了就是一場“浪費消費者心智”的活動。

網路和電梯廣告裡充斥著瓜分10億紅包,補貼消費者千億的廣告。好像你錯過了活動也就錯過了1個億。

或許活動是真的,但是平均到中國10億網友身上,最後每人也就只能分得幾塊錢。

想要獲得這幾塊錢,需要簽到、分享連結、蓋樓、切水果、搶紅包、兌換積分、種樹、偷菜、每天瀏覽商品幾十秒....

今年主打的社交裂變,由電商們從拼多多的玩法中借鑑而來。

朋友同事發你一個連結,讓你幫你點一下砍一單,點吧,你覺得浪費時間,或者要下個APP,進行註冊好不麻煩。但是不幫忙,又覺得面子上過不去,感覺自己似乎“不夠仗義”。

有的電商發出了100元紅包提現的活動,攢到100元就直接提現。開頭給你一個60、70的大基數,促使你拉新來不斷接近100元的目標,結果你拉第一個人時能添5元,但拉第5個人卻只能給你貢獻1毛。當你攢到99塊時,就開始焦慮急促,然後像個推銷員似的,從線上到線下,催促周圍的朋友幫你註冊APP助力。

有一些互助群更是麻煩,你發一個連結,別人幫你點,那別人發連結,你就有幫助別人的義務和責任,於是一個群裡上百號人,開始互相@,互相求助。還有的會催促你每天完成任務,指責你參與了團隊卻0貢獻,只會做一個開獎時“坐享其成”的小人。

但說實話,耗費那麼多時間精力和朋友關係,到頭來可能就是搶個幾十塊錢的紅包,網上甚至有人調侃“教大家一個比蓋樓更掙錢的方法,走出家門順著垃圾桶撿瓶子,保證一天掙得比蓋樓的紅包多”。

電商設定的“人性圈套”

如果你開啟亞馬遜,或者其它什麼海外電商,基本上就是在節日期間給你一個最直接了當的百分比折扣,或者給你一個優惠碼,填寫就可以打折。

雙十一最早也是非常簡單直接的打折,發展到第11個年頭,它的玩法已經非常多樣了。

為什麼要變得這麼複雜?有人說淘寶雖然在社交軟體上有過敗筆,但是玩起心理學和利用人性方面卻毫不含糊。

這種方式行之有效,可以在存量市場內,把“沉默”使用者喚醒,同時依託拉新的優惠福利,利用人的社交網路,去拓展挖掘新的使用者。

這種模式顯然起到了效果,阿里用8個小時,做到了1500億的成交量,比去年快了4個小時,京東10天累計的下單金額也突破了1300億元。

雙11其實給整個社會帶來了很多價值,它幫助完善了供應鏈物流系統,提供了工作,拉動了內需,盤活了庫存,也給消費者在比對、下單、結算、收包裹、拆快遞的流程中體驗到了一種快感,以至於令人成癮。

現在能讓中國人不睡覺的日子,除了春節大概就是雙11了,但看春晚放煙花守除夕的人越來越少,等雙11零點搶單的卻越來越多。

電商的業績可以用資料去衡量,但背後無法衡量的卻是浪費的時間、精力、社交關係和情緒。鋪天蓋地的廣告營銷、朋友求助、層出不窮的活動規則,每一人都暴露在這場營銷的炮火之下。

最後能躲過雙11轟炸的,大概也只有那些不屑於在地上撿錢的有錢人吧。

最新評論
  • 1 #

    中國人現在還是在瘋狂追求物質的階段,追求物質帶來的快感和刺激,也就成就了馬雲等幾個數億萬的電商人,他們富可敵國,也就使得廣大百姓越來越貧窮。精神層面還沒有達到,而心靈是極度空虛的。

  • 2 #

    不,窮人沒有資格過購物節

  • 3 #

    一分錢都沒買,倒在實體店買了雙靴子。比網上便宜60塊。還試個個滿滿意意。

  • 4 #

    窮人買不起東西,窮沒手機電腦咋網購

  • 5 #

    比窮人還要窮,就不去趕熱鬧。

  • 6 #

    以後窮人買個東西還要走萬里路去買,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美洲獅被小情侶收養,和狗狗一起上學,一年後長成這般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