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成都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和神鳥知訊客戶端11月13日同步直播的《新天府會客廳》特別訪談節目《一把手的產業夢》,聚焦天府新區產業功能區的建設發展情況。

視訊載入中...

四川天府新區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天府新區成都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劉任遠對天府新區三大產業功能區結束路演後,與主持人薛瑾,全國人大代表、四川啟陽集團董事長、天府新區商會會長王麒,中國城市問題研究專家、上海同濟規劃院城市設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天府新區總規劃師匡曉明教授展開了高階對話。

薛瑾:

書記的這一段路演,對天府新區的三個產業功能區,做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天府新區我們離不開一個“新”字,繞不開這個“新”字,我們圍繞“新”字,來做產業功能區的規劃、佈局、發展,怎麼來做文章?

劉任遠:

正如主持人所講,國家級新區它的核心特點就在“新”,而天府新區是沐浴著新時代的春風,應運而生的國家級新區。所以我們從一開始,我們就貫徹落實了新發展理念。

如果要說天府新區的“新 ”,“新”在哪裡,我個人認為有三個方面。

第一個“新”就是新理念,公園城市、“未來城市”營城的新的模式。

公園城市的營城理念主要體現在三個屬性,第一個屬性是它的生態屬性,強調的是保護為先、 綠色發展,同時強調的是綠水青山的生態價值,能夠轉化成高品質發展的經濟價值;其次是空間屬性,我們一開始就是,一個城市組團就是一個產業功能區,就是產業功能區和城市組團是完全重疊融合,完全實現了“產城一體”;其三是公共屬性,突出了人本邏輯,根據產業功能區的細分人才的需求,按照職住平衡,公共設施就近配套這種工作方法,實現我們每個產業功能區,職住平衡的比例都達到接近60%。

第二個“新”就是新動能。

天府新區現在面臨的時代是知識經濟的時代,我們產業的核心驅動能是科技。所以我們一開始在興隆湖,用最大的土地空間,建成都科學城。聚焦於國家的科技的重大的戰略和四川成都的這種優勢產業的科技研發,科技的自主創新,科技的關鍵核心技術,來推動科技作為我們的核心動能。

第三個“新”就是新的機制。

首先是專業化的管理運營機制,我們聚焦主導產業發展,分別設立了專門的專業局,比如我們的總部經濟區,我們有總部經濟局。我們的興隆湖科學城,我們有科技創新和新經濟局,就是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其次是協同化的建設推進機制,我們是充分賦能於功能區管委會,按照“委局合一、委街融合和政企聯動”的方法,讓“聽見炮聲的人指揮炮火”;第三是市場化的激勵考核機制,我們所有的指標都傾向於功能區,按照它的產出比例和產業的能級,相應地配置這種核心的資源,讓市場成為資源配置的決定因素。

薛瑾:

書記從規劃發展的角度,給我們做了一個分享,聽上去會非常的理性一點。現場有個人,我想聽一聽她感性的表達,問一下王會長,作為一個海歸企業家,在新區待的時間不短,13年的時間,對吧,你的感受是什麼?

王麒:

新區應該說從無到有,你都在其中。當年我從美國留學回來,在新區落戶的時候,那個時候不叫天府新區,我還記得我的地址是,華陽鎮會龍村三組四組。今天我們這裡已經是一片投資的熱土,是公園城市的首提地,大美天府新區。

薛瑾:

天府新區沒有走以前“產城人”發展邏輯的老路,一開始就站在了“人城產”這樣的一個發展基礎上,這樣一個理念,怎麼融入到我們產業功能區的營建當中?

劉任遠:

天府新區是白紙一張,我們起步是謀定而動。面臨一個好的新時代,我們有新的發展理念,可是天府新區的使命也不一樣,我們不再是一個傳統的、一個聚人的一個城市的傳統拓展區,可能我們會站在國家的重大平臺上、成都大城崛起的角度上,去思考我們的產業功能。

說對天府新區而言,有好的理念,但是需要專業化的這種手法,去把它按照產業的規律和城市發展的規律,和人本邏輯的這種需求,去把它系統地安排好,這個確實對我們來說也是一種考驗。

薛瑾:

王麒還有一個身份,她不僅是企業家,她另外也是天府新區商會的會長。站在企業或者站在會長的角度,你會接觸到、會直觀地感受到,這樣一種產業生態,能夠給你們帶來什麼?

王麒:

正好我今天還帶來了這個照片,為什麼我帶來這個照片呢?這是在我們新區的人才中心的蓉港青年創新創業的夢工廠照的相,是我們從香港過來的企業家和我們的專業人士。你看他們的笑容多燦爛,其實這個笑容的背後,我想凝聚的是對新區現在美好的認同,也是對我們新區未來的期待。他們講,在這樣的環境,最有利於我們的科學家、工程師,靜下心來不斷地去思考、去創造。

另外,我們也給他們介紹了很多我們的產業政策,也讓他們感受到了我們的營商環境,這個環境不是隻有政策,也不是說人才政策,我給多少錢來引進。最重要的我覺得是人,是我們政府的團隊,他有這樣的服務意識。有好的政策,更需要有一個服務意識的團隊,去落實執行,這是最打動我們的。

薛瑾:

既然說到人才這個話題了,既然要圍繞著這樣的一些高階企業、高階人才,來做我們的產業功能區的佈局規劃的話,需要什麼來豐富滿足這樣的一種功能需求。問一下匡院長?

匡曉明:

我覺得首先我們要談到“新”。這個“新”是基於我們國家進入生態文明的新時代,我們國家的主要矛盾也發生了變化,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需要,是我們的主要的目標。

我們現在發展應該是兩輪驅動,一方面是高品質發展,一個是高品質生活,生產和生活是離不開的。所以我們要吸引人才、吸引產業,我們要把高品質的生活這一塊作為一個重點,尤其是在我們規劃方面,不僅要留好產業用地,還要更好地為人才的生活,提供很好的保障。

那麼在這次的設計當中,我們主要是按照組團式的發展來進行規劃。組團式的發展,就是強調城市自然和建築這樣的一個美好的融合的狀態。這個狀態裡邊,就是希望我們把產業,和我們的生活空間,能夠採取混合的方式、複合的方式。

從北向南我們三大產業組團,實際上每一個產業組團裡面,都是把北側的中央商務的功能、會展的功能,中部的科學城的功能以及我們南部的文創城的功能融合起來,裡邊都有很好的生態、生產和生活環境。

生活環境我們是按照三級組團的方式來考慮的,因為每一個組團都比較大,可能有幾十平方公里,但我們的出行半徑是有限的,所以我們是考慮在一級組團,就剛才講的三大組團,是一個整體的融合狀態;二級組團其實在每個板塊裡面,都有不同的產業次級功能,比方說我們有會展這個板塊,我們有總部經濟板塊,我們有錦江沿江的總部經濟帶的板塊,所以這些板塊裡面都有次級的組織;最後一塊是最關注人的出行的,比方說我們是考慮這15分鐘生活圈,就是說你軌交加步行,大量的人的出行,能夠在走路的範圍,就可以到達你想去的,送孩子上學、或者說我們去買東西、吃飯、交友,都在一個合理的範圍裡。

有這樣的營商環境,企業來,人才來,是必然的、是必須的。

薛瑾:

剛才書記在路演中,提到了天府總部商務區,要在這裡做總部經濟。其實做總部經濟發展的,不僅僅是我們天府總部商務區這一個功能區,天府新區怎麼來做你的差異化表達呢?

劉任遠:

總部經濟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它的一種高能級的形態,它本質上是一種聚集的經濟。可以這樣說,一個城市的總部經濟的數量,決定著這個城市在世界城市的能級。成都市現在擁有世界500強的企業有296家,這也在我們中西部的城市,是有明顯的領先優勢。

可是相對於世界級的總部經濟的叢集和國家級的總部基地,我們的空間還很大,(四川)天府新區它最大的一個功能是要協同成都,要做實做強我們的國家中心城市,衝刺世界級的城市。

所以說我們有一個核心功能,就要在全球、在相應的世界級的城市和國家中心城市,去分擔總部經濟高能級的叢集。我們在17個產業生態圈和66個功能區裡面,相繼佈局了一些總部集聚區。通過我們對世界級的總部集聚區,和北上廣深我們國家級的一線的總部集聚區的對標學習,我們發現有這麼幾個基本的條件,是總部經濟和企業總部,它所非常關注和苛刻要求的。

第一個是它的良好的區位條件和完善的城市配套;第二個是便捷的資訊的獲取渠道和它的完善的商務功能;第三個是政府明確的產業導向;第四個是良好的高素質人才的獲取和科研機構的富集;最後一個是它的多元的文化和包容性的文化。

其實成都幾個總部經濟區各有特色,我們會是一個協同的單元體、生命體,會共同的圍繞成都國家中心城市的功能和衝刺世界級城市,它對總部的這種高能級的集合度,進行分工協作。

當然天府新區從一開始就是使命所在,我們要建設面向世界級的總部基地,所以我們的比較優勢,我們是有明顯的交通區位條件,我們坐擁有兩個國際機場,一個成都未來最大的高鐵樞紐站。

其實我們還有三個功能,是我們必須要發揮它的優勢。

第一個是我們的高能級的開放平臺,因為新區在總部裡面,我們有自由貿易(試驗)區的這種功能,有全面創新的這種政策的支援,也有離成都市區最近的保(B)的倉庫,當然我們還有會議會展;

第二個是我們的這種富集的科研機構和多層次的、密集的這種高能級的人才,這也會為總部在這集聚提供更多的人才的支撐。我們有科學城,我們很多科研機構的總部,它可以放在新區;

第三個就是我們新區一開始,就是按照“產城一體”和產業鏈的構架,沒有轉型的說法。

所以我們當時就瞄準世界級的總部,去構建總部的產業鏈,我們在總部基地的招引的同時,就在配置服務總部的,這種高能級的服務業的總部。

我們未來,會聚焦到一個是世界500強,和我們優秀民企的全球總部、運營總部;第二個會聚焦到我們的科研型企業,它的總部;第三個會聚焦到我們的高能級的服務業的總部。

匡曉明:

天府新區總部基地它具有三個特點,第一個是站位高,它是我們國家級新區的總部基地,所以它必須承擔著引領地區發展的重要使命,所以它不是一般的總部基地,同時它要參與國際競爭。

第二個是我們的理念新,這次我們把它的理念由傳統的CBD改為了CBP,也就是中央商務公園,那麼圍繞著中央商務公園,把生態的理念考慮進來,把公園城市的理念考慮進來,使我們的城市和公園,以及我們的消費場景,很好地融解在一起。

我們有三個策略,第一個策略就是我們的POD,就是要把美好的環境和總部經濟的空間融為一體,讓我們在這個地方辦公的人群,能夠感受到我們大美的空間環境,這個也是我們的高階企業非常重要的一個要求,他希望推窗見綠、希望有辦公美好的環境,所以這是一個很重要的POD。

第二點就是TOD,在設計裡邊我們大量的增加了地鐵,所以小小的總部經濟1.2平方公里,實際上我們有四條地鐵,實行了軌交加步行,讓大家出行方便。

那麼最後一點就是我們講的VOD,那就是活力引導。活力引導是我們這次設計的一個重要的抓手,就是我們相信未來人們的辦公、生活,它實際上不是分離的。未來社會我們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我們的宜居都是生產生活是一體化的。

那麼由功能主義轉向了人文主義,我們在這個空間裡面,圍繞著綠地空間 “人”字綠廊,大量的佈置了,我們成都人民比較喜愛的商業的環境,也就是你以後上面辦公、下面吃飯,甚至各種休閒活動都可以聚在這裡。

薛瑾:

今天有一個特點,《新天府會客廳》的錄製現場,我們選在了興隆湖畔,選擇了科學城旁,我還是想請書記給大家一個理由。您一直在說興隆湖現在讓我們很傲驕,它是網紅打卡地了,來成都、來天府新區必須要到這來。但同樣的,除了我們看到的美之外,還有更多的美,是藏在我們看不到的這一棟棟的寫字樓裡。

劉任遠:

興隆湖是天府新區的網紅的打卡點,也是我們的IP。天府新區最早啟動的功能區,就是圍繞興隆湖建設成都科學城。興隆湖的水體面積是4500畝,整個湖的水量是670萬立方,興隆湖繞湖一週有跑步道8.8公里,所以這個區域,已經成為成都市民週末和節假日跑步的一個網紅的打卡點。

所以說大家都說湖光山色是它的高顏值,可是興隆湖也是藏龍臥虎。圍繞興隆湖,你看,我們現在的18平方公里的起步區,我們有350萬平米的載體,興隆湖我們現在集聚了66位院士,同時有我們“國千計劃”和“省千計劃”,我們是270名,包括王會長這樣的海歸。我們的青年才俊已經突破2000人,現在長期在興隆湖工作的青年學者有接近2萬人,當然這個增量還在很迅猛地增加,每天在重新整理的過程,還在重新整理。

比如我們在興隆湖的東面,我們的中科院的11個院所,今年年底就投入使用。我們春節的時候,光中科院有3000多名科學家,就要在這裡來工作。所以說我想興隆湖最大的核心的意識,是我們的科技和科技人才。

第一藏是創新平臺,服務於國家戰略的大科學裝置和國家實驗室,包括中科院的系列,校地企協同創新中心、科技型企業的研發中心集中在興隆湖這個區域。

第二藏的是科技型的領軍企業,我們現在已經聚集了81家在各自領域,有核心技術的領先企業。比如在晶片領域,有我們中科曙光的中國產造的海光晶片,生態體系有我們華為鯤鵬和安謀中國的生態體系,人工智慧領域有咱們的商湯科技和海康威視。

第三個藏的是我們的高密度多元化的科技人才,興隆湖現在已經聚集了兩院院士、“國千”等高層次人才和科學家40餘人,省市級的創新人才712名,海歸人才,我們也突破了2000多人,平常聚集在這裡的青年科技人員,接近2萬餘人。

所以說我們有市民在抖音上調侃,在興隆湖隨便一腳可以踢到一個博士。當然這個數字還在快速增長,比如在今年年底,我們東部的中科院的七個院所集中入駐,就要增加4000名科學家(科研人才)。

薛瑾:

今天幾次聽到書記告訴我們一個關鍵詞,叫“白紙”,這張白紙未來讓我們可期的還有更多。所以最後還是想請書記,今天還有什麼希望告訴給大家的?

劉任遠:

天府新區使命光榮、責任重大,當前發展的目標、方向、路徑,已經十分清晰。我們將堅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決策部署,保持千年立城的戰略定力,用好“三重”工作方法,堅持科學作為,久久為功,堅持幹在實處、走在前列,為成都大城崛起貢獻更多的新區力量。

小天提示

大家可以通過神鳥知訊APP

參與互動

《神鳥知訊》APP

(識別二維碼下載神鳥知訊APP)

進入“一把手訪談”專欄

在參互動時需要登入賬號

還未註冊的小夥伴

開啟“神鳥知訊”app後

輸入手機號和驗證碼

也別忘了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泰斯米蘭國家公園首次發現頭盔海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