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為了讓短腿的步兵更好的協同機械化部隊作戰,從二戰時期各國就開發了不少運載步兵的載具,不過多半以輪式和半履帶為主,雖然成本低,維護簡單,但是卡車要去追坦克還是遠遠不夠的。直到冷戰時期的60年代,蘇聯才開發出了真正意義上"步兵戰車"——BMP-1,讓步兵不需要在戰線後方臨時編組,就可以直接乘車伴隨坦克發起衝鋒。雖然這種做法最早是源於蘇聯考慮到核大戰中,步兵無法下車面對核輻射,但是無意之間為步兵和坦克協同作戰拉開了新篇章。

自BMP-1之後,各國都研發了自己的步兵戰車,從此步兵戰車就超過了裝甲運兵車,成為一種直接可以配屬在前線,搭載步兵和坦克一起衝鋒的作戰載具。中國作為陸軍大國,由於長期沿襲蘇制武器,所以在步兵戰車方面發展的不算晚,目前現役的主力步兵戰車是04A改進型。

不過對於這款步兵戰車,不少人也有自己的看法,主要認為這款戰車的防禦能力不高,根據之前央視節目中的內容,04A戰車的副總設計師透露這款戰車的防禦標準為正面可抵擋12.7mm機槍穿甲彈。這對於習慣的重火力、高防禦的部分人來說還是不可接受的,畢竟相對於"雌虎"這樣的重型步兵戰車而言,這幾乎就是"裸裝"了,這個防禦程度僅僅是裝甲防禦的最低標準,可以說超過步兵輕武器以上的任何直射穿甲火力都可以對04A造成有效傷害,而一旦被擊中後,其中載有的大量作戰人員也將受到傷害。

那麼在"火力、防禦、機動"這三者平衡中,為何設計師會一定程度上放棄防禦,這和中國產裝甲載具一貫的大炮重甲理論似乎有些背道而馳,畢竟04A可是直接伴隨坦克衝鋒陷陣的主力。其實這種對"重灌"的捨棄還是源於國內軍事情況所決定的,以我們目前的國防政策而言,不可能和美軍一樣轉戰於世界各地,還是以國土防禦為主,那麼武器裝備的設計就要立足於可能發生戰鬥的地域。目前北方因為蘇聯的解體防禦壓力較小,而西北是高原山地地區,山地作戰履帶式步兵戰車用處不大,剩下的南部方向和西南方向,這其中一個是水網縱橫,雨季往往會泥沼縱橫;另一個則是叢林河流地形,這些地形決定了作戰時機械化部隊要能夠快速的渡過河流水網地區,進行機械化突擊作戰。

而04A戰車系列正是考慮到這一實際需求,才會在防禦上有所減弱,以此換取了步兵戰車無準備的河流航渡能力。當然了,有的軍迷會說不是有舟橋部隊嗎?臨時架橋過河應該不是問題吧?一方面大家可以去看看南方的不少河流,尤其是長江流域往往水網密集,你過一個小河架橋一次,十幾公里又一個小河然後在架橋,這樣的突擊速度怕是敵人早跑了,而戰爭中時間就是生命。而以上還是比較理想的情況,如果敵人在河岸一線部署反坦克火力固守,那麼這時候架橋過河就是做了活靶子,如果此時的車輛能夠直接航渡突擊,那麼就可以在整個沿河地段隨意選擇薄弱點,這樣戰術就相當靈活了。

綜合上面所說,04A的防禦能力是在綜合未來可能發生的戰鬥區域,以及相關戰術應用的情況下,做的是一個有條件的取捨,而且之所以選擇12.7mm,也是因為目前美軍和北約部隊通常裝備的重機槍都是這個口徑。如果說戰場區域有所變化,04A也可以加裝附加裝甲和主動防禦系統,當然這都是後話了,畢竟要造重型步兵戰車對中國而言是小菜一碟,只不過武器設計要符合戰爭實際的需要,而不是盲目的追求高大上的資料流。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33歲張雨綺面板白皙通透保養好,機場學院風穿搭配素顏,又純又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