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機是一種高科技產品,也是一種很難快速上手的武器,需要長時間的訓練才能形成戰鬥力,從設計師的角度來說,單座設計是戰鬥機的標配,這種情況下,飛機重量最輕,阻力最小,機動性最佳,戰鬥力也最強,所以成了全世界絕大多數戰鬥機設計的首選。
但是從普通的高階教練機到一線戰鬥機,從飛行效能,操作習慣,火控系統都有天壤之別,為了降低飛行員駕駛戰鬥機的難度,設計師特意設計了雙座教練機,在現有單座戰鬥機基礎上改進,儘量保持飛機的原始設計,最大的改變是飛機增加一個駕駛員和顯示控制裝置以及彈射座椅和風擋!
梟龍雙座戰鬥機比單座戰鬥機首飛晚了14年時間
對一般戰鬥機來說,雙座戰鬥教練機一般比單座戰鬥機稍晚一點點,正常就是2-3年時間,但是中巴合作研發的梟龍戰鬥機確實一個“異類”,雙座機2017年首飛,比單座機首飛晚了整整14年時間,這其中很值得推敲,從中國設計師來說,給梟龍戰鬥機設計一款雙座改型並不是問題,為何拖到現在?
原因或許在巴方,巴方飛行員素質比較高,他們自認為從高階教練機畢業後,中間通過一段時間的梟龍地面模擬機訓練後,就可以很輕鬆的掌握飛機的操作特性,熟練應用並作戰,所以,雙座戰鬥機的開發費用巴方直接省了,為何突然提起雙座戰鬥機這個專案?
2007年開始,巴空軍得到第一批單座梟龍戰鬥機
或許要從雙座機的啟動使用者說起,或許是巴空軍也可能是東南亞的緬甸空軍,緬甸空軍在全世界第一家拿到梟龍雙座教練機,緬甸空軍在東南亞地區內,長期以來空軍裝備品質和裝備數量,和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相差甚遠,最近些年選擇中國梟龍戰鬥機,就看上了梟龍戰鬥機的便宜實惠,但是梟龍戰鬥機不帶雙座教練功能,就依靠地面模擬機,飛行員覺得不真實不踏實,於是就單獨出資研發一款雙座梟龍!從經濟角度來說,緬甸購買梟龍戰鬥機有限,是一個小客戶,所以投資可能不太大。
對於巴空軍來說,從2007年開始,梟龍戰鬥機數量的迅速擴張,最近些年達到150架,未來將達到250架甚至300架,如此數量眾多的飛機,一架飛機配3-4個飛行員,總數將達到1000人,這是一個龐大的數量,基於如此巨大的市場,研發一款雙座教練機也是很合算的事情,而且雙座教練機還保留了強悍的空戰和攻擊能力,可謂一舉兩得!
梟龍戰鬥機改雙座型號,飛行效能變化不大
單座改雙座,梟龍戰鬥機變化在哪裡?
從三圍來看,變長了也變矮了,翼展保持9.5米不動,變化最大的是長度,単座機長度14米,雙座機身長度增加了0.3米,主要在前機身加長,脊背增加一個長條形油箱,彌補後座擠佔飛機油箱空間,飛機垂尾從原來的梯形變成後掠形狀,提高了舵面的操縱力臂,飛機高度從5.1米下降到4.6米,垂尾高度降低飛機的大迎角效能可能受點影響。
飛機機動性還是-3G~+8G,正常起飛重量9.1噸,最大載荷4600公斤都沒有變化,最大速度卻很有意思從単座機的1.6馬赫升級到1.65馬赫,很有可能是發動機推力增加了一些,飛機轉場航程從3000公里縮小為2400公里,幅度比較大,這也可以看出飛機改雙座後,迎風面積增加幅度較大,所以巡航阻力增加不少。
梟龍戰鬥機作為一款輕型三代機,本身空間很有限,這一次改進不像重型戰鬥機一般不增加長度,這也是迫不得已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