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彬州市城西十公里的西蘭路旁,寺窟始鑿於北朝,大規模開鑿於唐初,貞觀二年(628)基本建成,是唐太宗李世民為紀念他指揮的彬州淺水原大戰和五龍阪大戰中陣亡將士而建,起名應福寺。北宋改名慶壽寺。明以來俗稱大佛寺,以阿彌陀佛造像高大精美而得名。

大佛寺因山起剎,雕石成像,共130多個石窟,錯落有致地分佈於約400米長的立體崖面上。共有佛龕446處,造像1980餘尊,分為大佛窟、千佛洞、羅漢洞、丈八佛窟四部分,曾被清代學者畢沅譽為“關中第一奇觀”。

“大佛窟”是全寺的中心,也是該寺最大的洞窟。窟平面成半圓形,徑約34米,高31米。窟內有一佛二菩薩石胎泥塑像3尊。阿彌陀佛(俗稱大佛)倚崖居中,高20米,肩寬13米、手高4.5米、指長2米,寶石藍髻護頂,秀眉慈目,跌坐於蓮臺之上。大佛頭像後有2道圓形雕刻花邊、7尊浮雕坐佛,附近散佈著19個飛天,構成富麗祥和的背光。侍立於兩側的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均身高15.6米,頭戴寶冠,身著華麗纓珞,神態恬靜。此外,窟內佛龕尚有造型各異小造像400餘尊。此窟規模巨集大,造像雄偉、雕刻精緻,是古代造型中的一大寶庫。“大佛洞”儲存了當年華麗的大佛背光雕刻,上面有七佛環坐,二十二身雕工精湛的飛天伎樂拱衛著彌勒佛寶閣,呈現出了一派西方極樂世界的歡樂景象。被譽為陝西和絲綢之路第一大佛。

千佛洞位於大佛窟東側,為中心柱室結構,由3個相邊的小洞組成,兩邊較深,中間略小。窟中造像有300餘尊,除少數為立體外,大部分是浮雕。四壁各龕內,大多是一佛二菩薩或一佛二弟子二菩薩造像,主像為彌勒佛造像。各龕裡的菩薩造像,呈現優美的大“S”造形,形象千姿百態,大多袒胸露腹,飄逸飛動,如歌如舞,反映了唐代自由開放的社會時尚。

羅漢洞位於大佛窟西側,由4個小石窟一線邊綴而成,有100多尊大小不等、高低各異的造像。窟中以釋迦牟尼佛為主像,餘為其弟子、菩薩、力士、金剛等造像。釋迦牟尼佛的脅侍之一是文殊菩薩,他穩坐於獅背上雙圓蓮瓣中,氣勢十分威武。獅子造形極富魅力,獅頸系鈴,獅尾擺動,給人以長嘶奔騰的動感。

丈八佛窟又稱“應福寺”,在大佛窟以西200米處,沿山開鑿的9孔小石窟散佈在崖面上。造像以丈八佛為主,高7.5米,兩帝侍立菩薩均高5.8米,共有各種造像108尊,風格古樸凝重,大多破壞嚴重。

大佛窟前有磚木結構的5層護樓,原為唐建,現存建築是明代嘉靖年間重修,經清代修建而成的,樓高32米。第一、二層用條磚“一順一丁”平砌。臺基為方形,頂部為六角的攢尖式頂。第一層門楣上刻“覺路”二字。第二層壘砌3個拱形門洞,正中門洞上刻“明鏡臺”3個字,3個門洞與大佛洞相通,大佛洞內光線明朗,便於禮佛者瞻仰所有的群像,使大佛洞內諸造像以最好的光線和最佳角度呈現在禮佛者面前。自第三層之上全部成為木構建築,各層面闊於與高度,自下而上逐漸減小,整體輪廓為方塔形,每層闢有門窗,造有欄杆,拾級而上,可以登臨眺望。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2000公里磕頭朝聖,卻客死他鄉:滿懷善念修行,只為心中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