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食療進補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不僅好吃還能防治疾病、強身健體。
很多人誤以為,進補當選貴重的藥材,人蔘、鹿茸、蟲草才能起到進補的作用,但事實並非如此。很多平價又常見的藥材,其功效一點都不比珍貴藥材差,關鍵是“藥”在於用對而不在於用貴。選擇適合自己身體的藥材進補才是重點!
適合冬季進補的藥材1
養陽藥物
01
肉蓯蓉
性味:甘、鹹,溫。
歸經:歸腎、大腸經。
功效:具有補腎助陽、益精血,且潤腸通便的功效。
02
鹿角片
性味:鹹、性溫。
歸經:歸肝、腎經。
功效:具有溫腎陽、強筋骨、行血消腫的功效,善補腎脈,是補腎助陽之俊品。
03
巴戟天
性味:溫,辛、甘。
歸經:入腎經。
功效:溫補腎陽,祛除寒溼。
04
補骨脂
性味:辛、苦,溫。
歸經:歸腎、脾經。
功效:具有補腎助陽、溫脾平喘的功效。
05
菟絲子
性味:平,辛、甘。
歸經:歸肝、腎、脾經。
功效:具有溫腎益精氣,養肝補脾的功效。
06
淫羊藿
(又名仙靈脾)
性味:辛、甘,溫
歸經:歸肝、腎經
功效:具有溫腎壯陽、祛除寒溼的功效。
2
補陰藥物
01
枸杞子
性味甘,平。
歸經歸肝、腎經。
功效:滋補肝腎,益精明目。
02
石斛
(又名楓鬥)
性味甘,微寒。
歸經歸胃、腎經。
功效:養陰清熱、滋陰腎陰。臨床上所用楓鬥為石斛上品,市場上一霍心楓鬥為上品中的佳品。
03
北沙蔘
性味:甘、微苦,微寒
歸經:歸肺、胃經
功效:具有養陰清熱、潤肺濡肺的功效。
04
麥冬
性味:甘,微苦,微寒。
歸經:歸心、肺、胃經。
功效:養陰清熱,潤肺除煩耳,潤腸通便。
冬季進補需注意人生活在天地之間、天地間氣候規律的變化也會影響人體的健康,因此,進補也要順應天時,應時擇藥。
現已入冬,進補要謹遵:“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慎用寒涼藥物,以免損耗陽氣。
《素聞·四氣調神大論》指出:“冬三月,此謂閉藏。”冬令季節,陽氣潛藏,陰氣最盛,養生最重“藏”。
冬季進補要順應“藏”養的特點,應宜用溫潤益精之品以養腎。同時照明代醫學家張景嶽的調養法適度增加滋補陰精的藥物以達到陰陽調和,身體健康。
因人而異選擇進補藥材人與人是有差別的,而且這種差別不止一星半點。人體臟腑陰陽氣血盛衰不同決定了體質的差異。生理機能的不同決定了在進補的時候,藥材的選擇也是不同,有的人要補,有的人則要瀉。
1、氣虛人群
這類人明顯體力和精力感到不足,不能耐受勞作,抵禦外邪的能力低下。身體容易疲勞乏力、感冒。
進補應該選如:黨蔘、西洋參、太子參、黃芪、白朮、黃精等甘溫益氣的藥材。
2、血虛人群
這種型別的人群表現為臉色沒什麼神采、脣色偏白、容易頭暈、四肢發麻、睡眠品質差,特別是女性會出現明顯的月經色淡、量少的情況。。
進補應選如:熟地、阿膠、當歸、紅棗等甘溫補血的藥材。
3、陰虛人群
這類人常有陰虛不足、陽熱偏亢的問題。常見形體消瘦、面熱潮紅、心煩且睡眠品質差、口乾、咽乾等情況。
進補應選如:麥冬、天冬、南北沙蔘、生地、玉竹、石斛、百合養陰潤燥之品。
4、陽虛人群
這類人通常有臟腑虛寒、對寒冷的適應能力低下,最常見的就是手冷腳冷、腰膝冷痛。
進補應選如:鹿角片、肉蓯蓉、仙靈脾、仙芋、巴戟天、菟絲子、補骨脂、附子、肉桂等溫陽散寒的藥材。
5、痰溼人群
這類人最大的問題的是體內水液代謝異常,一般體型偏胖,常有咳嗽痰多、胸悶、腹脹、身體困重乏力的症狀。
進補應選:蒼朮、白朮、厚朴、半夏、陳皮、砂仁、茯苓、薏苡仁等健脾、化痰、利溼的藥材。
6、血瘀人群
這類人因血脈不通而易產生疼痛的症狀,且以刺痛為主,痛處固定不移,夜晚疼痛加重。常伴隨面色暗黑、失眠健忘,女性表現為痛經、月經不調等症。
進補應選:當歸、川芎、赤芍、丹蔘、紅花、桃仁、延胡索、三稜、莪術等活血化淤的藥材。
赤芍
丹蔘
延胡索
綜合上面的可以看出,進補不在藥材有多珍貴,而在選擇適合自己身體的藥材,才能一補到位。同時也應該全面考慮,補勿過偏、補勿太過,以免因用藥錯誤對身體造成傷害。
例如以補益為主的養生方藥,組方應注意藥物之間的配伍,使人體達到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所說的:“陰平陽祕,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即是人體陰陽調和,百病不生。
明代著名醫學家張景嶽有言:"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即補陽藥中適當加入養陰之品;滋陰藥中,稍添溫陽之味。
醫生
龍家俊
主任中醫師
內科
簡介
江蘇省名中醫,曾任江蘇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理事,江蘇省中西醫結合學會乳房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南京中醫學會前後四屆理事、南京中醫學會學術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江蘇中醫》雜誌編委。現任南京市中醫院中醫內科主任中醫師。
擅長
從業50餘年,擅長治療血管神經性頭痛、眩暈症、頑固性失眠、支氣管哮喘、反流性食道炎、萎縮性胃炎、慢性泌尿系感染、泌尿繫結石、潰瘍性結腸炎、漿細胞性乳腺炎、乳腺囊性增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多囊卵巢綜合徵、圍絕經期綜合徵(更年期綜合徵)、陽痿、小兒遺尿、不孕不育、溼疹、痤瘡、蕁麻疹、白癜風、過敏性鼻炎、萎縮性鼻炎、過敏性皮炎、強直性脊柱炎、銀屑病、硬皮病、皮肌炎、克羅恩病(克隆病)、乾燥綜合徵、重症肌無力、白塞綜合徵等疑難病;乳腺癌、腦癌、鼻咽癌、肺癌、肝癌、胃癌、腸癌、淋巴癌、宮頸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等各種腫瘤,特別對乳房病的中醫治療有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