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痛風在古代被稱之為"王之疾病"。

因為當時的痛風患者多發生在衣食無憂、養尊處優的皇親貴族當中。

現在,生活水平越來越高,患上痛風的人也越來越多。

痛風多是"拖"出來的:

痛風發生的基礎是尿酸水平升高。

在正常的飲食狀態下,連續2日空腹檢測尿酸水平: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L,就可成為高尿酸血癥。

若尿酸得不到及時的控制,其尿酸水平高於關節處的單鈉尿酸鹽的飽和度時,尿酸就會析出結晶,並沉積在關節組織處,此時就會誘發痛風發生。

痛風在臨床上,多發生在夜間,主要有2點:

第1點、夜間體內的激素水平較低

體內分泌出的糖皮質激素有助於排出尿酸、抗炎止痛。

而糖皮質激素早上8點左右的時候分泌,在中午的時候到達頂峰,而夜晚是糖藕致激素的最低谷,因此痛風容易在夜間發作。

第2點、夜間人體內尿酸更容易沉積

夜間人體相對比較安靜。

體內的新陳代謝速度、血液流動速度都會減慢,而夏季夜晚更加悶熱,容易出汗,使水分流失,血壓更加黏稠就更容易沉積尿酸。

增加了尿酸鹽結晶的形成率,從而誘發痛風。

痛風患者,"睡覺"時若有3種表現,儘早檢查

表現1、腰疼

"腰為腎之府",一旦出現腰痛,腰部不適的情況,一定要提高警惕,在排除拉傷的前提下,很有可能是腎臟受損。

尿酸在體內達到一定濃度後,就會析出結晶,而尿酸的排洩又是通過腎臟,若尿酸鹽結晶沉積於腎臟內。

就會導致腎臟受損,形成腎結石,誘發腎絞痛,腰部疼痛。因此一定要提高警惕,切勿忽視。

表現2、肢體水腫

人在睡覺時,體內尿酸鹽結晶更加容易沉積。

因為夜間緩解下,身體處於酸性,尿酸更容易析出結晶。

若是腎小球被尿酸鹽結晶堵塞,可能出現壞死,導致腎功能喪失,從而影響體內水分的正常代謝,出現水腫。

表現3、排尿異常

夜間排尿次數多、顏色異常,均屬於尿酸超標的表現。

當尿酸鹽結晶在腎間質堆積,會使慢性腎小管出現間質性腎炎,導致排尿頻率、尿液顏色出現異常,尤其是有痛風病史者要注意。

控制尿酸水平,預防痛風,要做好"2多、3少"

"2多"

1、多喝水

可以適當的飲用一些白開水,但是喝水太多也漲肚子,可以適當的喝一些偏鹼性的茶水,比如菊花茶等,不但有助於尿酸分解、排出,而且還能抑制嘌呤合成酶的活性,減少體內嘌呤的合成。像玲雁菊花,含有豐富的菊甙、氨基酸、膽鹼、水蘇鹼等鹼性物質,還有黃酮類、微量元素等,能幫助預防痛風、腎衰竭。

提醒大家:服用降酸藥期間,不建議服用。

2、多運動

適當運動可加速新陳代謝,促進尿酸排出。

建議選擇一些低強度、有節奏、持續時間長的有氧運動,比如打太極拳、快走、游泳等。

運動最好在晚飯1個小時後,此時身體各項機能更加平穩、血液分配比較均衡,還能避免暴晒,更適合運動。

"3少"

1、少紅肉

如:牛羊肉、豬肉等,這類食物屬高嘌呤食物。

臨床發現,中國很多痛風患者都有吃肉的習慣。

建議,痛風急性發作期不應食用肉類;緩解期或高尿酸血癥狀態時,每天平均的紅肉類攝取量應控制在50g以內為宜。

2、少調味料

調味料,是生活中容易被忽視的東西。

實際上,有些調味料的嘌呤含量也很高。

如蠔油、鮑魚汁、海鮮醬、香菇醬、濃縮雞汁等,它們會快速的使血尿酸升高,並會導致痛風的發作。

3、少脂肪

脂肪會阻礙腎臟對尿酸的排洩。

並且高脂肪的攝入還會導致肥胖,甚至是代謝紊亂。

對體脂過高、腰腹肥胖的人來說,減少高脂肪的攝入,有利於代謝紊亂狀態的改善。

最後,控制尿酸水平、預防痛風,要定期檢查尿酸水平:

剛開始每2~3個月檢查一次;

當尿酸水平穩定、無症狀時,可每6個月檢查一次;

測尿酸數值前的注意事項

① 驗血前1天晚上,要減少攝入高嘌呤食物;

② 驗血的前5天,要減少攝入油膩食物;

#清風醫生說##慢性疾病的冬季調理##健康真相館#

博士,執業藥師,高階營養師,守護生命健康,拒絕偽養生,手把手調養一個健康的你!

最新評論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臉書搞事了,釋出了開源JavaScript引擎,用來提升APP啟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