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導語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都遇到過,孩子看到玩具就想要,如果家長不給孩子買,孩子就開始哭鬧,走不動道。而且孩子要的玩具都是家裡有的,還有些前不久剛買的。這似乎是每個孩子都這樣,這些孩子為什麼異常相似的喜歡買過已有的玩具呢?

案例

一組圖片在網上火了,上面就是一位寶媽抱著寶寶,準備從小區門回家,這個時候,把孩子的眼睛捂起來了。原因竟是,這小區門口有賣玩具的,寶媽害怕孩子吵著買玩具,就把眼睛捂起來了。不少網友表示:真是太機智了、“機智如你”。

分析

什麼孩子熱衷於買已經有過的玩具?

一個人重複購買一樣食物,可能是因為這樣食物好吃,再者一個人重複購物一個物品,說明這個物品很好用。這些都是成人在消費時候的心理,他們明確的清楚自己需要什麼,所以他們會對商品的忠誠度更高。

可是孩子為什麼喜歡重複購買玩具?這些有以下三個原因可以解釋:

1、佔有慾強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佔有慾,但是孩子的佔有慾更強烈,他們通常對母親的佔有慾,以及在他們的認知裡屬於自己的東西。

所以當孩子的意識中認為,這個玩具就是我的,我就是要擁有它,這就是他們的佔有慾在作祟。並不是一種實在的需求,而是出於內心的慾望。

2、孩子不清楚“買”的概念

一個人對金錢的概念可能要等這個人成年之後,或者當這個人有工作之後,才會真正明白錢的意義。所以孩子在那麼年幼的意識里根本不懂金錢的概念,所以用金錢去“買”這個概念無法理解的透徹。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他們覺得我想要就必須給我,即使從孩子嘴裡說出:“媽媽給我買這個”但實際上,孩子並不懂買,只是擁有的另一種說辭。

3、好奇心強

面對再年幼一些的孩子,他們通常對世界充滿了好奇,並且孩子在這個階段的記憶力不是那麼的完善,有的孩子買過了,但是他確實不記得了。

加上孩子的好奇心,又是自己喜歡的東西,所以他們會發出再買一次的請求,這都是屬於孩子的好奇心所引發的。

即使了解了孩子為什麼買,很多家長在面對他們的哭鬧還是沒辦法,通常向孩子妥協,而且覺得買玩具也花不了什麼大錢,就答應孩子買給他了。可是在教育過程中,家長一味的滿足孩子並不是一件好事。

影響

家長一味地妥協滿足孩子,有什麼影響?

有次去鄰居家做客,在吃飯的時候,發現孩子挑食的非常嚴重,孩子邊吃飯邊哭說自己要吃零食,不吃飯,結果朋友就同意了,不讓孩子吃飯,給孩子吃零食去了。如果每天都是這樣,這個對孩子的身體健康很有影響,並且還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為人、性格等。

1、孩子不能獨立

一味的妥協,就是讓孩子不斷的依賴自己。當孩子想要什麼東西的時候父母只會答應孩子,而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只會求助父母,自己無法獨立解決問題。

孩子學不會單獨思考,學不會自己解決問題,這樣只會讓孩子更無法獨立,以後的生活裡,孩子會更難成長。

2、孩子不守規則

孩子面對自己想要的東西,父母如果一味的答應,孩子只會覺得我想要的就是我的。即使這些父母覺得自己是招架不住孩子的哭鬧,可是這就是孩子下次索要的手段。

當孩子習慣這樣的方式去索要,在以後的生活和日子裡,他不懂得遵守規則,只會按照自己的習慣和思維去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3、孩子會得寸進尺

當你無法拒絕他們無理取鬧的要求,他們下次只會提出更無理取鬧的要求,並且用更誇張的手段。這就會造成孩子得寸進尺,他們覺得你這次都同意了,下次我再想要的時候,你也應該同意。

總結

當孩子吵著要買玩具,家長該怎麼做?

1、約法三章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和孩子有一個規章制度,讓孩子做一個遵守規則的人。

可以和孩子共同樹立關於買玩具的條約,比如一個星期只能買一次,一個星期超過一次了就挪用下個星期。並且和孩子規定好買玩具的金額,不能讓孩子反悔等措施。

2、拒絕孩子,語言要簡潔

當孩子吵著買玩具,不少家長出於在公共場合的無奈,出於拒絕孩子的尷尬,就答應孩子了。其實拒絕孩子的時候不要過多的語言,也不要用請求的語氣,儘量用肯定並且簡潔的話語,傳達出這次買肯定不可以買的態度。

3、事後教育

在孩子買玩具的過程中,其實對於孩子的教育要大於買玩具這件事情。其實孩子的忘性很大,在這條街看見玩具提出要求,在下一條街可能也會提出要求。

所以教育孩子不能治標不治本,而治本就需要事後,等這個要求結束之後要告訴孩子這樣是否正確,並且用之前的規則去和孩子講明道理,讓孩子明白要遵守規則。

如果孩子再吵著要玩具,首先得明確拒絕孩子,再進行教育這對會讓孩子養成一個好的習慣,等孩子下次再需要玩具,他會更明確應該如何和家長提出需求。

這裡提醒大家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本身就是一個漫長且需要學習的過程。很多家長如果沒有耐心也會做出錯誤的教育手段,這對孩子的成長來說並不是有利的。所以家長要學會怎麼去處理這樣的事情,孩子才會健康成長。

最新評論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王寶強新戀情被嘲諷:離婚3年,“老實人”人設終於被拆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