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這幾年,文青們的旅遊路線越來越奇葩。伊朗旅遊也成了文青們的一項選擇。

即便是這裡沒有用國際信用卡,酒店住宿不能在網站提前訂,女性旅遊者還必須用頭巾遮掩著頭髮,文青們也樂此不疲來這裡旅遊。

但不少人到了伊朗,就發現宛如進入二次元的金融系統:當地沒有atm機可以直接取現金,用美元或歐元換取當地貨幣(伊朗里亞爾),不同的換錢店鋪價格差別很大。

最直觀的感受是:換錢時候瞬間變成千萬富翁,用錢的時候又窮的叮噹響。

伊朗金融系統如何變成如此怪異?伊朗鈔票上的數字為什麼在幾十年內變成了天文數字?伊朗通貨膨脹背後,有怎麼的歷程?

一、伊朗的貨幣到底貶值了多少

首先我們看下伊朗的鈔票怎麼膨脹起來的。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伊朗的鈔票看起來還不那麼費勁。當時市面上的紙質鈔票是10里亞爾到1000里亞爾這個範圍。人們用紙鈔的時候還不需要數太多零。

1980年,伊朗最高領導人僅僅是因為原有鈔票上的圖案而廢除該鈔票(原因下文有詳解),印刷了新的紙鈔。新舊兩種鈔票並沒有價值差距,但是大面額紙鈔多了許多。5千和1萬一張的里亞爾登場了。

到1992年,伊朗的中央銀行就一直給伊朗最高層反映,要求印製2萬、5萬和10萬里亞爾的鈔票(因為大馬路上抱著一堆鈔票買商品的現象越來越嚴重)。

不過伊朗最高層給央行的回覆是,大額鈔票現在不能印,美帝萬一印假鈔銷往中國怎麼辦?辦法總比困難多,你們自己想辦法解決一口袋鈔票買生活用品的現象吧。

不過到了2005年,伊朗實在憋不住了,2萬和5萬面額的鈔票相繼登場。不到五年後,10萬元面額鈔票也面世。

這還不是故事的結束。即便是10萬面額大鈔票,也解決不了人們抱著一堆錢買生活用品的窘境。

這是今年7月的新聞,伊朗土豆價格已經達到了每公斤90000伊朗里亞爾的“天價”。換言之,在伊朗買一公斤土豆,就要用差不多最大面額的鈔票一張。

這如果發生在美國:買一公斤土豆就是將近100美元(約690人民幣);

這如果發生在歐元區,……。

▲伊朗最大面額的法定紙鈔,別看印製如此精美,也就買一公斤多點的土豆

所以10萬面額鈔票在伊朗也很不經用。(實際上10萬里亞爾在自由市場上兌換也只能換到0.8美元或人民幣5.5元)

但要是再推出50萬、100萬一張的紙鈔,那伊朗當局臉往哪兒擱?

不過,確實辦法總比困難多。伊朗高層想了個辦法,同意主要國有銀行發行“定額支票”。支票按印鈔技術製作,分20萬、50萬、1百萬、2百萬、5百萬五種面額。其中,1百萬、50萬和20萬面額的“定額支票”無需別的任何手續,可以和紙鈔一樣使用。

這不就是變相發行了1百萬、50萬和20萬面額的紙鈔嗎?

▲伊朗百萬面額的定額鈔票,和紙鈔幾乎無異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在不到40年內,伊朗最大面額鈔票的單張面值增長了1000倍。

▲一百萬面額“定額支票”樣式,其實也就值8美元左右(人民幣約55元)

天文數字鈔票只是表象,實質還是難以控制的通貨膨脹。

就在過去幾個月,伊朗的月通脹率一直居高不下,最高曾在5月份達到了驚人的52.1%,最近11月份剛降到27%。

一般來說,年通貨膨脹率超過6%,就可以認為是定義為惡性通貨膨脹。很明顯,伊朗的經濟出現了嚴重問題。

伊朗政府把高通脹的罪魁禍首歸結於美國的制裁和貿易禁運。這當然是一個重要原因,甚至可能是直接原因。但是如果翻閱以往資料,就會發現高通脹早已是伊朗的多年頑疾。

上圖可以看到,過去伊朗的通脹率一直居高不下,最高甚至達到過近50%。要想探究伊朗高通脹的歷史原因,甚至要追溯到上個世紀70年代的巴列維王朝。

二、伊朗在巴列維王朝時期埋下的雷

1963年,在美國的支援下,伊朗國王巴列維開始親政。執政伊始,巴列維就宣佈實行以土地改革為核心的多項改革計劃,號稱“白色革命”。

客觀來說,巴列維的改革取得了卓越成效,開啟了伊朗現代化程序,伊朗進入了快速工業化階段。在工業上,到1975年,伊朗已經建立了比較全面的工業體系。同時,快速發展的工業帶來了大規模城市化程序。

1960年,伊朗的城市人口只佔了全國的三成,到了1978年,這個數字升到了52%,產業工人變成城市中的最大群體。伊朗也一躍成為世界第九大經濟體,人均GDP也達到了2200美元。

▲1970年伊朗首都德黑蘭街頭

除了經濟方面的成就,伊朗的世俗化改革也非常成功。女性獲得了跟男人一樣的離婚權,女孩合法結婚年齡由9歲提高到18歲,一夫多妻制受到限制;女人出門也不用黑絲布蓋臉,甚至可以穿高跟鞋超短裙。

▲70年代伊朗街頭時尚的女性

但是伴隨著改革的進行,伊朗社會背後的問題開始逐漸浮現。首先是從上而下滋生的腐敗和壟斷問題,最典型的是巴列維王室掌控了伊朗石油公司一半的股份,甚至巴列維國王本人的岳母都掌控了伊朗所有的珠寶行業。

巨大的財富讓巴列維王室成員揮霍無度,生活極度奢靡,這股風氣也帶動了整個社會的腐敗。在巴列維的“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王室貴族、外國公司、官僚買辦階級相互勾結,工程承包商賄賂成風,王室成員和中高階官員大肆貪汙受賄。

▲1960-1980年使用的伊朗紙鈔正面即是巴列維國王,這是當時100里亞爾紙鈔正反面

隨之對應的是整個社會的貧富差距急劇擴大。在很多底層人民看來,他們並沒有享受到改革帶來的紅利。最窮的17%人口只佔有1%的收入,一半的德黑蘭市民擠在50處棚戶區。

▲伊朗首都德黑蘭東部的貧民窟(攝於2018年)

看似平靜的社會暗潮湧動,經濟高速增長的背後是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嚴重脫節。

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石油價格暴漲,伊朗外匯收入大幅增加。急功近利的巴列維加快了城市化程序,盲目增加投資,同時軍費也大幅上升,政府預算急劇增加。

然而許多投資專案根本與當時的伊朗經濟發展不相匹配,反而造成了經濟發展的嚴重失衡。僅以港口為例,由於解除安裝緩慢,伊朗在1974年為貨船滯期賠付了10億美元的天價罰金。

然而,1975年,世界性經濟蕭條導致石油需求量減少,價格大幅跳水。石油收入大幅減少,政府的財政赤字迅速增加。由於投資攤子鋪的太大,後期很多專案被停工,又造成了失業率的飆升。

大量農民從農村來到城市,加上新的機械式農業並沒有發展起來,農業發展反而萎縮,其結果是農產品大規模減產。

首先,大量的石油收入通過投資等方式投放到國內市場,卻沒有得到應有的產出;其次面對財政赤字,伊朗政府又只能加大貨幣供給。再加上農產品短缺造成的物價上漲等因素,伊朗不可避免的出現了高通脹。

伊朗1975年的通貨膨脹率為9%,1977年這個數字就已經高達25.1%。為了解決財政赤字,政府進一步提高稅收,飽受通脹之苦的民眾更加苦不堪言。

高昂的物價、王室的獨裁和腐敗、社會貧富差距過大等一系列問題,引發了廣大人民的不滿。恰在此時,伊朗當地宗教原教旨主義運動開始回潮,並在伊朗基層社會形成了廣泛的影響力,最終,1979年,“革命”爆發,巴列維下臺,取而代之的是伊朗教士集團。


三、“革命”帶給伊朗的是更嚴重的經濟通脹和國際孤立

1979年“革命”後,伊朗經濟依然問題重重。

此後,伊朗建立了以國有企業為主導的經濟體制,私有經濟被嚴格限制。雖然後來適當放寬了限制,但是國有經濟依然為絕對主導。由於國有企業壟斷了許多經濟要素,導致經濟效率低下、發展緩慢。

教士集團的壟斷和腐敗也是一個大問題。“革命”後,教士集團以宗教的名義獲得了全部政權。直到今天,伊朗執行著一套宗教領袖與行政首腦共存的政體。

正是因為1979年“革命”後新政權是一個政教合一、意識形態極端化的政權,因此完全不容許人們對之前巴列維王朝的任何懷念和回憶。所以,原來鈔票上的國王頭像更是不能繼續存在下去,這才有了文章開始提到的1980年的全國大換紙鈔。

說回政治方面,最高領袖作為教士集團的代表,可以終身任職,並且指揮著獨立的武裝力量——革命衛隊,但並不參與行政機關的日常運作。

日常行政事務由總統領導的內閣負責,但參選總統者須首先由12位資深教士組成的憲法監督委員會稽核通過,再經全民投票決出勝利者。顯然,總統只是個擺設,真正的最高統治者是教士群體的領袖(1979年至今先後僅有兩人,霍梅尼和哈梅內伊)。

“革命”後,大教士群體,成立120個基金會,對伊朗的主要產業進行壟斷和控制。因為政教合一的體制,伊朗的教士集團無人監督,由此造成了比巴列維王朝時期更嚴重的貪汙腐敗。

伊朗前總統內賈德就曾經在一次公開演講中提到,伊朗的300個教士家族,掌控了國家60%的財富!

比如現任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很多親屬都成為大教士,要麼掌管主要的基金會,要麼成為政府或軍隊的高官。尤其是他的兩個兒子,分別掌管了伊朗最強大的軍事組織和軍隊。

更大的危機來自於外部。“革命”後,美伊關係從盟友徹底走向敵對。美國停止向伊朗購買石油,並持續採取經濟和貿易制裁。這對仍然高度依賴石油的伊朗經濟來說,無異於釜底抽薪。

“革命”爆發不久,伊朗又遭遇伊拉克入侵,長達八年的兩伊戰爭幾乎耗盡了伊朗的國力。國內生產遭到戰爭破壞的同時,伊朗政府為了應付高昂的軍費,只能開足了馬力印鈔,1995年伊朗國內的通貨膨脹率近乎50%。

好在伊朗並沒有因為戰爭崩潰。但是美國長達40年的制裁還是大大拖慢了伊朗的發展腳步。美國製裁對伊朗影響到底有多大,看看2016年伊朗GDP增長的數字就知道了。

2016年,按照伊核協議,美國與世界大國解除制裁後,伊朗經濟增長高達12.5%。而在2017年,美國重啟對伊朗制裁後,這一數字迅速下降到3.7%,2018年甚至錄得了負增長。

資料顯示,美國對伊朗石油產業的制裁導致該國原油出口減少逾80%。同時,貿易禁運導致伊朗各種物資匱乏以及大量產品滯銷,於是出現了本文開始提到的一幕。

四、難以走出通脹的伊朗經濟

一般來說,通貨膨脹主要是兩種原因,一是國內商品供給相對不足,二是貨幣超發。很不幸,伊朗全都佔了。

長期的經濟發展緩慢導致伊朗在供給端增長有限,制裁進一步抑制了伊朗政府從國外進口商品的渠道,但國內需求卻很旺盛。

▲德黑蘭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密集的城市建築掩蓋不了畸形的經濟結構

首先是人口大幅增加。“革命”後,霍梅尼開始鼓勵生育,要求婦女多生孩子,增加人口,保衛伊朗新政權。

▲伊朗倡導人們多生育的宣傳畫

短短40年,伊朗人口從2000萬來到了現在的9000萬。

其次,城市化也使得人們生活方式和消費觀念轉變。除此之外,伊朗的補貼政策也在很大程度上鼓勵國內消費。

供求的失衡就會導致物價上漲,而伊朗政府為了彌補赤字採取的擴張性貨幣政策,進一步加劇了通貨膨脹。

▲伊朗廣義貨幣基本上是以火箭般的速度上升,遠高於伊朗的GDP增長速度

除了通脹,伊朗還要面對失業率的問題。

經濟增速跟不上人口增速,就導致社會上沒有足夠多的新增就業崗位來容納越來越多的適齡就業人口。最近20多年,伊朗的失業率長期高於10%。而在年輕人之中,這一數字更高。

高通脹和高失業率同時到來,想通過貨幣寬鬆政策刺激經濟發展,必然使通脹加劇;想通過貨幣緊縮抑制通脹,又會讓企業融資成本上升,失業率上升,伊朗政府左右為難。

至於本文最開始提到的,伊朗官方匯率和自由市場匯率差別特別大現象,則是伊朗嚴格的外匯管理所致。

由於官方外匯供給不足,基本上只有國企在進口一些藥品或者其他必要物資時,才可以使用官方匯率。另一方面,里亞爾持續貶值,出於財產保值的目的,民間有大量兌換美元的需求卻得不到滿足。

這一背景下,黑市外匯交易應運而生。黑市市場匯率比較真實反映了供求關係(畢竟供求關係決定價格嘛)。而官方匯率近乎有價無市,所以文章開頭算土豆價格,我們也都按市場匯率計算,因為官方匯率基本沒用。

經過了40年,巴列維時代遺留的經濟問題非但沒有解決,反而更加惡化。面對內外交困,伊朗政府只能轉移矛盾,依靠民眾反美情緒維繫政治穩定,這就使得伊朗陷入了僵局。伊朗未來走向何方,只能拭目以待。

▲伊朗一個貧困孩童面對媒體鏡頭

最新評論
  • 1 #

    伊朗物價本來就不低,美國這一折騰。

  • 2 #

    我今天凌晨到了德黑蘭,今天下午換的美元匯率是一美元兌換129,000伊朗里亞爾。

  • 3 #

    5.5買兩斤土豆沒毛病。

  • 4 #

    沒事,伊朗人民過的不好,就甩鍋美國。過的好,就是領導治理有方

  • 5 #

    伊朗和世界上最富有的委內瑞拉 辛巴維(威)一樣 最窮的人都有上億元現鈔

  • 6 #

    中國為什麼不幫一下伊郎!

  • 7 #

    伊朗馬上跟辛巴維(威)、委內瑞拉、古巴一樣俄羅斯也一樣緊隨其後

  • 8 #

    又多了一個背鍋俠,通貨膨脹這事還能怪到了40年前的巴列維王朝。

  • 9 #

    伊朗貨幣繫結人民幣和歐元,同時石油全力出口中國和歐洲,這就突破了美國的經濟制裁,經濟立即起色

  • 10 #

    伊朗 北韓 巴基斯坦 古巴 俄羅斯 非洲小國……和咱們都是朋友

  • 11 #

    大額鈔票不能印的理由居然是:美帝印假鈔銷往中國怎麼辦?美帝專業黑鍋俠啊

  • 12 #

    伊朗,委內瑞拉,辛巴維(威)......都是中國的好朋友,堅決支援

  • 13 #

    我們還要貨幣互換嗎?拿在手裡都怕它變廢紙!

  • 14 #

    與美帝鬥爭到底!窮得硬棒,餓得新鮮,不能輸了氣節!

  • 15 #

    辛巴維(威),委內瑞拉,伊朗,超發貨幣必然的結果。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丟臉!一斤白酒下肚 瀘州這個男子洋相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