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拋開成見來講,蜱蟲是一種非常成功的寄生蟲!

早在恐龍時代,已經可以找到它們的身影。人們在恐龍的羽毛化石、琥珀中都找到了這種古老物種存在的證據。

下圖是從多明尼加找到的琥珀,其中就有一隻蜱蟲的老祖宗。地球上最早的蜱蟲距今至少有1.46億年-6600萬年。

蜱蟲喜好生活在溫暖、潮溼的山林及山林交界處。它們的生存能力極強。

雖然它們喜好溫暖、潮溼的環境,但是它們卻可以在-18°C存活2個多小時。而在-2至-7°C則至少可生存2周以上。

在乾旱缺水狀況下,節食存活可達4個多月。

吸血鬼是蜱蟲的代名詞!

它們不像其他寄生蟲那麼“挑食”,它們可以在多物種間進行寄生。

蜱蟲在分類學上可以分為硬蜱和軟蜱。這種分類依據是很容易理解的。硬蜱的軀體背面有殼質化較強的盾板,而無盾板者則為軟蜱。

蜱蟲喜好寄生在鳥類、哺乳動物身上,有時也可見於爬行類、兩棲類等。

它們在叮吸血液時,可在其口器分泌一種溶解組織的酶,同時產生具有麻醉效果的物質。

於宿主不覺不察覺的情況下,偷取“血汁”。

不吸血之時僅有米粒大小,飽餐之後可漲大到指甲蓋大小。

蜱蟲的一生可劃分為“卵-幼蟲-若蟲-成蟲”四個時期。

寄生在宿主身上的成蟲雌雄蜱蟲吸食飽滿之後,交配後脫落。雌蟲爬行在草根、樹根、畜舍縫隙處進行產卵。很快雌蜱蟲遂即乾死。

蜱蟲卵會在未來的2-4周內孵化成幼蟲。幼蟲形似若蟲,但體格較小,二者最大的差別就是幼蟲只有3對足,而若蟲有4對足。

幼蟲需要1-4周才能蛻皮成若蟲,成為若蟲的蜱蟲還沒有生殖孔,也標誌著其無法繁殖。

為何其不能繁殖,因為繁殖需要巨大的能量消耗。它在等待回到宿主身上來一發“酣暢淋漓”的吮吸。

若蟲們會主動爬上和宿主相當高度的樹葉、枝幹等地方,然後用第3-4對足牢牢的抓著樹葉、枝幹等,最後將前1-2對足伸向空中,只要哺乳動物、鳥類經過該處,被其抓住,它們就成功登上“生命之舟”。

如果一直未能找到宿主,它們就得死亡。

當然,蜱蟲是怎麼知道哺乳動物等會經過這個地方呢?

實際上,在蜱蟲的第一對足上,存在著一種叫做Haller's organ的結構,該器官可覺察到空氣中氣味等化學物質,此外還可以感知溫度變化。

也就是說,它們在宿主即將靠近之前,就已經捕捉到相應的資訊。然後急切地伸出爪子,等待機會的眷顧。

而有幸登上宿主的蜱蟲,則開始不同的習性選擇。

有的會迫不及待地開始進食,而有的會在宿主身上游走,直到找到合適的位置才開始“定居”。

比如,有些蜱蟲就喜歡躲在毛髮下,而有的蜱蟲則喜歡呆在哺乳動物的耳朵內。

有經驗的人,都知道蜱蟲叮食在宿主身上是非常牢固的。

這種牢固當然也是進化的需要。

如果蜱蟲花了如此大的精力才來到宿主身上,而宿主“抖個身子”就被甩出去,那麼對蜱蟲來說這是致命的。

因為離開宿主,在更大概率上意味著死亡。

蜱蟲的口器

蜱蟲能牢固地叮在宿主表皮上, 是因為其口器能分泌一種類似“膠水”的蛋白質。

此外,口器插入體表之後,也會牢牢地“把住”,以免脫落。

蜱蟲對於人類來講是“恐怖”的,因為蜱蟲自身可攜帶“多如牛毛”病毒、細菌和病原蟲。

在以前,人們經常能聽到有人被蜱蟲叮咬之後死亡的新聞。

這不是危言聳聽,卻是常有之事。

蜱蟲引起的危機病情中,最為常見的叫做腎綜合徵出血熱,這是一種由漢坦病毒感染而引起的。

而蜱蟲攜帶的病毒中,漢坦病毒是非常常見的。

蜱蟲叮咬之後可能導致人體血管壁出現瀰漫性損傷,此外伴發血小板減少。

血管壁損傷導致血管廣泛性的“破損”,血細胞等溢位血管外;而血小板是人體重要的阻擋血管傷口的結構,其含量減少就導致了血管內的血液更多地流出。

這種情況很緊急,因為它的最大特點是“廣泛性“。

換句話說,人體的各個組織都在出血!肺部可出現肺出血、消化道也可出血、肌肉關節也可出血導致組織淤青。

腎臟是人體血管分佈十分豐富的部位,當腎臟的血管內壁損傷之後,可導致發燒、休克等症狀。

如果得不到及時的醫治,可很快導致死亡。

值得一提的是,人被某種蜱蟲被叮咬之後,可能一輩子就要與“紅肉”告別了。

因為只要吃“紅肉”身體就會出現過敏反應。

這種蜱蟲是一種叫做孤星蜱蟲的蜱蟲,在它的唾液裡存在一種叫做α-半乳糖的物質。

孤星蜱蟲

當人被該蜱叮咬之後,α-半乳糖就可隨唾液進入人的血液之中,而人體的免疫系統會將其視為“外來有害物質”,而產生特定的抗體去消滅它。

而當人再去吃下紅肉時,紅肉中所含的α-半乳糖就會被其體內的特殊抗體“認”了出來。

免疫系統誤以為之前的那個入侵者又來了,於是一系列劇烈的免疫反應被啟動,人體也就出現了紅肉過敏的症狀。

一般情況下,隨著衛生條件的提升,生活在城市鄉鎮系統之中,很少會被蜱蟲寄生。

但是,隨著人們開始熱衷野外親子旅遊等活動的增加,被蜱蟲叮咬的機會也在增加。

人們在野外活動時,儘量穿著長袖長褲,同時還可在裸露的部位塗抹一些驅蟲噴劑。

而且在活動之後,有必要檢查一下是否有潛在的蜱蟲在附著。

再次強調,因為蜱蟲口器可分泌麻醉物質,即便人被咬之後,也絲毫察覺不到,需要用肉眼辨別。

而一旦發現被蜱蟲叮咬之後,不要著急直接粗暴地用手“拔掉”。

強行外拽可導致蜱蟲頭部更加深入人體面板,導致蜱蟲的頭和爪子容易殘留在其中。

此外,強行外拽還可刺激蜱蟲分泌大量的唾液、以及釋放更多的病原體,增加了患病的風險。

一旦發生蜱蟲叮咬在面板上,可以用酒精等塗抹在蜱頭部或用菸頭輕燙蜱蟲體部,儘量使其自然脫落。

再用鑷子抓住其口器部位取出整隻蜱蟲(一定要夾住口器部位),並對傷口及時消毒處理。

如果身體出現中毒症狀,應立即前往醫院進行搶救!

最新評論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蝴蝶夢》中的丹弗斯夫人,對麗貝卡的感情不僅僅是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