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新冠病毒肆虐之下,城市彷彿按下了“暫停鍵”。在成都市天府新區人民醫院門前,空氣中瀰漫著消毒水的味道,與寂寥的街道相比,穿梭在醫院中的“白衣逆行者”卻保持著緊張的節奏。隔街相望,七、八輛網約車齊刷刷地停在並不寬敞的道路邊,他們等待著誰,他們要去哪兒?

視訊載入中...

1

緣起:平凡之路

除夕夜,家住天府新區正北上街的史珂與老伴在家中迎接來成都後的第四個春節。

老史今年55歲,2016年離開新疆選擇在天府新區買房定居,親人不在身邊,不過成都有許多當年的戰友。留在這裡養老的原因,用老史的“椒鹽普通話”來說就是:覺得成都“安逸”。

飯桌上有菜有酒,比平常更為豐盛一些,與以往不同,今年春節家中只有老兩口二人,家中少了些話語,窗外也不如往年熱鬧。看看春晚、喝點小酒,史珂便回臥室休息了。躺在床上,老史卻睡不著,輾轉反側間,撥通了同事的電話……

2019年,在家閒不住的老史選擇加入了一家網約車平臺,成為了平臺合夥人。在成都生活了三年,加上擁有27年駕齡,這份工作對於老史來說也算是駕輕就熟,陪乘客擺擺“龍門陣”,穿梭在成都大街小巷,老史享受著這樣充實而簡單的生活。

新年伊始,這“安逸”的生活卻被新冠病毒的蔓延所打破。

2月4日,立春,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光,隨著送暖的東風緩緩而別。清晨6:30,空氣中仍夾雜著陣陣寒意,老史像往常一樣從正北上街出車,不過此刻,他的心中卻並不平靜……兒子遠在新疆,因為疫情關係沒有回成都與家人團年,老史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大年初四,公司組建了“醫護人員接送愛心車隊”,老史第一時間報名加入了進來。這幾天來,自己的車輛沒有運營,不停地往返醫院,臉上也比往常多了一個厚厚的口罩。

“我開車有20多年了,因為這次我們主要針對一線醫護工作者,儘自己微薄力量做一些公益活動,現在外面也不好叫車,上下班也不方便,我在家也閒不住,我們也願意為他們做一些事情。”接送乘客對於老史來說習以為常,不過參加這次“醫護人員接送愛心車隊”卻是憋足了勇氣才向遠在新疆的兒子“濤濤”開口。

自從加入車隊以來,老史也成為所住小區中被重點關注的物件。大夥兒議論紛紛,這份“關注”既有關心,也有擔憂,別人的目光和言語,讓老史心中總是有一些不自在。

“擔心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們車隊在上崗之前都組織了關於疫情防控的培訓,並且制訂了嚴格的自我防護制度,(病毒防護)這些方面我們還是很注意的。”在開展這項公益服務之前,公司為司機們提供了相關防護裝備,每天出門前,老史都不忘仔細給車輛消毒。“安全還是第一位的。”戴著口罩,透過堅毅的眼神,熟悉的道路讓老史心中迴歸平靜。緊握方向盤,沒有心思琢磨心中泛起的些許波瀾,駕車繼續向前……

20分鐘後,老史接到了醫生嚴剛,彼此問候,行駛在平時車水馬龍的道路之上。

2

等待:為你停留

在成都市天府新區人民醫院對面,七、八輛“萬順叫車”齊刷刷地停在並不寬敞的道路邊。

嚴金平正靠在駕駛座上,今天她已經接送了6名醫護工作者,做完車輛的細緻“殺消”工作後,嚴金平拿出手機與家中的兒子視訊:“媽媽,什麼時候能帶我出去玩啊?”原本決定春節前後全家一起出門旅遊,因為疫情,這事兒耽擱了,孩子卻一直念念不忘。平時嚴金平總有方法哄孩子開心,而今天的嚴金平卻有些疲憊,坐在車裡,眼皮不自覺地拉了下來。

大年初四過後,每天都有“萬順叫車醫護人員接送愛心車隊”的車輛停靠在全市17家開設發熱門診的定點醫院,司機在沒有接送任務時候都會選擇將車輛停在醫院旁邊,方便醫護工作者下班時隨時使用。

“每天早晨,中午,晚上,甚至深夜一兩點鐘都有醫護工作者上下班。”嚴金平提了提精神,這時接到一位醫護工作者的用車需求。

疫情期間,由於營運車輛減少,對於許多深夜才能下班休息的醫護工作者來說,如何回家其實是一個不小的難題。在此期間,通過網約車平臺的宣傳以及相關醫院的告知和推薦,醫護工作者也都知曉了有這樣一項貼心服務。

“每天接送他們上下班大概十一、十二個小時吧。”對於45歲的嚴金平來說,長時間的接送服務身體上還是有些許吃力,家裡小兒子8歲,正值學校放寒假期間,不少的家務事還需要嚴金平操心。

現在特殊時期,家裡的事務大都需要由丈夫打理。“接到最小的(醫護工作者)才19歲,我的娃兒這麼小還在家裡面,在我的面前還不懂事,看到這些十多歲的女孩都在上班了,衝在前線,我覺得我心頭說不出來那種滋味。”眼見這些年輕人每天奔波在抗疫第一線,嚴金平的內心似有千言萬語卻又無法表達。

“只要他們有需要,我再晚都等他們下班,我願意等。”嚴金平揮揮手,她說自己並不怕與一線醫護工作者接觸,“我就是他們的大姐姐,安全把他們送回家。”

3

深情:厚厚的護目鏡

鄧菊芳正開車前往四川寶石花醫院接腎內科醫生劉琳下班,厚厚的護目鏡讓呼吸都感到很悶。“兒子擔心自己防護安全網上買的,其實很不方便,不舒服就不說了,哈口氣全是霧。”

在不影響視線的情況下,鄧菊芳始終都戴著護目鏡,偶爾鬆了就用手抬一抬。鄧菊芳兒子是教書的,她說兒子作為老師,比一般人更重視疫情期間的個人防護,同時也更懂病毒給人的傷害。“加入公益車隊還是給他做了些思想工作的,他也支援,但還是擔心我遭感染。”

每天的接送服務對於52歲的鄧菊芳來說不是一個簡單的事,鄧菊芳家住新都,每天要花40分鐘時間去往天府新區。鄧菊芳加入車隊並沒有選擇離家相對較近的服務片區,而是選擇了司機相對比較急缺的天府新區。“有些人也住在新都方向,其實接他們上班也就順路過來了。”對於住家遠在新都方向的醫護人員,鄧菊芳的加入為他們上下班節約了許多時間。“有住東站的,也有住蜀西路的,甚至遇到最遠住黃龍溪的,我們都會接送。”

醫院門口,鄧菊芳熱情地為劉琳開啟車門。在履行流程手續,看了醫院工作證後,鄧菊芳駕車載著劉琳駛離醫院。

一路上,繁重的“裝備”並沒有關住鄧菊芳的熱情,開啟話匣,鄧菊芳與劉琳拉起了家常。“覺得社會還是比較關心我們醫護人員,雖然說我們在上班,深夜時間都沒有休息,覺得還是挺辛苦,但是我覺得你們從這個很小的一個事情都想得很周到。”劉琳今天第一次乘坐“愛心接送專車”,家離醫院較遠,上車前她還想著是否會給司機增添不便。“這段時間下班都可以坐我們車,再遠再晚我們都接送你們。”鄧菊芳的態度漸漸打消了她的顧慮。

此刻,人與人沒有隔離,心與心沒有距離,談笑中驅散一天的疲憊。

4

回家:熟人熟路

夜幕降臨,嚴剛從醫院下班回家,巧合的是在門口等候他的司傅同樣是史珂。夜色中,街上沒有往日的繁華,兩人心中都只有一個念想:回家。

臨別之時,如老友般互道珍重,史珂快步一邁,拉開車門,捧出下午準備的一束鮮花。“醫生,稍等一下,把這束鮮花帶給你的家人,祝他們新年快樂,你們辛苦了。”

來時萍水相逢,歸時熟人熟路。

回家開啟房門,老伴已經出門散步去了,沒顧上吃飯,惦記著兒子的平安,老史拿出了手機撥通遠在新疆的兒子“濤濤”的電話……

50支車隊,500位司機,60000公里的車程,每天大約2000名醫護工作者與愛心車隊司機結伴而行。一路上,溫暖與希望卻比病毒蔓延得更快。

5

終點:那些平日的時光

史珂:我希望我接送的醫護人員平平安安,疫情過後與司機同事喝酒聊天。

嚴金平:我希望疫情早點過去,疫情過後帶孩子旅遊,好好“逛一轉”。

鄧菊芳:我希望司機朋友都做好防護安全,疫情結束後一起打打麻將,開心聚會。

長路奉獻給遠方

玫瑰奉獻給愛情

我拿什麼奉獻給你

我的愛人

白雲奉獻給草場

江河奉獻給海洋

我拿什麼奉獻給你

我的朋友

在那些Sunny燦爛的日子,大多的美好我們都習以為常。在負重前行時刻,點滴的奉獻都是勝利的希望。

— End —

後 記

採訪結束之時,史珂邀請大家在疫情結束過後到他家做客,他說他會現場為大家表演自己拿手的新疆舞。現在他也有了自己的事業,打趣到自己也算是一個老“蓉漂”了。有感動,有疲憊,有心酸。而匆匆忙忙之中,老史也像往常一樣問候:朋友,你吃了麼?

最新評論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世界上最有名的玻璃隕石——利比亞玻璃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