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15 發現號

宇宙飛船離開地球才不過三十天,戴維·鮑曼已經不時覺得很難相信除了發現號這個小小的封閉世界外,自己還接觸過任何其他生命。這麼多年來的訓練,在這之前所有前往月球和火星的任務,似乎都是上輩子另一個人的事情了。

弗蘭克·普爾承認有同樣的感受,他有時候會開玩笑地感嘆說,就算要找最近的精神醫師,也遠在六七千萬英里路以外。不過這種孤絕疏離之感,是很容易理解的,其實也沒有任何不正常之處。從人類開始探索太空五十年以來,還沒有哪次任務可以和這次任務相比。

五年前開始的時候,這個計劃本來叫作木星計劃,是前往這顆最大行星的第一次載人來回旅程。當時為了這趟為時兩年的旅程,宇宙飛船幾乎準備妥當了,不過後來有點突兀地,任務內容作了些更動。

發現號還是會去木星,但那不會是終點。航行穿過幅員遼闊的木星衛星系時,她甚至不會降低速度。相反地,她會將這個大天體的重力場當作一種投擲的力量,把自己拋向離太陽更遠的地方。像一顆彗星一樣,她會掠過太陽系的外緣,來到那個終極的目標:光輝的土星環。她不會回航。

就發現號而言,這是趟有去無回之旅,不過就宇宙飛船上的人員而言,他們並沒有自殺的意思。如果一切順利,七年內他們還是會回到地球——其中五名,在等待目前還沒建造的發現二號造好後去拯救他們的過程中,會覺得只不過是剎那間睡了場無夢的冬眠。

在太空航行局所有的說明和檔案裡,“救援”是個應該小心避用的字眼,因為這裡面隱含了計劃失敗的意思。大家同意的術語是“重取”。如果當真出了什麼差錯,在遠離地球幾近十億英里之外,根本沒有什麼救援的指望。

如同所有航向未知的旅程,其中的風險也是經過估算的。不過,半個世紀以來的研究,已經證明人工冬眠是完全安全的,並且也開啟了太空旅行許多新的可能性。只是直到這次任務,人工冬眠的利用才發揮到淋漓盡致。

到宇宙飛船最後進入環繞土星的軌道之前,這整段向外飛行的過程中,探勘隊有三位成員無須參與,可以一直沉睡。這樣可以省下大量食物及其他消耗品。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等他們醒來進入工作崗位的時候,可以精神抖擻,不會有航行十個月的疲憊。

發現號將會進入環繞土星的停泊軌道,成為這顆大行星的新衛星。她會沿著一條兩百萬英里長的橢圓形軌道來回梭行——這條軌道會讓她接近土星,也穿過所有主要衛星的軌道。他們會有一百天的時間測量、研究土星——這顆星球的面積是地球的八十倍,周圍環繞著最少十五顆已知的衛星,其中一顆甚至有水星的大小。

這裡的新奇事物,必定足夠幾個世紀的研究,而他們這第一批探測隊只能執行一些基本的勘察。他們探測到的一切都將傳送回地球,就算人員再也回不去,起碼探測的結果還在。第一百天結束的時候,發現號會關機。所有工作人員都會進入冬眠,只剩下最基本的維生系統繼續運作,宇宙飛船上永不疲累的計算機則會負責監督。發現號就會如此一直繞著土星轉動,轉動的軌道則經過妥善的測定,就算是一千年後才有人來,也能很清楚地知道怎麼找出這艘宇宙飛船。不過,照目前的計劃,只要再過五年,發現二號就會抵達。就算多過個兩三年,宇宙飛船上沉睡的人員也不會覺得有何差別。因為到時候時間對他們而言將是停止的,一如時間對懷特黑德、卡明斯基、亨特三個人已經停止。

有時候,鮑曼,發現號的艦長,看著三個失去意識的同事冰凍在寧謐的人工冬眠裝置裡,會覺得相當羨慕。在抵達土星之前,他們沒有煩惱,沒有責任,整個外在世界都不存在。

不過外在世界卻在注視著他們——通過生命感應顯示器。在主控甲板大量的儀器裝置中,有五個毫不起眼的小小儀表板,上面標示著亨特、懷特黑德、卡明斯基、普爾、鮑曼的名字。後面兩個還空白,沒有動靜。要有動靜,得是一年後的事了。前面三個,則閃動著許許多多微小的綠燈,表示一切正常。每個儀表上方都有一個小小的顯示螢幕,一組組游標移過螢幕,標示出脈搏、呼吸和腦部活動緩慢的節奏。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以色列研究團隊稱:7500萬年前化石揭示恐龍可調節自身體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