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卡久寺位於山南地區洛扎縣拉康鎮,四周群山巍峨,原始森林植被茂盛,置身其中,只見高山斷崖,雲霧升騰。卡久寺地處偏僻,但每年都有愛鳥人士,千里迢迢來到這裡,只為了看一眼神祕的九色鳥。
九色鳥就是棕尾虹雉,生活在卡久寺四周的高山,終年有云霧縈繞,偶爾會出現在卡久寺附近覓食、跳舞。頭頂藍綠色羽冠,身披彩虹般絢麗的羽毛,棕色的尾巴像一把漂亮的羽扇。
01頭頂藍綠色羽冠,身披彩虹般絢麗的羽毛,18枚尾羽如扇子棕尾虹雉是鳥綱、雞形目、雉科、虹雉屬下的一員,體長約70釐米,體重約2千克,是一種罕見的珍禽,被列入中國的一級保護動物。
在虹雉家族裡,共有三名成員,分別是棕尾虹雉、綠尾虹雉、白尾梢虹雉。要說誰頭上的羽冠最漂亮,棕尾虹雉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棕尾虹雉頭頂延長的羽冠,呈現出美麗的藍綠色,如同翡翠一般漂亮。羽幹比較細,羽端則呈匙狀,向前捲曲著,美麗得令人不可思議。
全身披著絢麗多彩的羽毛,背銅綠色,其餘上體紫藍綠色,腹部黑色,閃耀著像彩虹般的光澤。尾部有18枚棕色的尾羽,整齊美麗,張開時就像一把羽扇。
棕尾虹雉掌握了獨到的光學魔術,讓自己的羽毛多姿多彩,比高原上的彩虹更光彩奪目。九色鳥這個別名,正是由此得來。
相對來說,雌雞沒有多彩的羽毛,外觀遜色許多。雌雞全身的羽色顯得低調清秀,頭和羽冠、上體均為黑色、褐色,帶有斑紋。不僅不耀眼,而且不夠美麗。但低調的羽毛色彩,有利於它生存。
02生活在高原上,夏天在雨霧中跳舞,冬天在風雪中覓食
棕尾虹雉主要分佈於巴基斯坦、緬甸、克什米爾、尼泊爾、阿富汗、不丹、印度,是尼泊爾的國鳥。在國內分佈於西藏東南部和南部。
生活在海拔2500-4500米之間的高原上,終年被雲霧籠罩著的高山針葉林、高山草甸和杜鵑灌叢之中,更增加了棕尾虹雉的神祕感。
西藏山南地區,高原之上,氣候環境十分嚴酷。夏季,總是被陰雨與雲霧籠罩著,就算是晴天,也常有云霧縈繞。冬季,山上被皚皚白雪覆蓋,時常有大風雪天氣。
別看棕尾虹雉個子不大,但是它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既不怕夏天的雨霧,也不懼冬天的風雪。夏季食物豐富,棕尾虹雉不愁吃喝,所以常在雨霧中奔跑,跳舞;但到了冬天不得不花更多的時間去覓食,它身上的羽毛並不單單是為了美麗,更為了保暖。
據《中國鳥類志》記載,棕尾虹雉的食物主要是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嫩芽、嫩葉、嫩枝、塊根、果實和種子等,有時也吃昆蟲等動物性食物。
棕尾虹雉一天的生活很簡單,無非就是吃飽了睡,睡飽了吃,閒著就跳舞玩耍。白天四處覓食,晚上則會在杜鵑灌叢中、陡峭岩石上、大樹洞中的巢穴睡覺。
它們經常組隊去覓食,穿梭在夏天的雨霧森林中,活躍在冬天的漫天風雪中,氣候環境對它並不能造成什麼影響。冬天會組成20-30只的虹雉群,報團取暖,團結友愛!
據新華網報道,一攝影師拍下棕尾虹雉在大風雪天氣外出覓食的畫面。只見棕尾虹雉迎著風雪,邊走邊低頭尋覓,偶爾會停下來,用強而彎曲的雞喙,在雪地裡刨雪,然後啄食埋在白雪裡的植物根莖或掉落的種子。它走過的雪地裡,留下一串腳印,與啄食的痕跡。
03跳“羽扇舞”吸引雌雞,大聲鳴叫佔領山地,隨便挖個坑就是窩
每年的4-6月是棕尾虹雉的繁殖期,雄雞的活躍程度明顯更高,平常只是偶爾飛奔跳舞,但到了繁殖期,它彷彿停不下來似的,一會兒鳴叫,一會兒跳舞。
原來,棕尾虹雉雄雞是以鳴叫的方式來佔領山地,向同類表面這一處地兒是自己的了,在這裡它可以隨意向雌雞表達愛意。
雄雞表達愛意的方式,就是跳著獨家的“羽扇舞”。雄雞會圍著雌雞轉圈,雙腳踢踏,雙翅揮舞,不時發出叫喚,十分賣力,且舞姿相比平時更有韻律美感。
它頭上的冠羽一抖一抖的,很有旋律感;它彩虹般絢麗的羽毛,閃爍著光芒。雄雞以自己美麗的身姿,與精妙的“羽扇舞”獲得雌雞的青睞。
棕尾虹雉營巢,選址時會十分注意,選個安全的地方,但是築巢卻十分簡單,雌雞在植被較稀疏的林中的落葉層,隨便挖個坑就可以了。有的棕尾虹雉比較講究,會選擇在岩石或樹洞裡營巢。
雌雞每次產卵3-8顆,顏色為淡黃色或皮黃色,具紅褐色和紫色斑點。經過28天的孵化,小雞就會破殼而出。
結語這種生活在西藏南部的九色鳥種群數量稀少,在中國估計總數不足1000只。希望棕尾虹雉在高原上無憂生活,在夏天的雨霧中,在冬天的風雪中,快樂奔跑!對野生動物最好的保護,就是離它遠一點!
雪靈谷動物實驗室/出品
參考資料: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西南山地、中國林業網、新華網
-
1 #
-
2 #
能人工飼養就好了,滿院光彩奪目。
-
3 #
釣魚窮三代,玩鳥毀一生,,,
-
4 #
怎麼讓它知道我對它好?
-
5 #
抓`緊保護!!!
-
6 #
釣魚窮三代,玩鳥毀一生,,,
我在卡久寺也拍到這種鳥,還錄有視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