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正有著許多物種正在漸漸地離我們而去。有些已經滅絕的物種,從理論技術上來說是可以被複活的。但有些物種,即使可以復活大家也不想看見,如果科學家診斷復活了這些滅絕物種,到時候恐怕就是人類滅絕的開始了。下面介紹幾種我們永遠都不該復活的滅絕物種。
1. 巨鼠
2003年的《科學》雜誌刊登了一篇報導,文章介紹了一種比過去發現最大的鼠類體型還要大上10倍以上的超級巨鼠,學名為Phoberomys。據估算,它的體重高達700公斤,大小則與水牛差不多。這種鼠類生活在距今40萬年前。
2. 鄧氏魚
這種宛如身披鎧甲的史前魚類,並不屬於鯊魚家族,而是一種晚泥盆紀的盾皮魚是家族中體型最大的成員,是生存於距今約3.6億至4.15億年前。它是志留紀和泥盆紀海洋的絕對霸主,是泥盆紀的最頂級掠食者,遠遠淩駕於其他動物之上。這種身披鎧甲的魚可以長到十米長,他們沒有兩排一顆顆鋒利的牙齒,而是有兩片長長的刀狀骨頭。鄧氏魚擁有強大的咬力,能夠咬碎任何物體。地球上現存生物最強咬力物種是土狼,大約2000牛頓。它們很容易咬碎骨骼,相比之下霸王龍的咬力大約是13000牛頓。而鄧氏魚的咬力能夠達到1.5億帕斯卡,大約每平方英寸咬力達到22000磅。同時,鄧氏魚每秒可張嘴50次,這意味著它們能夠非常快速地清掃周邊的獵物。
3. 旋齒鯊
在形形色色的古生物世界裡,有一種充滿神祕色彩的動物,它的名字叫旋齒鯊。多年來,人們所能見到的只是它奇妙的、螺旋排列的牙齒(古生物學稱之為“螺旋齒”),真正完整的骨架當前還沒有發現。這是一種長著奇異牙齒的古代海洋動物,他們生活在2.9億年前的深海。旋齒鯊有十米長,長得就像鯊魚但卻是大白鯊的2倍大。旋齒鯊還有一個綽號叫螺旋鋸殺手,因為他下顎的牙齒就類似於旋轉的鋸齒。他的螺旋牙齒由15至18個鋸齒狀的牙齒排列組成讓他咀嚼獵物時,這些牙齒就像螺旋鋸一樣咬合。
4. 恐鱷
這條史前的鱷魚是位於食物鏈頂端的捕食者。大約生活在82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他屬於短吻鱷科,可以長到11.9米那麼長。這種體型龐大的短吻鱷,喜歡棲息在河口以海龜甚至是恐龍為食物。它可以吃掉和它一樣大的恐龍,證據顯示恐鱷有一個強而有力的下顎,可以咬碎烏龜殼,也有蠻立擊退其他的捕食者。
5.巨猿
巨猿是已滅絕的一屬猿,生存於約100萬~30萬年前的中國、印度及越南,與幾種人科在時間框及地理位置上相同。巨猿是高等化石靈長類中重要的種類,是已發現的現生和化石靈長類中最碩大的一類,它們很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猿,其平均重量估計超過200kg,而根據出土的化石記錄顯示,步氏巨猿站立時可高3m,且重達545kg。它們的形態特徵介於猿類和人類之間。巨猿有著強壯的犬牙和巨大的白齒,牙齒大小超過現代人牙齒約5倍左右,咬斷一根碗口般粗的竹子就如同我們折斷根牙籤一般輕鬆。
6.泰坦巨蟒
泰坦蟒屬於蟒(Boidae),是目前已知最大的蛇類,它們就像是將現代蟒蛇放大後的產物。泰坦巨蟒可以說是現代大蚺蛇的近親,它們生活在南美洲哥倫比亞北部的熱帶雨林裡。據說這樣大的變溫動物,至少要在最低從30℃到34℃的氣溫下生存,所以確定在古新世的新熱帶界因為有大量二氧化碳而高溫的氣候模型的假設一致。泰坦蟒平均體長可達到12米,體重超過1噸,這兩個數字已經足以說明它們的可怕之處。它們的食物有4.57米長,半噸重的鈍鼻鱷和3.05米的肺魚以及當代的一些大型烏龜。泰坦蟒早在近5800萬年前就已滅絕。